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归思

队伍沉默地穿行在死寂的巷道。

想到能够脱离这处沦陷之所,人们心中活下去的渴望压倒了一切杂念。

李煜在前引路,步伐沉稳,未曾因舍弃武库物资而显露半分迟疑。

除了紧张而沉重的喘息声,没有人敢在这种时候交谈,东张西望,唯恐惊扰了什么。

不多时,高石堡那扇厚重的南门己然在望。

门轴处凝固的血色,诉说着曾经的惨状。

“去,打开堡门。”

几名军户上前,合力握住冰冷的绞盘铁把。

“嘎吱——吱呀——”

沉重的铁索缓缓卷动,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城门在众人的协力下,一点点向内开启,露出一缕缕堡外的堂皇天光。

那光芒微弱,却像是溺水者抓住的浮木。

似乎门外就是人间,踏出此处就能脱离这尸鬼咆哮不休的炼狱。

门缝刚容一人穿行,李煜便挥手,断然道。

“停!”

没了人力继续推动,堡门便稳稳停住。

众人不敢耽搁,鱼贯而出,动作迅捷却不失序。

踏出堡门的瞬间,空气都仿佛清新几分,那些尸鬼身上弥漫的腥臭气息,再也没有冲入鼻腔了。

等到众人出堡,李煜却未立刻离开。

他目光扫过城门内侧,又转向不远处一片稀疏的林子逡巡打量。他思量片刻后,下令道。

“去,砍些树枝木料,把这门缝堵严实了。”“遵命,大人。”

王大锤瓮声应下,当即点了几个身强力壮的军户。

这虽是权宜之计,总好过任由堡内的尸鬼轻易涌出。

相比于让那些东西游荡在林子里,变得神出鬼没,还不如就让它们继续困死在堡内,以后的威胁更小。

几名军户领命,提着手斧快步奔向林子。

不多时,他们便拖着几段粗劣的木头,还有大捧的枝桠回来。

在李煜的指挥下,众人七手八脚,将这些杂七杂八的木料胡乱堆塞进城门开启的缝隙。

虽简陋,倒也勉强能阻碍一下。

除非是活人刻意搬移打开通道,仅凭那些没有神智的尸鬼,应该是出不来的。

做完这一切,一名甲士从箭囊取出一支特制箭头的响箭,搭弓上弦。

长久的边境争斗之中,不只是游牧民族在学习中原王朝的冶炼技艺,边塞的武夫们也将北虏汗帐用以指引骑兵骑射的令箭学了个七七八八。

‘咻——!’

箭矢离弦,尖啸声撕裂长空,在空旷的荒野中远远传荡开去。

片刻之后,远处的土坡后,几道人影催马而出。

亲兵李顺领着几名骑卒从远方一处背坡处绕出,驱赶着马匹,正向这边疾驰而来。

马蹄踏地,扬起细微的尘土,这才是生命存在的佐证。

高石堡内压抑死寂的环境,让人感到不适。

两拨人汇合之后,气氛略微松弛。

军户幸存者中的男女,泰半都不善骑术,他们脸上带着几分对马匹的惶恐,又夹杂着对逃出生天的欣喜。

尤其是那些女眷,一辈子就屈居堡内专注于织造缝补,无论是高大战马还是相对温顺的驽马,都是她们平日里难以亲手接触到的。

李煜对此早有预料。

“你们当中的善骑者,助其他人一把,两人同乘一骑!”

他沉声下令。

另有几名上马的兵士也立刻散开,协助那些动作生疏的军户。

他们先将人扶上相对温顺的驽马马背。

再将缰绳交到军户手中,耐心地引导。

有人紧张得手脚僵硬,大腿夹得死死的,引得身下的驽马不安地踏动着蹄子。

旁边的骑卒便会伸手牵引着马匹,口中发出低沉的“吁吁”声安抚。

队伍依然没敢沿着官道走,而是沿着来时的荒僻小径而去。

行进中,驽马的缰绳交由一旁并行的骑卒把控,防止这些军户一时不察,导致驽马受惊失控。

阳光的余晖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这片曾经熟悉而今却变得陌生的土地,难免带着萧索与仓皇的意味。

是夜,一行人在一处背风的山坳寻了处歇脚之地。

篝火燃起,噼啪作响,驱散了些许寒意。

然而,无人有安稳入睡的心思。

平日里尸鬼的狰狞景象,如同跗骨之蛆,盘踞在每个人的脑海。

夜风吹过,带来远处隐约的兽嚎,更添几分不祥。

黑暗中,林木的影子摇曳不定,如同鬼魅,让人心中惴惴不安。

李煜靠坐在一块岩石旁,手按刀柄,双目微阖,似在假寐,实则耳听八方。

时刻提防着可能从黑暗之中现身的游荡尸鬼。

他能感到手下人紧绷的神经,还有那份对黑暗未知的恐惧。

尸鬼的存在,为现如今的夜晚蒙上了一层难以驱散的沉重阴霾,令人恐惧。

天色刚透出鱼肚白,东方的天际才染上一抹极淡的绯红。

李煜便己睁眼起身。

他的声音不高,但也足够所有人听见。

“即刻上马,出发!”

他的声音打破了晨曦的宁静。

众人不敢怠慢,迅速收拾停当,翻身上马。

一夜未曾安眠的疲惫清晰地写在每个人的脸上,但士卒的眼神中只有归家的急切与振奋,那些军户们也怀揣着对于安稳生活的向往,强打起精神。

马蹄声再次踏上征程,目标明确——顺义堡。

一路疾行,不敢有片刻停留。

终于,在巳时将近之际,顺义堡那土黄色的堡墙轮廓,终于在晨曦中清晰起来,出现在了众人的视野之中。

那平平无奇,却格外熟悉的堡墙在晨光下显得格外坚实,也格外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