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世纪,长安城郊的"安远坊"廉租房区笼罩在薄雾中。刘邦裹紧藏青色警服外套,腰间新配发的皮质枪套随着步伐轻轻晃动。他抬手看了眼腕间的青铜腕表——这是派出所所长的特殊配给,表盘上的罗马数字在晨光中泛着冷光。
"刘所长!"年轻警员韩信小跑着赶来,背上的新型连发手枪还带着枪油的味道,"三号片区有商户举报,有人用假秦钞!"
刘邦眉头一皱,这种由墨家特制的防伪纸币采用水印、荧光暗纹双重技术,造假者一旦落网便是黥面之刑。"通知全队,携带验钞铜镜,五分钟后集合。"他转身走向车库,那里停放着三辆最新款的蒸汽巡逻机关车,车身加装了防弹铁板,车顶架着可旋转的速射火枪。
此刻的咸阳宫议政殿,童浩林正在审阅《警政体系建设奏疏》。丞相吕不韦展开巨型舆图,红色标注的警厅、派出所如棋盘般覆盖大秦疆土:"陛下,十座首辖市己建成中央警厅,各行省设警务司,县郡有分局,就连最偏远的乡村都设立了哨卡。"他指着竹简上的数据,"全国在册警员己达二十万,皆从警察学院毕业。"
警察学院位于长安城西,灰砖建筑间回荡着整齐的步伐声。学员们正在进行枪械拆解训练,新型手枪的零件在他们手中飞速重组。院长韩非子亲自授课,手中举着《大秦警律》竹简:"记住!执法必严,待人以仁。当街斗殴者,先予调解;屡教不改者,方可行刑!"
安远坊派出所内,刘邦的办公桌堆满案卷。自从升任所长,他每月能拿到2800秦元俸禄,若是破获大案还有500元奖金。这待遇远超六国时期的小吏,更让他珍惜这身警服。"所长,假钞案破了!"韩信推门而入,怀中抱着缴获的印版,"是几个齐国的旧币匠,他们用普通丝绸仿制纸币水印!"
刘邦赞许地点头,将案情记录在青铜档案板上。如今的大秦推行"一案一档"制度,所有案件都要录入中央数据库。他想起三年前,自己还只是个在街头游荡的混混,靠着夜以继日的苦读,才从警察学院的平民班里脱颖而出。
"刘所长,有新任务!"传令兵送来加急文书,"城郊发现流民聚集,上头怀疑有六国余孽煽动。"刘邦立刻召集队伍,登上蒸汽机关车。车轮碾过青石板路,车载扩音器播放着《大秦流民安置条例》:"凡无业者,可至官府登记,分配工坊劳作,或前往边疆屯垦..."
当警车抵达现场,却见一群衣衫褴褛的百姓围着粥棚。为首的老者跪地痛哭:"大人,我们不是闹事!是听说大秦管饭,还能学手艺..."刘邦心中一软,他想起自己曾经也是流民,若不是遇上警察学院扩招,恐怕早己饿死街头。"都起来吧。"他扶起老者,"想留下的,明日去派出所登记,我带你们去纺织厂做工。"
此事上报后,童浩林当即下旨:"在各郡县增设'流民引导官',凡愿归降者,一律妥善安置。"他望着地图上星罗棋布的派出所,对李斯说:"基层治安,是国之根本。让警察学院多招些出身贫苦的学子,他们最懂百姓疾苦。"
深夜,安远坊派出所的灯火依旧明亮。刘邦坐在办公桌前,仔细研读最新颁布的《社区治理新法》。窗外,韩信带着巡逻队走过,腰间的手枪在月光下闪烁,蒸汽机关车的轰鸣声渐渐远去。这个比皇帝大三岁的基层所长明白,正是无数像他这样的小吏,用手中的警棍和律法,守护着大秦的万家灯火。
而在皇宫深处,童浩林站在巨型警政舆图前,看着代表治安状况的绿灯在版图上次第亮起。他知道,当警察学院的钟声唤醒每个清晨,当派出所的灯火照亮每座村庄,这个帝国的根基,己然坚如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