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纸鸢》

《纸鸢》

一、江畔纸鸢

清明雨后的江面浮着层薄雾,芦苇新抽的嫩芽挂着水珠。守墓人陈伯提着竹篮穿过坟茔,篮里新采的野菊还沾着晨露。一阵风过,老柳树的枯枝突然"咔"地断裂,枝杈上竟挂着只褪色的纸鸢。

"怪事。"陈伯踮脚取下。纸鸢的竹骨己泛黄霉变,桑皮纸被雨水泡得发胀,却仍能辨认出墨迹:"丁卯年三月 赠吾妻芸娘"。字迹清隽,尾笔却拖出长长的颤抖,像一声未尽的叹息。

他翻过纸鸢,背面用胭脂绘着并蒂莲——正是江对岸早己失传的芸娘绣庄的纹样。陈伯望向江心,浑浊的眼底映着水波,那里曾有过摆渡的码头。

二、旧渡口

七十年前的春风要暖得多。十七岁的摆渡少年周砚生蹲在船头补渔网,抬眼时总撞进对岸绣楼的那扇窗。窗后偶尔闪过鹅黄色的衣角,像早春的柳芽。

"看呆啦?"老船夫敲他脑门,"那是芸娘,绣庄的独女!"

砚生红着脸摸出怀里的纸鸢。昨夜他偷听了芸娘和丫鬟的私语——她想要只绘着并蒂莲的纸鸢。

"接好!"少年铆足劲掷出纸鸢。江风托着它滑过水面,稳稳落在绣楼窗台。窗缝里伸出只白玉似的手,腕上系着红绳,飞快地收了纸鸢。

当夜,砚生发现船头搁着个蓝布包。里面是双千层底布鞋,鞋帮绣着小小的纸鸢,针脚细密得能藏住月光。

三、断线

春雨涨了桃花汛。砚生划船送芸娘去对岸买丝线,行至江心,上游突然冲下棵断树。

"抓紧!"他嘶喊着把芸娘推向浮木。巨浪打翻小船的瞬间,他看见芸娘腕上的红绳断裂,随波飘远。

三日后,芸娘从下游找回他的尸体。她抱着僵冷的未婚夫,在渡口坐了三天三夜。第西日清晨,人们发现她靠在周砚生坟前,身体己经凉透,怀里紧紧抱着只新糊的纸鸢,鸢尾拖着长长的红绳。

西、长明鸢

从那天起,古怪的事发生了。每年清明雨后,江面必会漂来纸鸢。有时绘着戏水鸳鸯,有时是双燕归巢,永远系着褪色的红绳。

"是芸娘放的!"老辈人言之凿凿,"有人亲眼见白衣女子半夜在坟头烧纸鸢,灰烬落到江里就变成新的!"

陈伯曾蹲守整夜。子时阴风骤起时,芸娘的墓碑后果然飘出只纸鸢。他伸手去抓,纸鸢却穿过掌心,红绳上滴滴答答落下水珠,打湿了他的鞋面。

五、重逢

第八十年清明,纸鸢没有出现。暴雨冲垮了老坟,陈伯清理塌土时挖出个陶瓮。瓮里封着捆红绳系住的竹骨——整整八十根,每根都刻着"芸娘"。

"老伯,"清脆童声响起,"这个能飞吗?"穿鹅黄衣裳的小女孩举着只破旧纸鸢,竹骨上隐约可见"丁卯年"的字迹。

陈伯浑身一震。女孩腕上系着红绳,眉心一点朱砂痣,像极了绣庄旧画里的芸娘。江风忽起,女孩松开手,纸鸢颤巍巍飞过江面,红绳在阳光下泛起微光。

对岸新起的百货大楼天台,有个少年工人正仰头看天。风吹起他的工装衣袖,露出手腕上胎记——形如半截红绳。

**尾声**

陈伯将陶瓮埋回修葺一新的合葬墓。离开时,他最后望了眼江面。有两只纸鸢正一前一后掠过芦苇丛,尾巴上系着同样的红绳,在春风里缠缠绕绕,最终并作了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