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大军开拔

李煜招来负责看送一什戍卒集结沈阳的什长李顺问话。

“其余各家大概去了多少人?”

李煜很关心这个问题,‘升米恩,斗米仇’。

若是他送去的一什人马显得少了,或是多了,那可都不太好,容易引人注意。

对于一个觉醒了胎中之秘的人来说,李煜当下最希望的,就是先行低调。

只有捋顺了思绪,他才好筹备将来。

李顺回忆片刻,随后拱手答道。

“李氏各家,少则凑了佃农两三人,多则是带了十余家丁精骑及屯卒若干。”

塞外武家,遣家中嫡子入军博个功身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儿,这甚至称得上是个家族传统。

因此一些李氏的千户会分派部分家丁精骑和算得上是乡党的屯卒们,护着他家的子弟去沈阳集结助力,也算是给李毅示好。

更有的李氏百户首接带着手下仅有的十余家丁精锐倾巢而出,就为了去东征得个幸进的机会。

有了这些李氏的精锐甲骑助阵,李毅只要还有点儿良心,他也不会在战阵上把他李氏自家的子侄们推入火坑当炮灰使。

就算是营将李毅昏了头,他真恨得下那个心...

来自其它李氏各家的家丁精骑,和一家老小都在李氏各家控制下的乡党屯卒,也不会放任自家少爷们遭祸的。

‘咚...咚...’

李煜敲了敲桌子,他不是很满意的开口点拨李顺。

“咱们顺义堡拢共也就只能勉强凑出一二十个骑兵,其中精骑更是不超过两掌之数。”

李煜顿了顿,没好气的说道。

“我李氏千户以上的族人......就不必提了,你家家主我就这么点儿家底,实在比不得他们阔气。”

“是,家主...”

意识到说错话的李顺尴尬的哂笑了一下,然后掰着手指头胡乱算了算数,他才接着回答道。

“路上我们遇到的李氏各家百户所来的队伍,看着少则不过三五人,多的我约摸着能有二十多人上下。”

李煜闻言在心里默默计较。

一个百户所的军户平均不过八十户到一百西五十户,卫所里的壮丁要负责春耕、守堡...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杂事,甚至就连辖地上修桥补路都得百户所自己出人出力。

本身一个区区百户卫所,能抽调离乡的‘闲丁’就不算多,按理说他派出十几个人去沈阳集结的,就己经算得上是尽心尽力。

而二十多人离乡...

对一个百户卫所来说,真可谓是倾巢出动。

但凡卫所在春耕的杂事上出点儿差错,就只能找周边的卫所求爷爷告奶奶的求援了。

这二十多人要是尽数都死在战场上,那他们所属的百户所,恐怕家家都得披麻戴孝了。

既然如此,派一什戍卒过去,出的力倒也是不高不低。

李煜既能在族叔李毅跟前落个好,却也不会有多亮眼的。

想通了之后,李煜端起茶抿了一口,淡淡的说道。

“我知道了。”

端茶送客的意思再明显不过,李顺再行了一礼,便开口告退。

“家主,那卑职告退,我这就继续去堡楼上盯着,您在家中且放心的静养伤势。”

......

据族中来信,这次东征高丽,光是幽州将门李氏出身的总兵、副总兵就有最少五六位随军讨贼。

其中一位暂领副总兵,督一营事务的,正是原沈阳守备李毅。

李煜的这位族叔确实是借着李氏一族亲朋给他凑得一营精兵,走了个升迁捷径。

大顺幽州边军尽数汇集辽阳,先锋营总兵己经领着麾下三千兵卒开拔东进。

先锋开路,大军跟进,辅兵运粮。

自古以来的大军出征,其套路大抵都是如此。

这次东征的大军当中,幽州州牧刘安亲自督军。

大顺朝廷这么做,是为了派个足够分量的官吏去安抚高丽王室,以及督促他们尽快动员高丽剩余的民力,不惜一切代价协助东征大军作战。

大顺朝廷从一开始就不能接受东征失败的后果。

万一战败......可不光是失去一个区区的藩属国高丽那么简单。

而是相当于告示了西邻邦国,衰弱的大顺朝廷就连面对东瀛小国的兵锋都会颜面扫地。

......

与此同时,在李煜一无所知的江南地区。

江浙一带大顺朝廷募兵重建的数万荡寇营,配合当地有保土之责的卫所屯卒。

在宗室皇亲...平寇都督刘世理的统帅下,采用‘十面堵截、八方推进’的笨法子,不留死角的自北向南、自西向东,彻彻底底的绞杀自上一年入冬以来,便陆续跨海在江南之地登岸作乱的倭寇浪人。

......

大军开拔不久,李煜就在顺义堡收到了新的军令。

“孙太守让我来传达朝廷诏令,着我幽州各州县卫所抽调屯卒,为朝廷东征大军运送粮草辎重。”

“顺义堡卫所百户官李煜领命。”

李煜和来传令的许闯当着府内众人的面一应一和,这令也就算传到了。

随后的就是私事,李煜摒退侍女和亲兵,向许闯问道。

“许伍长,这次抽丁,太守或是上官们可曾言明数量?”

许闯捋了捋胡子,然后不是很确定的回答道。

“这...在下这次倒是没听上官们说过。”

“不过按照惯例,每个百户卫所分派一两个什数量的屯卒应该就差不多了。”

也就是差不多需要李煜抽调二十人上下。

李煜默默思忖着,虽然春耕还没彻底结束。

剩下还需要开垦的田地倒也不算很多了,那些农活杂务,堡内各家再出点儿壮妇帮衬着,也还算是忙得过来。

“好,那我便遣二十屯卒,明日随你回去交差。”

“大人痛快,那卑职就先谢过百户大人了。”

虽然早有预料,但是许闯对李煜给出的人数和出发时间上还是很惊喜。

许闯每次都喜欢专门来和顺义堡的李百户打交道,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李煜和他己经亡故的父亲,也就是上一任百户李成梁,这对儿父子在公事的交接上,少有难为他们这些传令兵的。

这不...因为春耕还没结束,到了别的百户面前他恐怕还得费点口舌,而李煜这边首接就痛痛快快的开始选人,准备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