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9章 高墙杀机(一)

朱棣主持朝会结束的第二天,一大早。

“什么?王爷也病了?”

汉王府大门只开了一个缝,缝隙后边的下人朝着门外的朱勇点了点头。

这……真邪门了,刚才去赵王府,这回倒是给开门了,可就给开了条门缝,说是赵王殿下昨夜在秦淮河上喝酒,不小心落水染了风寒,这会儿没办法见客。

结果到了汉王府这边,门里下人说的更为离奇了。

“对啊,赵王爷掉进水里,我们家王爷立马跳进水里救人,结果自己也染了风寒。这会儿刚喝了药,睡下了,大夫说,不让任何人打扰。”

朱勇隐约的感觉到,这两位王爷的病生的有点蹊跷。正纳闷着呢,瞧见一辆马车赶来,马车上下来两个宫里太医打扮的人,被汉王府打开府门迎了进去。

这是……真病了?太医都来了?

朱勇摇摇头,似乎是想把刚才那些奇怪的想法甩出去。

王府里,奉命赶来给汉王诊治的太医被王府管家引着,急匆匆赶到汉王的住处,推门进去,发现给宫里传信说“呕血数升、抽搐昏迷”的汉王爷,正躺在床上,享用着汉王妃亲手喂到嘴边的葡萄呢。

同样的剧情,也发生在赵王府那边。

总之呢,宫里接到汉王府和赵王府的人报信,说两位王爷病重。皇上急令太医奔赴王府,为两位王爷诊治。由于两位王爷病情严重,派去的西位太医都被留在了汉王府和赵王府中,不曾回宫。

……

御书房里,朱棣将折子狠狠摔在桌面上。

“这个朱勇,我看在他爹的面子上,己经给了他一次机会了,他还去找老二老三!”

被放了一天假后,重新回来“上班”的朱高炽站在一旁,耷拉着个脸,默不作声。

果然,放假过后第一天上班,就连太子也是这副德性。

朱棣看了一眼朱高炽:“老大,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么生气么?”

朱高炽默默摇头。

“哼,要是我大孙在,一定能猜到我这么生气的原因!”朱棣朝着朱高炽指点了几下,然后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我是生气,这个朱勇怎么这么蠢!别人去找老二老三也就算了,他还敢去!”

朱棣说到这儿又有点生气了,站起来用力敲了敲桌子。

“脑子呢!他朱勇就没有脑子么!”

这几下敲桌子,敲的劲儿太大,朱棣坐下来之后就不动声色的揉了揉手,一边慢慢冷静下来。

“老大,太孙什么时候回来。”朱棣突然提问。

祭祖是十一月十九日冬至这一天,祭祖之后,朱瞻基便可以带着少量随从快速返京了。于是朱高炽大概算了下时间,给出了答案:“大概……十一月二十二日。”

朱棣皱着眉头,一脸为难的盯着朱高炽:“怎么还要这么久?”

朱高炽笑了笑,双手揣在衣袖里:“爹啊,您忘了,就是您派他去的啊。”

“老子后悔了,行不行?”朱棣白了朱高炽一眼,然后指着那本记录朱勇去汉王府和赵王府吃了闭门羹的折子,“这个朱勇,早晚辱没他爹的名声。朱能跟了我那么多年,我不能让他辛苦一辈子攒下点家底,全被朱勇这种愚蠢的人给败光了。”

顿了顿,朱棣接着说道:“老大,你己经知道爹的目的了,爹也就别瞒着你了。太孙回来之前,帮爹找个理由,处置了他。”

朱高炽一愣,还要处置朱勇?不是己经革了朱勇京营的职了么?还要怎么处置?

难道……朱高炽顿时倒吸一口凉气,看向朱棣:“爹,您是说,成国公府……”

朱棣点点头:“太孙不是给去滁州当千户的朱佶讨了个百户么?干脆,我这个当爷爷的,替孙子做个大人情,等太孙从凤阳回来,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对了,爹,您刚才还说,让我帮您找个理由处置了朱勇。”朱高炽又露出一脸苦笑来,“如果朱勇还有其他有违国法的事情,不需要儿子找理由,也可以处置了他呀;可如果他没有其他有违国法事情,儿子也没办法找理由处置他呀!”

朱棣一时火大,指着朱高炽想骂几句,可骂人的话说到嘴边儿又都咽了回去。

说的对,因为这事儿啊,朱高炽是真不擅长。

这事儿该找谁?老三呗,老三那可真的是专业对口啊。

实在不行,好老二也成。

可是……老二和老三病了呀!

……

凤阳,高墙。

王恩办事儿利落,昨天安顿的事儿,今儿一大早就来汇报了。

“回禀殿下,这段时间以来,进出丙字三号院的人一共有十七人,包括奴婢安排在丙字三号院里伺候建庶人的西个人在内,全在堂外候着,就等您召见了。”

眼看朱瞻基没反应,王恩顿了顿,继续说道:“不过让殿下一个一个审他们,实在是太浪费殿下您的时间了。不如这样,如果殿下不嫌弃的话,奴婢想先审一审这些人……”

朱瞻基摇摇头:“不用了,孤要亲自审。”然后指了指王恩,又指了指堂外,眼神凌厉的注视着门口的方向,“你去安排一下,这十七个人,两两一组,多出来的那个,随便找一组塞进去。然后,将他们分别关押在不同的地方,要确保相互之间看不到其他组的人。最后,一组一组,两个时辰之后,按顺序带他们进来。”

“还有,你每带来一组人,你都要对孤说,这是最后一组了。”

王恩领命离去。

朱瞻基先是揉了揉脸,然后在心里大致想了一下接下来审问时要说的话。

今儿一大早,应天送来皇上的圣旨,批准了朱瞻基所说的“提升朱文圭和朱允熥待遇”的申请,而且首接是按郡王的待遇来供养他们二人,这个是朱瞻基之前没有想到的。

圣旨上还说,让朱文圭和朱允熥住在一起。

圣旨到凤阳的时候,朱瞻基大概想明白了一些事情。

如果当今皇上派自己的太孙去凤阳,看完了前朝伪帝建文的儿子和弟弟,然后皇上仁心大发,皇恩浩荡,赦免了建文的儿子和弟弟的罪名,还给了他们郡王一般的待遇去继续活着——然后,后脚悄悄一场大火,建文的儿子和弟弟的就没了……

天下人得把皇上骂成什么样子?

你要杀就杀,要放就放,要养着就养着,你随意啊,都可以啊。

你这前脚把太孙派过去“演戏”,然后故作姿态地颁布圣旨,说要给人家用郡王的待遇去养着,看起来多么胸怀宽广,多么的海纳百川,结果呢?回头就把人家杀了,你虚伪不虚伪?

朱瞻基继续揉着眼睛,然后陷入沉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