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不是说好的硬抗到底吗?

大臣们看到朱由检一脚一脚的踹在范世琦身上,纷纷下跪请求,连内阁首辅魏藻德也抱住朱由检,问陛下为何动怒。

朝堂之上乱作一团,大臣们也在这一刻选择抱团,纷纷指责朱由检为什么要殴打大臣。

朱由检气得冷笑,你们问老子为什么是吧。

他过来想看看大臣们是如何死谏的,直到王承恩把骆养性审问兵部尚书张缙彦的供词拿给朱由检看,朱由检才彻底动怒。

范世琦是哪里的人?

山西大同人。

背后的范家是大名鼎鼎的晋商。

明末晋商八大家想必大家还记得吧,乔家,常家,曹家,范家等,他们曾在朱元璋打仗时资助过粮草,从而获得朱元璋赏赐的盐引。

看似不起眼的盐引,成为大明走向没落的导火索。

这些晋商贩卖食盐和铁器,不仅不交税,还靠走私换取大量的真金白银,甚至连火炮和粮草,还有大明的情报统统卖给后金。

为什么皇太极每次可以绕过山海关南下,为什么皇太极从来没有抢劫过晋商的生意?这里面可以深挖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即便如此,范世琦还不知道收敛,充当晋商的保护伞,把自已的老乡推上高位。

张缙彦的供词里面,大部分钱都是范世琦输送的,而范世琦家里的旁亲都混到兵部清吏司的位置上,这可是正五品官。

朱由检拿起供词甩给魏藻德。

魏藻德艰难的趴过去捡起供词,这一看不要紧,直接整个人都无语了。

张缙彦糊涂啊,明明说说好营救你的,你怎么反而招供了啊。

其余的大臣纷纷传阅着张缙彦的供词,原本喧闹的朝堂瞬间变得鸦雀无声。

因为张缙彦的供词里提到送礼最多的那个人就是户部左侍郎范世琦,前前后后送了近二十万两白银。

怪不得陛下动怒,怪不得陛下踹范世琦啊。

朱由检负手而立,面容带着几分狰狞:“现在,你们还有什么话要说?”

范世琦刚准备开口,有大臣悄悄把供词递给范世琦。

范世琦看完之后,人都傻眼了。

这怎么回事?

尚书大人怎么招供了?

不是说好硬扛到底吗?

这是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的功劳了,他跟张缙彦不是一个派系,先前帮忙是看内阁首辅魏藻德的面子,准确的是魏藻德送的那些礼物。

骆养性本质上是朱由检的一条狗,李自成败走,他当然要重新靠拢皇帝这边。

昨晚的审讯中,张缙彦知道自已大势已去,贪的那些钱被抄走了,陛下还放出话,只要肯招供就准许他告老还乡。

用招供换来一个活命的机会,这已经没得选了。

张缙彦不是硬骨头,骆养性亲自领着他看到被拷打审讯的犯人,再也绷不住了。

范世琦还在做垂死挣扎:“陛下,锦衣卫的手段,我们都知道,肯定是锦衣卫屈打成招,故意逼张大人写下的供词对不对?”

朱由检冷笑:“死到临头,还敢狡辩是吧?去,把张大人请过来。”

王承恩立马吩咐锦衣卫前去北镇府司带人。

而朱由检目光冷冷的扫过众多官员,把他们面部表情尽收眼底。

有明实录给老子背书,你们这些阿猫阿狗的怎么跳,本来不想那么早动晋商,谁让这个范世琦浮出水面呢。

很快,张缙彦被带上朝廷。

众人以为张缙彦会是血淋淋的狼狈模样,没想到张缙彦穿着官服,神色看起来很好,比起往日的圆滑,如今的张缙彦透着几分看透世间万物的淡然。

张缙彦看到朱由检后,下跪给陛下请安。

朱由检问道:“爱卿啊,朕问问你,在诏狱里面可曾受到什么毒打?”

张缙彦摇头:“回禀陛下,没有。”

朱由检转头看向范世琦:“你还有什么话要说?”

这种时候,范世琦肯定不能承认啊,他开始指责张缙彦,说张缙彦血口喷人,无中生有,故意栽赃陷害!

朱由检懒得听范世琦叽叽歪歪,说道:“带下去,严加审问!”

很快有锦衣卫把范世琦像拖死狗一样带出去。

比起刚刚大臣们的求情,这次大臣们谁也没有给范世琦求情,人证物证俱在,想求情也没有办法啊,还是从长计议为好。

张缙彦知道自已的招供得罪了朝中的官员,他恭敬的把官帽摘下来。

“老臣感谢陛下的不杀之恩,现在正式向陛下提出辞呈,还望陛下恩准。”

朱由检本来打算杀掉张缙彦的,既然张缙彦如此配合演戏,还是放他一马吧。

现在若杀了,到时还会背上一个不好的名声,这些年,崇祯帝杀了不少文武大臣啊,导致声望值低得可怜。

为了自已那点声望值,朱由检还是忍了。

他故作惋惜的叹口气,最后对张缙彦的任期做出高度评价,准了张缙彦的辞呈。

至此,朱由检穿越以来拿下第一个正二品官员兵部尚书,若加上刚刚被带下去的范世琦,正三品级别,宣告着他对吏治的开刀。

有些大臣们心里判断着兵部尚书和户部左侍郎的空缺,开始盘算谁能升任。

当然,现在陛下处于动怒状态,谁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提出来。

朱由检继续问道:“你们不是让朕派兵去打仗吗?来,朕问问你们,你们谁愿意出钱?户部,国库里面还有没有钱?”

户部尚书王铎站起来:“国库连年亏空,没有结余的银两。”

朱由检当然知道,国库里面穷得发不出工资,连官员工资都没有保障,更何况是低人一等的士兵呢。

闹来闹去还是钱的问题。

朝廷之上的文官们不吱声了,陛下让他们掏钱来支持打仗,这跟喝他们的血有什么区别?

有都察院的御史站起来:“陛下,微臣听说京城卫戍在选拔士兵,并且还免除赋税,按时发放军饷,还要脱离军籍,请问这钱是哪里来的?”

朱由检没想到御史这么快就知道了,也是,李国桢和徐允祯他们的动静太大了,这种消息想瞒也瞒不住。

他开始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比如上次打败李自成的时候,从逃兵当中搜刮出来不少金银财产,以此来以战养战。

大臣们不是傻逼,他们是官场的老油条,心里把嘉定侯和张缙彦被抄家的事情全部按到崇祯帝头上。

你竟然还改军籍,军籍是你能轻易改吗?

声望值开始嗖嗖往下掉。

朱由检傻了,怪不得崇祯帝临死前骂骂咧咧,说你们这群大臣是亡国之臣,一点没骂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