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保国来到镇上的银行,找到信贷部门的负责人张经理。
“张经理,您好,我是青山村的兴保国。我现在搞了个养殖项目,品牌叫‘灵泉珍味’,主要养殖小野猪和野山羊,通过城里饭店老板的关系,己经打开了城市市场,订单也比较多,所以想扩大养殖规模,这次来是想咨询下贷款的事儿。” 兴保国满脸诚意地说道。
张经理扶了扶眼镜,打量了一下兴保国,说道:“兴先生,贷款可不是小事,我们需要对项目进行全面评估。你先说说你目前的养殖规模,还有财务状况这些。”
兴保国赶忙说道:“张经理,目前我们养殖的小野猪和野山羊数量大概有几百头,因为用了特殊的养殖方式,肉质非常好,在城里很受欢迎。财务方面,前期投入了一些资金,现在有一定的订单收入,但是扩大规模还需要一笔不小的资金。”
张经理皱了皱眉:“兴先生,你说的特殊养殖方式具体是什么呢?而且你目前的养殖规模相对来说不算大,订单收入也没有形成长期稳定的流水,这对贷款审批会有一定影响。”
兴保国有些着急:“张经理,我们的特殊养殖方式就是利用村里的灵泉,这灵泉富含多种矿物质,牲畜喝了长得快,肉质还好。至于订单,最近越来越多,我们才想着扩大规模满足市场需求啊。”
张经理摇了摇头:“兴先生,不是我不帮你,银行贷款是有严格流程和标准的。你目前缺乏足够的抵押物,养殖项目又存在一定风险,所以很难通过审批。”
兴保国感觉犹如一盆冷水浇头,心里凉了半截。但他还是不甘心,继续说道:“张经理,您看能不能通融通融?我们这项目真的很有前景,您要是现在支持我们,以后肯定不会让您失望。”
张经理有些无奈地笑了笑:“兴先生,不是我个人能决定的。这样吧,你回去准备一些更详细的资料,比如养殖技术报告、市场调研报告,还有更明确的资金使用计划,再来找我,我看看能不能向上级争取一下。”
兴保国只好带着沉重的心情离开银行。回到村里,他把贷款遇到波折的事儿跟大家说了。
李二柱一听,气愤地说:“这银行也太不通情达理了,咱们这项目这么好,怎么就不给贷款呢!”
王大爷安慰道:“保国啊,别灰心。银行有银行的规矩,咱们按他们说的,把资料准备好,再去试试。”
兴保国点了点头:“叔,我知道。这事儿还得麻烦大家一起,咱们把能准备的资料都准备充分。对了,我还得去请教下城里的饭店老板,看看他们能不能给咱们出个证明啥的,证明咱们的产品在市场上确实受欢迎。”
这时,一首没说话的阿强突然说道:“保国哥,我有个远房表哥在另一家银行工作,要不我联系联系他,看看能不能有别的办法?”
兴保国眼睛一亮:“阿强,那太好了!你赶紧联系,看看他那边有没有什么建议。不管咋样,咱们多试试总没错。”
阿强立刻掏出手机联系他表哥。一番沟通后,阿强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保国哥,我表哥说让咱们准备好详细的项目资料,他可以帮忙推荐到他们银行,他们银行对农村养殖创业项目相对比较支持。不过也得看资料审核情况。”
兴保国大喜过望:“太好了阿强!大家听到了吧,这就是转机。咱们赶紧行动起来,把资料准备得妥妥当当的,争取这次能顺利拿到贷款。”
众人立刻忙活起来,有的收集养殖数据,有的撰写市场分析报告,兴保国则亲自去城里找饭店老板,寻求他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