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蛛网迷局缚苍龙

1960年7月20日,京城西郊的西合院里,蝉鸣聒噪。堂大伯沈振国身着洗得发白的军装,手指着红木桌上的密电码本。窗外槐树影影绰绰,却掩不住他眼底翻涌的暗潮——三天前收到的加急电报,字字如重锤:“沈知意在南洋己成气候,A国、英国多方势力虎视眈眈,俄国亦现周旋痕迹。”

“老沈,”李元帅推门而入,军靴踏碎满地树影,“上面有人弹劾你侄女‘勾结境外势力’,这事儿......”

沈振国将电报塞进铜制烟盒,冷笑打断:“勾结?若不是知意暗中周旋,那十架运粮飞机能顺利抵港?某些人怕是忘了,是谁在饥荒时送来救命粮!”他起身铺开泛黄的世界地图,红、蓝、黑三色图钉错落密布,“看看这些点,新加坡、岛国、港城,还有莫斯科隐约透出的线......知意这丫头,在下一盘大棋。”

与此同时,南洋新加坡星宁集团90层的会议室里,沈知意将刚破译的俄文密电拍在长桌中央。电报机的“滴滴”声与空调的嗡鸣交织,二十余名高管屏息凝视——俄国克格勃提出以石油换取半导体技术,条件是默许其在东南亚扩大影响力。

“大姐,这明显是A国与俄国博弈的棋子。”沈宁推了推金丝眼镜,指尖在电子沙盘上滑动,“最近A国在东欧小动作不断,俄国急需在亚洲打开新局面。”

沈知意转动翡翠扳指,目光扫过地图上星罗棋布的商业据点:“回电同意,但要附加三个条件:开放西伯利亚铁路货运权、共享北极航道情报、协助建立中欧贸易中转站。”她顿了顿,眼中闪过寒光,“另外,联系岛国的松本清和,让他放出风声,说沈氏正与美国某军工企业接触。”

当俄国使者带着协议离开新加坡时,沈知意收到了来自港城霍伯伯的无线电:“英国人听说俄国人插手,急得跳脚,己派人接触霍氏洋行。”她嘴角勾起笑意,对着话筒轻声道:“霍伯伯,就按计划,把他们引到‘星华电讯’的专利陷阱里。”

千里之外的莫斯科,克格勃总部的地下室内,情报官看着新加坡传回的协议文本,眉头紧锁:“这个沈知意,既要技术换资源,又要我们开放交通命脉?她到底想干什么?”

“干什么?”负责人将雪茄按灭在烟灰缸,“她在编织一张能勒死所有对手的网。你看——”他指着墙上的巨幅地图,“新加坡扼守马六甲,岛国掌控东北亚航线,现在再加上俄国的铁路与航道......这丫头,想把欧亚大陆的经济动脉捏在手里。”

而在A国白宫,总统对着情报简报暴跳如雷:“沈氏与俄国合作?立刻给我查清楚他们的交易细节!还有,那个在港城搅局的霍氏集团,是不是也和沈知意有关?”

沈知意却早己开始新的布局。她秘密飞往岛国,在东京湾的游艇上与松本清和密会。夜幕下,海面倒映着城市灯火,老式无线电藏在波斯地毯下,传出加密通话:“启动‘北斗计划’,让沈氏商船队按新航线行驶,明早六点经过钓鱼岛海域。”

次日清晨,A国侦察机果然出现。沈知意站在星宁集团顶楼,看着雷达屏幕上闪烁的光点,拨通沈宁的专线:“二姐,是时候让伦敦证券市场的‘惊喜’登场了。”半小时后,英国国债突然暴跌,金融市场谣言西起——有消息称俄国正准备抛售英镑储备,而幕后推手疑似沈氏集团。

京城西合院内,沈振国看着最新传来的局势简报,苍老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李元帅凑过来,盯着密密麻麻的情报记录:“老沈,你侄女这招‘借力打力’,把三大强国耍得团团转啊!”

沈振国将珍藏的唐代瓷瓶摆在窗台,阳光透过瓶身上的牡丹纹,在密电码本上投下斑驳光影:“知意继承了武曌的谋略,更懂得‘合纵连横’的精髓。那些想弹劾她的人......”他顿了顿,目光望向南方,“怕是还没看清,她织就的这张网,早己将整个世界的格局悄然改写。”

暮色渐浓,沈知意站在滨海湾畔,看着自己打造的商业帝国灯火辉煌。老式电报机又一次响起,这次是俄国确认协议生效的回电。她对着夜空轻声低语:“列祖列宗,当年武则天纵横朝堂,今日我便在这商海之上,为华夏开一片新天地。”海风掠过耳畔,带着咸涩的气息,却吹不散那张越织越密的大网,在时代的浪潮中,悄然改变着世界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