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捷报传来话新篇
1990年8月28日,深圳的蝉鸣依旧聒噪。童浩林坐在星辰集团60层的总裁办公室里,空调的冷气与窗外的热浪形成鲜明对比。他正审阅着马来西亚项目的最新报告,内线电话突然响起,是童宁从杭城分部打来的越洋电话。
“哥!告诉你个好消息!”电话那头,童宁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刘强东考上人大了!他给我发了录取通知书的照片,还是计算机系!”
童浩林手中的钢笔顿了顿,脑海中浮现出那个来自苏北农村的少年。初见时,刘强东穿着洗得发白的衬衫,眼神却坚定如炬。如今他不仅在杭城电子科技大学完成学业,还积累了千万身家,实现了财务自由。“这小子果然没让人失望。”童浩林嘴角上扬,“他接下来有什么打算?继续创业?”
“他说想成立自己的电商公司。”童宁的声音突然低了几分,“他问我...问我愿不愿意加入。”
童浩林敏锐地捕捉到妹妹语气中的异样。他放下文件,靠在真皮转椅上:“宁宁,你不会是...喜欢他?”
二、少女心事渐朦胧
电话那头陷入短暂的沉默。良久,童宁才轻声开口:“哥,你还记得我第一次见他吗?在苏北的小县城,他站在破旧的教室里,给孩子们讲计算机知识。那时候我就觉得,他眼里有团火,能照亮别人的人生。”
童浩林回想起几年前,自己让童宁在杭城接应刘强东。那时的少年初到大城市,局促又倔强。而童宁,作为家族中最聪慧的后辈,不仅帮他解决了学业和创业的难题,还暗中资助他的校园电商项目。
“这些年,我们一起讨论过无数次商业计划。”童宁的声音带着一丝羞涩,“他总说我是他的军师,可我知道,他才是最有远见的那个人。他说要做一家‘让天下没有难卖的货’的公司,这种野心...很让人着迷。”
童浩林着下巴,陷入沉思。他深知刘强东的商业天赋,也了解妹妹的要强性格。两个同样耀眼的人,在商海的浪潮中相互吸引,似乎是再自然不过的事。“那你怎么想?”他问,“加入他的公司,意味着放弃星辰集团的资源。”
“哥,我想试试。”童宁的语气突然坚定起来,“星辰集团是我们童家的心血,但刘强东的电商梦,或许能改变整个行业。而且...”她顿了顿,“我想和他一起,在商海闯出属于我们的天地。”
三、商海携手共前行
童浩林沉默片刻,最终叹了口气:“我尊重你的选择。但记住,星辰集团永远是你的后盾。需要资金、人脉,随时开口。”他想起自己年轻时,也怀揣着梦想独自闯荡,那份热血与执着,与如今的刘强东和童宁如出一辙。
挂断电话后,童浩林立刻拨通了刘强东的号码。电话很快接通,那头传来熟悉的苏北口音:“童哥!我正想给您打电话呢!”
“听说你要成立电商公司?”童浩林首奔主题,“说说你的计划。”
刘强东显然早有准备,滔滔不绝地讲起他的构想:“我想打造一个全品类的电商平台,从电子产品开始,逐步覆盖生活用品、生鲜食品...我研究过淘宝网的模式,但我们要做的是‘正品+低价+极速物流’,彻底解决用户痛点!”
童浩林听着,心中暗暗赞叹。这个计划比他预想的更宏大,也更具野心。“需要多少资金?”他问。
“启动资金5000万,主要用于搭建平台、仓储物流和市场推广。”刘强东的声音有些紧张,“童哥,我知道这是笔不小的数目,但我保证...”
“我可以投资。”童浩林打断他,“但有两个条件:第一,童宁必须进入核心管理层;第二,公司的技术团队要和腾讯、网易保持深度合作。”
电话那头传来刘强东激动的声音:“童哥!您放心!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西、情与业的双重考验
放下电话,童浩林望着窗外的深圳湾。夕阳将海面染成金色,远处的货轮缓缓驶过,仿佛预示着新的商业浪潮即将来临。他知道,刘强东的电商计划一旦成功,将彻底改变零售业的格局。而童宁的加入,或许会成为这场变革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当晚,童浩林将这件事告诉了苏婉婷。两人坐在阳台上,吹着夏夜的风,喝着冰镇啤酒。“你真的放心让宁宁去冒险?”苏婉婷问。
“商业本就是冒险。”童浩林望着星空,“当年我们创业时,不也是一无所有?而且...”他转头看向她,“我相信宁宁的眼光,也相信刘强东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他握住她的手,“如果他们能在商海并肩前行,这份感情,远比任何商业帝国都珍贵。”
苏婉婷靠在他肩上,轻声说:“其实我能理解宁宁。当年我选择和你在一起,也是因为相信,我们能共同创造出不一样的未来。”
夜色渐深,星辰集团大厦的霓虹在夜空中闪烁。童浩林知道,属于刘强东和童宁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而在商海的浪潮中,爱情与梦想交织的传奇,必将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