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扩大规模的难题

会议上,兴保国看着大家,神情认真地说:“今天在美食节上的成果大家也看到了,这是个好开头,但咱们面临的挑战还很多。首先就是扩大养殖规模的问题,只有规模上去了,才能满足更多订单,咱们商量下咋整。”

李二柱率先发言:“保国哥,要扩大规模,那场地得增加吧。现在咱们的养殖区域感觉有点挤了,再养多些。

兴保国看着李二柱,点头说道:“二柱说得对,场地确实是个关键问题。大家对场地的事儿有啥想法,都说说。”

王大爷磕了磕烟袋,慢悠悠地说:“村东头那块荒地,一首空着,要不收拾收拾用来扩大养殖?”

李二柱皱着眉头说:“王大爷,那块地是不小,可离水源远啊,咱们这养殖离不开水,特别是灵泉,引过去不太方便。”

兴保国思索片刻:“二柱说得有道理,灵泉对咱们养殖的牲畜太重要了,不能离得太远。大家再想想,还有没有别的地方?”

这时,一首没说话的张大婶开口了:“保国啊,村西头那片果园,这几年收成也不好,要不跟果园主人商量商量,改成养殖场地?离灵泉也近。”

兴保国眼睛一亮:“张大婶,这倒是个思路。不过得先去问问果园主人愿不愿意。除了场地,扩大规模还得考虑资金和人力的问题。”

阿强挠挠头说:“保国哥,资金确实是个事儿。买更多的小野猪和野山羊幼崽,搭建新的养殖设施,都得花钱啊。”

兴保国看向大家:“资金方面,我打算先去银行问问能不能贷款,咱们这‘灵泉珍味’现在也算有点名气了,说不定银行愿意支持。大家要是手头有点闲钱,也可以凑一凑,等赚了钱,肯定不会亏待大家。”

李二柱一拍胸脯:“保国哥,我相信你,我手头还有点积蓄,愿意拿出来。”

王大爷也说:“我也能出一份,咱们一起把这事儿干大。”

众人纷纷响应,愿意为扩大规模出一份力。

兴保国感激地看着大家:“谢谢叔伯婶子们对我的信任。人力方面,咱们村里劳动力不少,但是专业的养殖人员还是不够。我寻思着,是不是请几个有经验的养殖专家来指导指导,顺便培训下咱们自己的人。”

阿强有些担忧:“保国哥,请专家成本可不低啊,而且人家愿不愿意来咱这小村子还不一定呢。”

兴保国笑了笑:“这事儿我来想办法。我先联系联系之前合作的饭店老板,看看他们能不能帮忙介绍。只要咱们诚意够,条件合适,我相信能请到人的。大家还有啥别的想法,都别藏着掖着。”

大家又讨论了一些关于饲料供应、疫病防控等方面的问题,会议持续了几个小时,终于初步制定了扩大养殖规模的计划。

会后,兴保国立刻行动起来。他先是去找村西头果园的主人赵大叔。

“赵大叔,在家不?” 兴保国站在赵大叔家门口喊道。

赵大叔从屋里走出来:“是保国啊,快进来坐。找大叔啥事?”

兴保国跟着赵大叔进了屋,坐下后说道:“赵大叔,我听说您那果园这几年收成不太好。我呢,现在养殖规模想扩大,觉得您那果园位置挺合适的,您看能不能租给我?租金肯定不会亏待您。”

赵大叔叹了口气:“唉,这果园确实让我头疼,年年投入不少,收成却不行。保国,你要是能利用起来,那当然好。租金啥的好商量,只要别让这地荒着就行。”

兴保国一听,心中大喜:“赵大叔,您放心,我肯定把这地好好利用起来。您看租金一年给您多少合适?”

赵大叔摆了摆手:“保国,你也别跟大叔客气。你给个市场行情价就行,大叔信得过你。”

两人又商量了一些细节,很快就达成了初步的租赁意向。兴保国离开赵大叔家后,马不停蹄地去了镇上的银行,咨询贷款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