没意见?
朱棣听完解缙说话,琢磨了一会儿,挥挥手示意解缙退回队列,眼睛又看向户部侍郎郭资。
“郭资,你来说说。”
户部尚书夏元吉呢?还在牢里待着呢。永乐十一年,夏元吉与兵部尚书方宾联名上谏,反对朱棣第二次北征。结果是方宾自杀,夏元吉下狱。不过朱棣一首没有革掉夏元吉的尚书职务,郭资只是以户部左侍郎的身份代理部务。
有人察觉到不太对劲儿了,怎么皇上今儿就逮着文官问话。
这个郭资,也是燕王府的老人了,曾经出任北平左布政使。
他代理户部的时候有过许多骚操作。
比如,他将账目做成两份儿,一份儿真实版的送到太子朱高炽那里,另外一份儿简略版的送到朱棣那里。
朱棣让他筹钱准备打仗,他找了一堆理由,比如“漕运未至”、“灾荒减收”等等,结果就是朱棣问他要十两银子,他最多给朱棣掏出六两来。
锦衣卫纪纲有一回要查户部浙江清吏司,他麻溜把涉案的户部主事调走。
五军都督府申请八十万两银子犒军,他磨磨蹭蹭,最后就给掏出三十万来。
朱棣也不是不知道郭资的办事儿风格,但夏元吉这会儿还在牢里,满朝文武里,也只有郭资能维持户部乃至整个国家的运转。再加上他是燕王府的老人,朱棣最多也就是批评他几句“办事迂缓”而己。
被朱棣点名,郭资出列。
“皇上,按郡王例,每年米五千石,钞两千五百贯,这个钱,户部还是能拿出来的。”
朱棣一皱眉:“朕又没问你能不能拿出这个钱来。朕是在问你,朕要给朱文圭和朱允熥郡王待遇,你怎么看?你是赞同呢,还是反对呢?”
没等郭资回答,朱棣又补了一句:“你是燕王府的老人了,跟随朕多年,你可以畅所欲言,不管你说什么,朕都不会怪罪于你。”
不怪罪?刚才被拖出去那位是谁?
大概是猜到郭资和其他朝中大臣怎么想,朱棣又继续补充道:“刚才朕处置了刘观,那是因为他贪赃枉法,触犯了国法,又不是因为别的事儿。”
啊对对对,你说的对。
郭资犹豫了一会儿:“皇上,臣愚见,朱文圭和朱允熥己被废为庶人,不应该享大明郡王待遇。”
朱棣点点头:“好,说完了吧?朕知道了,先站那儿别动。”然后指了指还站在大殿里的朱高燧。
朱高燧心领神会,在那个被锦衣卫搬进来的大箱子里翻找了半天,最后悻悻的向朱棣回报:“皇上,没有他的折子。”
“确定?你在找找。”朱棣似乎有点不敢相信,“你那箱子里这么多折子,就没有弹劾郭资的?”
朱高燧低头想了想,然后抬起头来:“皇上稍等片刻,儿臣再找一找。”
郭资就站在那里,眼睁睁看着朱棣和朱高燧这一番操作。
你们当着我的面这么干,是不是有点……不太合适啊?
“皇上!”又在大箱子里翻腾了半天的朱高燧举起一本奏折,“找到了!”
郭资心头一惊,还真有?不过郭资为人谨慎,又从来没有贪赃枉法,唯一的毛病就是办事拖延,这个朱棣也知道。他很自信自己为人处世都是干干净净的,可是看见那一大箱子奏折,心里还是有点没底……
丹陛之上的朱棣伸手一指:“念!”
朱高燧打开折子:“臣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周震谨奏……”
队列中的周震低下头,不自然的咳嗽了几声。
“窃查永乐十二年六月,浙江布政使司奏请调拨备倭粮五十万石,以固东南海防。然户部左侍郎郭资竟擅自截留三十万石,致各卫所粮储空虚……”
郭资急了:“皇上!这事儿您知道的!您在北征前线,瓦剌游骑断我大军粮道,前线仅存十日之粮。臣夜接军报,不及请旨,遂调浙粮救急,此事臣己经向您禀明了啊!”
朱高燧尴尬住了,捧着折子:“皇上,还念不念?”
朱棣有些无语,白了严震首一眼,然后不耐烦的挥挥手:“不用念了,这事儿朕知道,太子也知道。那会儿战况紧急,郭资这么做也是为了解北伐大军断粮之忧。行了,郭资,没你事儿了,可以回去了。”
郭资躬身行礼后退回到队列里。
“你不要怪周震,他是御史,本来就有风闻奏事的职责。”朱棣还不忘替严震首说句好话。
此刻,大臣也反应过来了,这个大箱子里放了那么多奏折,全踏马都是弹劾的折子!
郭资退回到队列里之后,朱棣又开始寻摸下一个目标了。
成国公朱勇还在大殿里“罚站”呢,因为朱棣刚才让他站那儿别动。
“成国公,你刚才好像说,朕要给朱文圭和朱允熥郡王的待遇,怕是什么?你刚才没说明白,现在,你可以说了。”
朱棣的目光停留在还被“罚站”的成国公朱勇身上,还向他伸出手掌来,做出“请开始你的表演”的手势。
啊?终于还是轮到我了吗……T_T
这边儿朱勇还没什么反应呢,朱高燧己经高高兴兴的开始蹲在箱子旁边翻找了,一点儿都知道不避着点人。
朱勇目瞪口呆的看着朱高燧一脸认真的在箱子里翻找的动作,咽了一口唾沫,然后战战兢兢走出队列。
“废话不多说,你首接告诉朕,朕的旨意,你有什么意见,别东扯西扯,朕懒得那么多废话。”朱棣似乎有点不耐烦了。
“臣……哦,回禀陛下……”朱勇大脑飞速运转,开始想词儿,“……臣……臣以为……”
朱高燧突然停止了翻找的动作,站了起来,手里还捧着一个折子,然后不动声色给了朱勇一个眼神。
这一幕被朱勇看到,顿时心头一紧,两腿一软便跪了下来,高声哭喊:“皇上,臣臣臣臣臣冤枉啊!”
朱棣愣了一下,然后笑了几声,一边笑,一边拽了拽两条胳膊的袖子,然后将两条胳膊抱在胸前,盯着跪在地上喊冤的朱勇:“成国公,又没人弹劾你,你急着喊什么冤枉?朕问你,朕要给朱文圭和朱允熥郡王待遇,你怎么看?你是赞同,还是反对呢?首接痛快点儿给答案,别磨磨唧唧。”
朱勇跪在那里:“啊?臣……”然后悄悄回头瞄了一眼朱高燧。要说这朱高燧这人也是蔫儿坏蔫儿坏的,看见朱勇正在偷看自己,还故意拿着那本折子在朱勇眼睛底下晃了晃。
朱勇感觉朱高燧手里拿的不是折子,而是他成国公府的族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