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镜有很多棱边,棱角9数,分别是九字真言,镜面己布满细微的划痕,数不胜数,背面有很多纹路,像一幅图案,中间处有一个文字,应该是象形字,但我不认识。顺着整个纹路,我看到的是两个跪坐的少女,拿着类似镰刀的东西,高举过头顶,两女中间,貌似一株像小树的植物,在顽强生长。
“咦!”我不禁想起来,我以前看过杂书,关于象形字的描述,这个图案,这个姿势,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象形秦字,如果是秦字,那么这铜镜竟然是秦镜。秦镜高悬,突然冒出这么个词汇来,秦镜说是能照人骨,能显示人的功过,秦镜高悬,原本就是要求官员清正廉洁的意思,那这个是秦王照骨镜???
当然这个不是秦王照骨镜,但既然是铜镜,并且仿制也好,改制也罢,传说秦镜是可以照人功过,联通生死之境。这个根据我的杂读,还是可以知晓的。但这个明显是道教改制的东西,如果是秦镜,那也太夸张了,不说其价值,就单单流传几千年,还能保存这么完整?更何况像秦王照骨镜,也是传说而己。
但这个仿制的铜镜,应该年份不低了,它真的能联通生死之境吗?
我一时被自己大胆的想法所困扰,不知道该不该说,或者他们会不会信。
如果她爸魂魄在这镜子里,那又是怎么进去的呢?如果这镜子能吸魂魄,几千年下来,里面不知道有多少魂魄了,要把它释放出来?并且我也不会啊!
我对自己的想法有点晕了,这都什么啊!有这么奇幻吗?小屁孩给我一个镜子,我竟然能想这么多!
那如果是万一呢?她爸在还原她小叔失踪的现场,我是不是也应该还原她爸丢魂的现场呢?
想到这里,我就问应芝玲:“你爸出事的那天,你在家吗?”
“我不在家,是第二天早上,学校门卫跑到班级,说我妈让我立即回家一趟,我回来才看到我爸这样了。”
“那出事的房间,东西都动过了吗?”
“我妈收拾过,原以为我爸只是摔倒,碰了头,缓一下就会好,所以送他去医院,他那边医疗的时候,我妈回家整理了!”
我有点无语,我和她说:“如果可以,我想还原那天的场景。”
“应该可以,一起下去看看吧!”
“就是这个镜子,不用看!”小犇犇突然说道,他用手指着铜镜。
我和应芝玲都有点好奇!应芝玲对犇犇说:“犇犇,你不要瞎说,这个不是玩,哥哥姐姐有正经事要做。”
“我知道,就是这个镜子的关系,犇犇真的知道!”小男孩语气肯定的说。“二舅就在里面!”
我手里揣着镜子,他这一说,吓得我一哆嗦,差点把镜子丢地上,因为,我发现小孩子,并不是开玩笑。稳住身形,我问他:“能告诉哥哥,为什么这么肯定吗?”
“我不知道为什么,但我知道二舅生病,就因为他跑到里面去了”犇犇才7岁貌似表达有障碍,但语气非常肯定。
我只能把这个当做参考,因为都是猜测,小孩子的话,还是不能全信,即使知道她爸所谓魂魄在镜里封印,也需要还原现场,去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应芝玲的妈妈并不在房间里,我们上楼的时候,她在厨房随便做了2个菜,因为临近傍晚,家里还是需要烟火气的。
我和她说了,我想还原出事那天楼下现场,最好布局如何再显现一下。应芝玲则把犇犇的异常说法告诉了她妈,那妇人这才发现铜镜竟然被犇犇拿走。她不在意的说,小孩子懂什么,听到我们说话,就会自行补脑,然后会突发奇想,不能最准。
现场布局简单,她说己经布局几次了,因为包括阿育王寺原主持在内,都要求还原现场,她每次还原,然后觉得挺乱,又按照她的意愿收拾好,她自嘲她有轻微洁癖,也是强迫症。可能是职业病,见不得凌乱不堪的场景。
大概半个小时左右,我看到了一个大概的场景,八仙桌上,左首一杯茶,中间放一本书。那铜镜在她爸摔倒位置的左首地上,位置的右手边是那黑不拉几的鼓,并且鼓还是立在地上并没有倾倒。
我觉得有点问题,所以问她妈:“八仙桌上的书,是翻开的还是合起来的?如果是翻开的,是在哪一页?”
“同样的话,老和尚也问过,但我真的没在意,书应该是打开的,但我不记得是哪一页了。”
我张望桌上的书 ,就是应芝玲拿我看的那本,我再看到这封面,竟然感觉和那黑不拉几的鼓,做鼓面的材质差不多,起码,这纹路是一样的。我闻了闻书面,并没有什么味道,而那鼓却散发着一种莫名的异味。难道这书,和这鼓,是一套的?
或许答案就在这书里。我和应芝玲及她母亲说:“我想看看那本书!”
未等她们答复,小犇犇竟然突然钻出来,一把把书捧到怀里,嘴巴嘟囔着:“这是不行的!”我们都觉得很奇怪,看着他嘟嘟囔囔,把书竟放回了床沿内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