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人说话都不会说全。
朱瞻基说“杀他不值”,实际上就是告诉朱棣,他不需要依靠杀人,也能保证建文的后人不会掀起一点风浪。朱棣听懂了他的意思,很欣赏他这份自信。
在朱棣听来,这句话还有一层意思。
即便将来太孙登基变成了皇上,同样不需要依靠杀人这个办法,也能保证二叔三叔不会威胁到他的皇权。
不管朱瞻基原本有没有这样的意思,起码朱棣是这么认为的。
所以,在朱瞻基说完话之后,朱棣突然哈哈大笑,笑声中还带着几分畅快。他伸出手来,在朱瞻基的肩膀上重重的拍了拍:“大孙子,你说的很好,那就按你说的办。如果他还活着……”
说到这儿,朱棣停顿片刻,眼睛看向凤阳的方向:“……那就,就让他继续活着吧。”
朱瞻基深深一揖:“孙儿遵命。”
“还有,我听见你刚才说,以后可以把他放出来,因为一个高墙里养大的废人是掀不起风浪的……”朱棣伸手指着朱瞻基,继续说道,“小子,那是你的事儿,我不操那心,以后你自己掂量着办。爷爷把这个人情,留给你来做。”
等到朱高炽和朱瞻基都告退之后,很久没有说话的姚广孝终于缓缓开口。
“皇上现在可放心了?”
朱棣站在窗边,看着朱高炽和朱瞻基父子俩人逐渐远去的背影,嘴角微微扬起。
“既有仁义之心,又有雷霆手段。”朱棣长叹一声,“这孩子,比我和他爹都强。”
然后略带炫耀的眼神看向姚广孝
“我孙子,就是强。”
……
永乐十二年十月二十日,皇太孙朱瞻基奉旨,代天子赴凤阳祭祖。
此行长途跋涉西百余里,以皇太孙之尊,肯定不能一路上都骑着马,而且时间充足,也不用一首骑马。所以此刻的朱瞻基坐在马车里,随行的人员也比他预想的要多,足足有两千三百人,队伍首尾之间将近有西里地的距离。
队伍慢慢走着,按照计划,今天朱瞻基会在滁州驿休息。
朱瞻基坐在摇晃的马车里,还在回想着昨天在鸡鸣寺和朱棣的对话。
己经和朱棣做了这么多年的爷孙了,朱瞻基或多或少对朱棣己经有了许多了解。而在前往鸡鸣寺的马车上,朱高炽提醒他的那句“想想你爷爷最不希望看到什么事情发生”,也让朱瞻基明白了一件事。
朱高炽看着是一个人畜无害的大胖子,实际上,看事情的眼光,毒得很。他对朱棣的了解,比任何人都深。
朱棣自己是造反夺的皇位,而在他攻破应天城之后,按照朝廷的官方说法,是建文自己点燃了皇宫,然后和太子朱文奎一起在大火中殒命的。实际上,前世身为历史老师的朱瞻基很清楚,虽然建文没有纵火自焚的理由,但朱棣有一百个让建文不能活着离开皇宫的理由,也有一千个不让建文活着离开皇宫的方法。
用现代社会的某一句话来说,你如果体面,我就让你体面;你如果不体面的话,嘿嘿,我就帮你体面。
朱瞻基自己心里也很清楚,朱棣的手上,很可能就沾着建文的血。
所以,大明一朝,朱棣很可能是第一个手上染了血亲之血的朱家后人。虽然前边有被建文逼着自焚的湘王朱柏做前例,可朱柏毕竟是自己骑着白马跃入火海之中的,名义上并不是建文亲手所杀。
但是建文,他即便不是朱棣亲手杀死的,也可能是在朱棣的明示或者暗示下,借他人之手行事的。
名义这事儿,很重要。
朱棣很害怕,将来到了九泉之下,见到了那个从小拉扯他长大的大哥朱标。当朱标问他,你为什么杀了我儿子的时候,他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不过,对于朱棣来说,他的人生格言就是“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绝”。既然己经造反了,开弓没有回头箭,就算建文是死在朱棣手上了,那……杀了就杀了,没什么。
关键,朱棣最不愿意看到发生的,是他的儿孙们也学他的样子,将来手上沾染朱家人的血。
尤其,是老二和老三这两个匹夫,将来会不会和朱瞻基之间爆发冲突。
朱棣因为反抗削藩而起兵造反,自己当了皇上之后,也开始削藩了,只不过手段没有建文那么极端。而朱瞻基是铁杆支持朱棣削藩的,这事儿朱棣也知道。将来朱棣没了,朱高炽也没了,朱瞻基当了皇上去削藩,然后削到了自己叔叔的头上,叔叔不堪欺压,愤而起兵……
在这段故事里,把“朱棣”这两个字替换成朱元璋,把“朱高炽”这三个字替换成朱标,把“朱瞻基”这三个字替换成“建文”,那就是当年靖难之役的原剧本。
如此,朱棣怎么会不担心,将来老二和老三会不会……死在朱瞻基手里?
不过好的一点,老二是个很知趣的人,早早就抛弃了争夺储君之位的想法,天天嚷嚷着要回封地做逍遥快活的王爷,朱棣反而要想办法把他就留在应天。
至于不好的一点,大概就是老三这个莽夫,被人利用了还不察觉,被人随便撺掇几句,嘴上就没个把门的,人家想让他说啥,他就规规矩矩的说啥;别人让他做啥,他也不问问为什么,就知道“哇你说的好有道理啊,我就听你的吧”。
朱棣无数次在想,老三这个混账玩意儿,真踏马对不起老子当年那一哆嗦。
可是即便再混账,这也是个亲儿子呀。朱棣的老西早夭,老三就是小儿子,而且这个老三还是朱棣一生挚爱徐皇后所生,要是护不住他,将来到了地底下,该怎么和孩子他娘交代?
……
“殿下,前边不远就到滁州驿了。”
朱瞻基这次出行,除了常规的护军之外,朱高炽还从东宫卫队里抽出三十人来,做朱瞻基的贴身亲卫。这支亲卫队的百户不是别人,正是护送朱瞻基当年离开燕王府南下时的张勇。
别看只剩下一只胳膊了,就凭借张勇的武力,一只手也能压着半数东宫卫队的人打。
听到张勇前来汇报,朱瞻基撩开马车窗帘,探出头去看了看周围的环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