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凛冽雪飞扬,悬腕筑坝志如钢。
冰墨交融绘宏图,水利之心映天光。
1970年的冬天,烂泥冲被一层厚厚的冰雪覆盖,寒风如刀割般刺骨。范文天独自坐在牛棚的一角,目光穿过纷飞的雪花,凝视着冰面上那一道道细碎的裂纹。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水利事业的热爱与执着,这份情感如同冬日里的火焰,温暖着他的心房,也照亮了他的前路。
牛棚外,雪花纷飞,寒风呼啸。牛棚内,范文天身着单薄的棉衣,双手冻得通红,却依然坚持着在冰面上练字。他手中的麦秆轻轻触碰着墨池,然后猛地一吹,一道墨线便如同灵蛇般在冰面上游走,形成了一道道悬针竖。冰裂纹路与墨迹交织在一起,仿佛一幅天然的微型水利图,诉说着范文天对水利事业的无限憧憬。
每当夜深人静之时,范文天便独自来到牛棚,借着微弱的烛光,继续在冰面上书写。他的眼神坚定而执着,仿佛要将所有的情感都倾注在这冰墨交融之中。那一夜,寒风更加肆虐,冰面突然炸裂,显露出了一行明代治水箴言:“壅则溃,疏则安。”这行字如同一道闪电,照亮了范文天心中的迷雾,让他对治水之道有了更深的理解。
范文天望着那行字,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感慨。他深知,治水之道在于疏通而非堵塞,只有让水流顺畅,才能避免水患的发生。他暗暗发誓,要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家乡的水利事业贡献一份力量。这份决心如同冬日里的火焰,燃烧在他的心中,也照亮了他的未来之路。
“范文天,你这是在干什么?”一天,村里的老会计李老汉路过牛棚,看到范文天在冰面上练字,好奇地问道。
范文天抬起头,微笑着回答道:“我在练习书法,同时也在思考治水之道。您看,这冰裂纹路与墨迹交织在一起,多像一幅微型水利图啊!”
李老汉听了范文天的话,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赞赏。他点了点头,说道:“小伙子,有志气!我们烂泥冲就需要像你这样的人才来建设水利事业。”
受到冰面练字的启发,范文天发明了一种独特的书法形式——“冰砚书法”。他将《营造法式》中的水利术语融入楷书结构,创作出了一幅幅别具一格的书法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范文天的书法才华,更蕴含了他对水利事业的深厚情感。
范文天在牛棚内摆开文房西宝,却不见砚台,只见一块冰凌静静地躺在桌上。他拿起毛笔,蘸取冰凌上的墨汁,开始在宣纸上挥洒自如。他的笔触刚劲有力,每一笔都仿佛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和智慧。随着笔墨的流淌,一幅幅生动的治水图景跃然纸上。
不久后,范文天的《寒江治水图》在县文化馆展出,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幅作品将治水之道与书法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范文天对水利事业的热爱与执着。然而,就在展览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却突然传来了撤展的消息。
“范文天,你的作品虽然很有创意,但阶级立场模糊,我们需要的是能够体现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的作品。”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严肃地对范文天说道。
范文天听着对方的话,心中充满了无奈与失落。他明白,自己的作品或许过于理想化,与现实中的政治氛围格格不入。但他依然坚信,治水之道是关乎民生的大事,不应该被政治所束缚。
范文天独自坐在牛棚里,望着窗外的雪花纷飞,心中充满了迷茫与挣扎。他深知自己的作品被撤展意味着什么,但他更不愿放弃对水利事业的热爱与追求。他暗暗发誓,要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治水之道的重要性。
在整理父亲的遗物时,范文天意外发现了一本珍藏的《河防一览图》。图上朱批着“泄洪当如剜肉补疮”,这句话深深触动了他的心弦。他明白,这是父亲对治水之道的深刻见解,也是他对自己的期望与嘱托。
范文天坐在昏黄的灯光下,手中紧握着那本《河防一览图》,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深知,父亲的死与水库的泄洪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他决心要找到一种既能保证水库安全又能兼顾生态环境的治水方案。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苦思冥想,范文天终于设计出了一种名为“鱼鳞分水闸”的治水方案。这个方案旨在通过模拟鱼鳞的形态,将水流分散成多个小股,从而减少对水库的冲刷和破坏。他满怀信心地将这个方案提交给了现代工程队,却遭到了双方的斥责。
“你这个方案简首就是胡闹!‘截弯取首’是我们经过科学论证得出的最佳方案,你凭什么要改?”现代工程队的负责人怒气冲冲地对范文天说道。
范文天望着对方那愤怒的眼神,心中却异常平静。他微笑着回答道:“我理解您的担忧,但‘鱼鳞分水闸’方案旨在平衡水库安全与生态环境。我相信,这个方案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民。”
然而,范文天的坚持并没有得到认可。双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下。就在这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打破了僵局。水库开始出现渗漏,情况危急。范文天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决然地冲进了雨中,用身体丈量着水库的渗漏点。
暴雨如注,范文天的身影在雨中若隐若现。他用自己的身体去感受水流的走向和力度,用心灵去聆听大地的呼唤和诉求。他的脸上满是泥泞与汗水,但眼神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经过数小时的艰难测量,他终于得到了宝贵的数据。
在暴雨的肆虐下,范文天的心中却异常平静。他深知,这一刻的自己正在为父亲的遗愿而战,为水利事业的未来而战。他用自己的行动去诠释着治水之道的精神内涵,也用自己的勇气去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
范文天在暴雨夜丈量水库渗漏点所得的数据,成为了后续生态水利设计的原始依据。这些数据不仅为水库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更为生态水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久后,范文天的“鱼鳞分水闸”方案得到了实施和推广。这一方案不仅有效解决了水库的泄洪问题,还极大地改善了周边的生态环境。范文天的名字也因此响彻云霄,成为了水利事业的杰出代表。
在表彰大会上,领导亲自为范文天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章。范文天站在领奖台上,望着台下的观众和领导们那赞许的目光,心中充满了自豪与感激。他知道,这一切的成就都离不开自己的坚持与努力,更离不开家乡人民的支持与信任。
岁月如梭,转眼间范文天己经从一个热血青年成长为了水利事业的领军人物。他的“鱼鳞分水闸”方案不仅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赞誉。每当回想起那段在冰面上练字的时光和那场在暴雨中丈量水库渗漏点的经历时,范文天的心中总是充满了感慨与自豪。
“冰墨交融绘宏图,水利之心映天光。”范文天轻声说道,他的眼中闪烁着智慧与坚定的光芒。他知道,自己的路还很长很长,但他会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去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悬腕筑坝志如钢,冰墨交融绘沧桑。
父志子承担道义,水利英名永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