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寻味轩在临安县权贵圈中名声大噪,大山村的八名学子们也迎来了县试。
学子应试的第一步便是报考。
县考考生籍贯必须为本县人,无刑伤记录,且不在为父母守丧期间。
为了学子们可以安心参加县试,林村长特意安排了两驾牛车,专门用来接送他们。
因为县考,临安县客栈人多且杂,房价也高。林村长便派人在临安县租了一间小院子,这样不仅学子们可以安心休息,陪考的夫子、车夫等,也有地方居住。
大山村学堂此次派了两名夫子陪考,今日,李夫子带着学子们前去县署报名。
马宥谦等八名学子都统一身穿大山村学堂给他们发放的青色长衫。这样也便于夫子和接送车夫一眼就从人群中找到他们。
县考报名,考生需要填写姓名、年龄、籍贯、身高、容貌特征等。同时还要写上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三代的存殁情况。
互结要求考生必须五人一起报名,一人作弊,五人同罚。
这点林村长早前就和柳树村李村长商量好了,大山村学堂八名学子和柳树村的两名学子一同报名。
具结还必须请本县的一位廪生做保,林野也提前帮他们找好了人选。
报名结束了,众人便就等待考试了。
临安县的一处小院里,李夫子正对学子们做最后交代。
“明日就要开考了,该带的东西,你们都准备好了吗?”
学子们齐声答道:“准备好了!”
“你们都是第一次参考,不论结果如何,都将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大家不必过于紧张,平日是怎么考的,县试就怎么考。”
“是!”
八名学子心里确实有压力,村里为他们准备了这么多,花了不少银子。他们都不想辜负了村里人的期望。
“还有一点,我要着重强调一下。明日,你们每人手中的考篮一定要给我盯紧了!莫要让人做了手脚!”
每年县考都会有一些心术不正之人,偷偷往旁人的考篮里放小抄,导致无辜学子失去县试资格。
马宥谦等人之前也听夫子提过此事,当时他们就对那等小人愤恨不己。现下更是想着,明儿一定要留心,不让恶人钻了空子。
“好了,今夜汝等便好好休息,养足精神,以便明日迎考。”
说完李夫子两人又去挨个检查了一下学子们的考篮,看是否有物品遗漏。
首先要带的便是笔、墨、砚、镇纸、水注等,县考要求砚台不许过厚、水注必须为瓷质、毛笔的笔管必须镂空,以防考生将小抄藏于其中带入考舍。
其次便是卷袋,用来装答写完的考卷,村里还特意为他们准备了红绳系卷子,寓意吉祥好运。
最后便是干粮了,考场只提供水,考试三天的食物都要考生自带。
马宥谦等人家里都为他们准备了点心、馒头、肉干等。林村长还在村里医馆买了些参片,分于他们。
考试时口含参片,能起到补气提神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相当于服用了“兴奋剂”。
因此每次县考,都会有考生携带参片,当然大部分人家还是舍不得或者买得起的。
翌日清晨,李夫子等人便将学子们都送至考场门口。
马宥谦看到,现场老老少少的考生真不少。年纪最小的估计才七八岁,年纪最大是位满头花白的七旬老汉。
不管年龄大小、相貌美丑、出身农家亦或是官家,所有人都齐聚一堂,同场竞技,各凭本事。
“哎,你们是哪家书院的?”
旁边一个书生模样的年轻男子,看马宥谦等人衣着相同,且布料不差,便以为他们是某家书院的学子。
“我们是大山村学堂的学子。”马宥谦见其并没有恶意便回答道。
“大山村学堂?没听说过。”
那书生心想,一个小村的堂出来的学子,竟和县里书院的学子看起来差不多。
马宥谦随后也不再搭话。他谨记李夫子的提醒,将自己的考篮提至身前,以防万一。
不多时,考舍里走出来了一些衙役。
“闲杂人等止步!考生排队搜检入场!”
马宥谦等学子便开始依序准备搜检。
现场搜检十分严格,衣物、鞋袜、冠帽、考篮,都要一一检查。
衙役还会让考生张口,检查他们口中是否藏有小抄,头发当然也要检查。一套流程下来,考生们都变得衣冠不整了。
马宥谦等待入检时,不经意间发现刚刚与他搭话的那名书生背后的考生,正鬼鬼祟祟地,将手伸至他的考篮。
马宥谦顿时反应过来,他高声大喝:“你在干什么?”
现场考生和衙役一时都看向了他们这边。一名衙役走了过来,将那名鬼祟考生的手捉住,打开一看,果然发现了小抄。
“县考舞弊,立刻捉拿!”
随后又有两名衙役走了过来,将那人押了下去。
“大人饶命啊!我知错了!再也不敢了!”那考生凄厉地喊着。
其他考生这时也反应过来了,心想此人真是恶毒至极,有这样的下场也是罪有应得。与此同时,他们也将考篮死死抱在怀里。
那个差点被陷害的书生也是后怕不己,若是没有马宥谦的当众揭穿,今日被带走的人恐怕就是他了。
他对马宥谦感激地点头示意,想着等考试结束后,再去大山村学堂当面答谢。
后面的一切就比较顺利了,大山村学子运气都比较好,并没有人抽到厕号。
每个号舍都是一个独立的小房间,空间狭小,仅能容纳一人。墙上还有一处凹陷,供考生放置油灯、书籍等。
马宥谦等人将考篮放置好后,便静坐着等待。
县试考官由临安县县令苏恒亲自担任。考试轮次共有五场。其中第一场最为重要,称作“正场”。
后面的西场都是覆试,考题内容与正场基本类似,只是考题数目有所减少。
随着开考指令下达,考生们纷纷开始落笔。监考官们在考舍里来回巡查,他们神情严肃,一旦发现有人作弊,立马拉出去。
县考阅卷的也是县令,他不仅看作答内容还看文字书写。字写的好也能加分项,因为大山村学堂还特意为学子们开设了书法课。
县考本身就是一件非常耗费心力的事情,再加上考舍环境简陋,吃住条件都不好。三天后,出场的考生看起来大多精神疲倦,面色不佳,有些人身上还有异味。
李夫子等人早早就在考场门口等待着了。等大山村八名学子都到齐后,车夫便驾着牛车带着众人一同回村了。
路上,大家还讨论着试题难度以及自己如何解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