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新品谋福利

"这吊扇效果确实不错!"沈主任扇了扇风,一脸赞叹,"比市面上那些强多了。"

车间主任们围着吊扇转来转去,欣赏着这个新发明。夏天快到了,车间里闷热难耐,这吊扇正好解了燃眉之急。

"你们看这扇叶的设计,"李工程师指着吊扇说,"不但转速快,噪音还小,而且耗电也少。这要是能投入生产,肯定供不应求啊!"

杨厂长也点点头:"确实该考虑量产的事情了。现在市面上的吊扇质量参差不齐,价格还贵,咱们要是能生产出这样的好产品,既能为国家做贡献,又能创造效益。安工,你觉得呢?"

安邦国沉思片刻:"量产是完全可行的。我们现有的设备和技术完全能胜任,关键是成本和销路的问题。"

"这个好办,"沈主任立即说道,"咱们厂的渠道多的是,就是不知道售价怎么定......"

"我倒是有个想法,"安邦国忽然说,"不如作为职工福利,给咱们厂的工人内部优惠价。"

这话一出,在场的人都是一愣,继而眼前一亮。

"好主意!"杨厂长一拍大腿,"咱们工人一个月工资也就四五十块,市面上的吊扇动辄七八十,根本买不起。要是能给内部价,那可真是大好事!"

安邦国点点头:"我算过成本了。原材料、人工、水电加起来,一台吊扇成本在二十五块左右。如果售价定在三十五块,工人们完全能承受,厂里也不会亏本。"

"这也太便宜了吧?"有人质疑,"市面上最差的吊扇都要五六十啊!"

"我们是国企,又是给自家工人,不必跟市面比。"安邦国解释道,"再说了,量大了,成本自然就降下来了。最重要的是让工人们都用得起,这才是办企业的根本。"

杨厂长听得连连点头:"说得好!安工不愧是新时代的技术人才,不仅有真才实学,还懂得为工人着想。这样的干部,咱们厂太需要了!"

在场的车间主任和工程师们也都表示赞同。这年头,能把技术和工人福利结合起来考虑的干部可不多见。

"那就这么定了!"杨厂长拍板道,"先生产一批试试水,就按安工说的价格来。"

"厂长,"生产科的王主任举手道,"这事得抓紧。马上就入夏了,工人们肯定等不及。"

"对对对,"杨厂长立刻吩咐,"你们生产科马上排计划,设备科配合准备模具,质检科负责把控质量。这事关系到全厂工人的福利,一定要办好!"

"对了安工,"李工程师忽然想起一事,"这吊扇的安全性能怎么样?"

安邦国走到吊扇下,指着扇叶说道:"你们看这个设计。扇叶的边缘都经过特殊处理,就算不小心碰到也不会受伤。而且我特意加了一个保护罩,小孩就算往上扔东西,也伤不到人。"

众人凑近一看,果然处处都考虑周到。就连一向挑剔的老工程师们也不住点头。

"还有电机的问题,"安邦国继续说,"我用的是新型号,省电的同时更加耐用。正常使用能用个三五年不成问题。"

"这么说的话,咱们是不是该多生产一些?"沈主任问,"要是供不应求可就麻烦了。"

安邦国掏出一个笔记本,翻开其中一页:"我算过了,咱们厂职工加家属,差不多有一万多人。按每户一台计算,起码得准备一万台。"

"一万台!"众人倒吸一口冷气。

"别担心,"安邦国胸有成竹,"我已经把生产流程设计好了。只要三条生产线同时开工,一个月就能完成。"

他从包里拿出几张图纸,上面密密麻麻画满了生产工序和时间安排。众人传看一遍,都被他的严谨和细致所折服。

"好啊!"杨厂长开心地直搓手,"有安工在,我这个厂长可就省心多了。"

正说着,有工人从外面路过,见屋里人多,好奇地往里张望。

"都进来看看!"杨厂长招呼道,"这可是安工为咱们厂研发的新产品,专门为工人谋福利的!"

几个工人战战兢兢地进来,一看是安邦国在场,更是拘谨。

"别客气,"安邦国和气地说,"这吊扇就是为大家设计的。你们试试看,有什么建议尽管提。"

工人们这才壮着胆子走近了看。一个老师傅试着摸了摸扇叶:"这做工可真细致。"

"价格多少啊?"有人小声问。

"三十五块。"安邦国说。

"啥?这么便宜!"工人们惊呼出声,"那我家肯定要买一台!"

"别急,"安邦国笑道,"很快就能投产了。到时候按工号顺序来买,保证人人都有。"

工人们高兴得不得了,连连道谢后才退出去。不一会儿,外面就传来阵阵议论声。

看来这消息很快就会传遍全厂了,安邦国心想。他这样做,一是为了提高工人生活质量,二也是为了在厂里树立威信。有了群众基础,以后做事就更方便了。

"安工,"杨厂长忽然压低声音,"这事办得漂亮。不过我还有一件棘手的事想请你帮忙......"

"厂长,要不先把这吊扇的事定下来?"沈主任适时插话,看出厂长另有要事。

"对对对,"杨厂长点点头,"这事要紧。老沈,你马上召集各科室开会,把生产计划定下来。安工的图纸你们先研究研究,有什么问题及时问。"

众人陆续散去,外面的议论声却越来越大。原来那几个参观过的工人已经把消息传了出去,引来不少人打听。

"听说只要三十五块钱!"

"真的假的?这也太便宜了吧?"

"我刚才看到样品了,转得可快了,声音还小!"

"赶紧给我预定一台!这价钱,不买是傻子!"

整个轧钢厂沸腾了。在这个物资还不算丰富的年代,能买到这么实惠的好东西,工人们怎能不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