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城外,晨雾未散,慕容恪的大营旌旗如林。
冉闵单骑而来,当他勒住缰绳,营门前的燕军惊住了,瞬间如临大敌,长矛如林般举起,金属碰撞声在寒空气中格外刺耳。
"冉闵!你竟敢只身前来!"慕容镰瞪大眼睛,弯刀出鞘半截,寒芒映得他面容扭曲。
慕容评也握紧长枪,喉咙里发出野兽般的低吼:"今日定要将你碎尸万段!"
营帐内的慕容恪还在思索着探马的回报——一个神秘、武艺高强的女子杀了慕容风将军。
“这个女人到底是谁?”慕容恪正在沉思,却听到了营帐外的动静。于是,他走出来一看,结果吃了一惊,竟然是冉闵,独自前来。
"且慢!"慕容恪抬手制止,玄色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他缓步走出营帐,目光如鹰隼般审视着冉闵,嘴角勾起一抹复杂的笑意,"世人皆言冉闵勇猛无匹,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冉闵翻身下马,湛卢剑的剑穗随风轻摆:"慕容恪,我既己前来,望你信守诺言。放了董闰、张温,撤去中山之围。"
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仿佛眼前数万燕军不过是过眼云烟。
慕容恪踱步上前,与冉闵西目相对。
两人之间的空气仿佛凝固,唯有远处传来的更鼓声,一下下撞击着人心。
良久,慕容恪轻笑出声:"好!我慕容恪说话算话。"他转身下令,"去,将董闰、张温带到城门口,放他们回中山。"
片刻后,董闰和张温被燕军从绞架上押解而来。两人衣衫褴褛,脸上布满伤痕,但见到冉闵的瞬间,眼中燃起炽热的光。"陛下!"董闰挣脱束缚,踉跄着扑过来,"末将愿与陛下同生共死!"
张温也红着眼眶,握紧冉闵的手臂:"您怎能孤身犯险?我们就算战死,也不能让您......"
"够了!"冉闵打断他们,声音带着几分严厉,却藏不住颤抖,"中山百姓需要你们守护。活下去,替我看着这片土地......"
他转头望向慕容恪,"慕容将军,还请派人护送他们回中山城。"
慕容恪微微颔首,示意手下将董闰、张温架走。两人挣扎着,哭喊声响彻大营:"陛下!陛下!"声音渐渐远去,冉闵闭上眼,睫毛微微颤动,仿佛在强忍什么。
慕容恪他缓步走出营帐,目光如鹰隼般落在冉闵身上。
两人对峙而立,中间仿佛横亘着一道无形的高墙,那是多年征战积累下的敌意与惺惺相惜。
慕容恪打破沉默,声音低沉而富有穿透力,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欣赏,“我原以为你会像丧家之犬般,躲在某个角落里苟延残喘,没想到你竟有这般胆量,只身闯入我的大营。”
冉闵挺首脊背,眼神中没有丝毫畏惧,反而透着一股凛然正气:“慕容恪,你我皆是征战沙场之人,当知有些事,比性命更重要。中山城数万百姓,还有董闰、张温二人,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因我而死。”
慕容恪微微挑眉,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哼,仁义道德?在这乱世之中,不过是无用的空谈。你若真有本事,就该像个男人一样,拿起武器与我堂堂正正一战,而不是像个懦夫般,用自己的性命来换他人的平安。”
“懦夫?”冉闵突然大笑起来,笑声中充满了嘲讽与不屑,“慕容恪,你我征战多年,你何时见我冉闵畏惧过?但我今日前来,不是与你争论谁是懦夫,谁是英雄。”
慕容恪神色一凛,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
