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世纪五年深秋,贝加尔湖的冰面开始泛起细碎裂纹,向羽裹着虞姬新织的狼毛披风,正在警局审阅冬季治安预案。蒸汽暖气片发出轻微的嗡鸣,与窗外呼啸的北风形成奇妙共鸣。突然,一阵急促的蒸汽电话铃声打破寂静,听筒里传来童浩林爽朗的笑声:"向卿,朕要给你和虞姬一份大礼!"
当日傍晚,向羽骑着雪地摩托赶回官邸,却见门前停着两辆崭新的大秦牌装甲礼车,车身镶嵌的玄鸟纹在夕阳下泛着金光。虞姬身着藏青色云锦襦裙,发间的玉簪还沾着学院授课时的粉笔灰,正红着脸接过礼部官员呈上的烫金诏书。"贝加尔湖警局长向羽夫妇,戍边有功,赐'玄冰苑'400平宅邸一座..."诏书宣读声未落,向羽己激动得双手发颤——他做梦也没想到,皇帝竟会赐予如此厚赏。
新落成的玄冰苑坐落在湖畔的白桦林中,整座宅邸采用秦式榫卯与北疆原木相结合的建筑工艺。主楼三层飞檐翘角,外墙雕刻着向羽擒熊护民的浮雕;内院设有温泉汤池,水面漂浮的荷灯是墨家特制的夜光机关。最让向羽惊喜的是地下密室,恒温恒湿的环境中,整齐陈列着他从猎户时代至今的所有战利品:泛黄的猎叉、匈奴首领的青铜头盔,还有童浩林御赐的第一枚警徽。
"快写信接爹娘来!"虞姬拉着向羽的手,将他拽进朝南的主卧。房间足有八十平,落地窗前是整片贝加尔湖的湖景,紫檀木床榻旁立着自动调温的青铜火盆。向羽摸着床头刻着的"忠孝传家"西字,想起远在中原养老院的父母,眼眶瞬间。三日后,当老两口坐着大秦特快专列抵达时,向父望着雕梁画栋的宅院,颤抖着抚摸门柱上的玄鸟纹:"羽儿,咱们老向家这辈子,算是赶上好时候了..."
与此同时,贝加尔湖警局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工作热潮。新警员王猛连续破获三起跨国走私案,捧着10万秦元奖金的手不住发抖:"局长,这钱我要给俺娘治腿!"经验丰富的老警员李长庚带队剿灭盘踞雪山多年的马贼窝点,不仅获得奖金,还被破格提拔为警督。警局公告栏上,"年度功勋榜"的名字不断刷新,旁边贴着醒目的奖励政策:凡在岗位满一年且无过失者,皆可领取10万秦元安家费。
虞姬也没闲着。她在自家宅院开办了"湖畔夜校",白天教牧民子女读书识字,晚上为警局家属开设女红、烹饪课程。每当夜幕降临,玄冰苑的灯火通明,学堂里传来的《大秦三字经》诵读声与厨房飘出的烤饼香气交织在一起。向羽时常处理完公务后,倚在门框上看着妻子忙碌的身影,心中满是柔情——曾经的教书先生之女,如今己是贝加尔湖人人敬重的"虞姬夫人"。
这日,童浩林通过跨国全息投影视察贝加尔湖。当他看到向羽一家在庭院中其乐融融地包饺子,老人们逗弄着邻居家的孩童,警员们在夜校认真学习算术时,满意地点头:"向卿,你不仅护好了这方水土,更让百姓活出了人样。"他抬手一挥,空中顿时浮现出扩建计划:"朕要在贝加尔湖建'北疆模范城',警局、学校、医院全部按长安标准重建!"
消息传开,整个贝加尔湖沸腾了。墨家工程队带着蒸汽挖掘机、自动砌墙机进驻工地,当地百姓自发组成后勤队,为建设者送去热奶茶和烤鹿肉。向羽脱下警服,亲自带着警员们参与施工,他坚实的臂膀扛起一袋袋水泥,虎目圆睁鼓舞士气:"都加把劲!建好这座城,让陛下看看咱北疆汉子的本事!"
冬去春来,贝加尔湖畔的新城拔地而起。二十层的"苍狼大厦"成为新地标,楼顶的探照灯能照亮方圆百里;恒温蔬菜大棚里,来自中原的白菜与北疆的雪菜并肩生长;警局新楼内,墨家研制的"天网5.0"系统让犯罪无所遁形。在竣工典礼上,童浩林亲手将刻有"固若金汤"的匾额授予向羽,望着台下欢呼的百姓,他朗声道:"大秦的荣耀,不在宫殿多巍峨,而在每一位子民都能安居乐业!"
夜幕再次降临,玄冰苑内,向羽陪着父母在温泉池边闲话家常。虞姬正教婆婆使用墨家新送的自动织机,老人们的笑声混着贝加尔湖的浪涛声,飘向远方。向羽望着满天繁星,想起初到大秦时的懵懂,如今却己儿女绕膝、双亲康健。他知道,这一切都源于那个改变他命运的帝王,源于这个让梦想照进现实的伟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