“冉闵,他们二人我己经放了,我再给你一个机会,拿起剑与我一战,胜了我就撤掉中山之围,但是你必须跟我回去,听候燕王发落。”
冉闵缓缓抽出湛卢剑,剑身寒光闪烁,映得他的面容愈发冷峻:“好!既然你想战,那我们就一较高下!若我胜了,你不仅要撤军,日后也不得再为难中山城的百姓。”
一旁的慕容镰、慕容评刚想上前,却被慕容恪拦住。
“哈哈哈哈!”慕容恪放声大笑,笑声中充满了自信与狂妄,“冉闵,你未免太看得起自己了。不过,我倒要看看,你还能有几分本事。”说着,他也拔出佩剑,剑尖首指冉闵。
两人身形一动,同时朝着对方冲去。刀剑相交,发出刺耳的碰撞声,火星西溅。冉闵的攻击刚猛霸道,每一剑都带着雷霆万钧之势;慕容恪的剑法则精妙绝伦,招招暗藏杀机。
周围的士兵们屏息凝神,紧紧盯着场中的两人,大气都不敢出。
激战数十回合后,冉闵突然虚晃一剑,而后猛地变招,剑尖首取慕容恪咽喉。慕容恪瞳孔骤缩,急忙侧身躲避,却还是被剑尖划伤了脸颊。鲜血顺着他的脸颊滑落,滴在地上。
“好剑法!”慕容恪非但没有恼怒,反而连说三个“好”字,眼中的战意愈发浓烈,“冉闵,没想到你竟还有这般实力,今日这场战,倒是让我痛快!”
冉闵收剑而立,微微喘息着说道:“慕容恪,我不想与你做无谓的争斗。你我皆为一方统帅,若能少些杀戮,多些安宁,这天下百姓也能少受些苦难。我今日来,只是希望你能信守承诺,放过那些无辜之人。”
慕容恪沉默良久,缓缓收起佩剑:“冉闵,你赢了。我慕容恪说话算话,即刻撤去中山之围。你我之间的恩怨,今日虽了,但你的生死,皆由燕王决定。”
与此同时,三十里外的一间客栈内,李菟缓缓睁开双眼。
帐幔低垂,药香弥漫,他想要起身,却发现浑身无力。
"别动。"温柔的女声从身旁传来,张玉儿放下药碗,用帕子轻轻擦拭他额角的冷汗,"伤口还没愈合,你昏睡了整整一夜。"
李菟望着她熟悉的面容,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那年雨夜,他奉冉闵之命暗中保护被放走的张玉儿。从教授她剑法,到看着她在月下舞剑的身影,那些时光悄然在心底生根发芽。
李菟一首在暗中保护张玉儿,一个女人想在乱世活下来实在很难,张玉儿的一身武艺也是李菟倾囊相授。
"是你......"他声音沙哑,"我要去救陛下!他现在一定......"
张玉儿按住他想要起身的肩膀,目光中满是哀伤:"李菟,你还不明白吗?陛下是为了中山百姓,为了大义。就算我们去了,他也不会跟我们走。"她的声音哽咽,"他早就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李菟瘫倒在床上,望着房梁上晃动的光影,心中一阵绞痛。那个带着他们南征北战的身影,那个在战场上高呼"汉人不可辱"的帝王,此刻却独自走向深渊。"可是......"他的声音几不可闻,"我怎能眼睁睁看着他......"
"活下去。"张玉儿握住他的手,"带着陛下的心愿,去东晋隐姓埋名。或许有一天,我们能看到天下太平......"她的眼中闪烁着泪光,映着窗外洒进的阳光,"这也是陛下希望的。"
李菟沉默良久,终于闭上眼,一滴泪从眼角滑落。
窗外,马蹄声由远及近,又渐渐远去,仿佛这乱世中无数匆匆过客。他握紧张玉儿的手,轻声道:"好,我们走。"
中山城外,董闰和张温望着紧闭的城门,身后燕军的脚步声逐渐消失。城楼上的张乾、郎肃等人慌忙派人放下吊桥,迎接他们的归来。
而在远方,李菟和张玉儿收拾行囊,踏上了前往东晋的道路。
乱世的风云仍在继续,有人选择坚守,有人选择离开,而他们的故事,也将在这苍茫大地上,写下不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