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城郊的晨雾还未散尽,新落成的"太医署医学院"己传来朗朗读书声。童浩林身着素色深衣,头戴竹冠,与墨家巨子墨离并肩走在青石路上。前方院落内,数十名学徒正围着解剖台,在医师指导下研究人体经络,一旁的炼丹房飘出淡淡药香,几名弟子正用蒸馏法提炼草药精华。
"大王请看。"墨离指向西侧建筑,"那是天文学院,浑天仪与司南改良版己安置完毕。昨夜观星,弟子们发现荧惑守心异象提前了三日显现。"
童浩林驻足望向高耸的观星台,青铜铸造的浑天仪在阳光下泛着冷光。穿越带来的现代知识,让他将天文观测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通过准确预测节气,秦国的冬小麦播种时间提前了半月,产量提升两成。"传令下去,"他对随行官员道,"各郡县乡村医学馆必须配备三名医师,每月巡诊两次,贫苦百姓看病一律免费。"
与此同时,赵国边境的流民安置点挤满了衣衫褴褛的人群。一名老者跪在尘土中,捧着秦国发放的地契老泪纵横:"三亩良田,还有免费的谷种和农具...这在赵国,想都不敢想啊!"不远处,墨家工匠正在搭建新式房屋,预制的夯土砖配合滑轮装置,三日便能建成一座院落。
消息如野火般传遍六国。楚国郢都的市集上,说书人敲着醒木:"列位可知?秦国百姓顿顿有鱼有肉,孩童读书不要钱,生病有人医!"齐国临淄的酒肆里,商贾们压低声音议论:"秦国新设'招贤令',凡掌握纺织、冶铁之术者,赏百金,赐宅邸..."
邯郸王宫,赵王迁摔碎酒盏:"反了!全反了!短短半月,竟有十万子民逃往秦国!郭开,你说该如何是好?"
郭开跪地时眼珠一转:"大王勿忧。臣己派人在边境散播谣言,说秦国的粮食掺了毒药,房屋下埋着诅咒的符咒..."话音未落,一名侍卫冲了进来:"报!李牧旧部哗变,裹挟五万百姓投奔秦国!"
赵王迁瘫坐在王座上,而在秦国咸阳宫,童浩林看着源源不断涌入的流民数据,嘴角勾起笑意。他展开竹简,上面是李斯拟定的《归化令》:凡入秦籍者,三代免徭役;若能提供六国情报或特殊技艺,额外嘉奖。"这叫'不战而屈人之兵'。"他对吕不韦(童振国)道,"当秦国的锄头比六国的刀剑更有吸引力,谁还愿意为昏君卖命?"
此时,燕国太子丹的书房内,荆轲的旧部红着眼眶:"太子!秦国用'糖衣炮弹'瓦解人心,我们再不出手,燕国危矣!"太子丹望着地图上不断收缩的燕国疆土,突然抽出佩剑:"传我命令,关闭所有关隘,凡私自越境者,斩!"
然而禁令不过三日便成废纸。燕国百姓背着行囊,趁着夜色翻越群山,甚至有人自制木筏顺着易水漂流至秦国边境。童浩林站在新修建的"归心阁",看着流民们领取户籍文书,突然想起21世纪的移民局——历史竟以如此奇妙的方式产生共鸣。
"大王,齐国派来求和使臣。"童薇递上密报,"他们愿开放胶东港口通商,只求秦国暂缓用兵。"
童浩林冷笑一声,展开齐国送来的盟约。羊皮纸上,齐王建的印玺盖得歪歪扭扭,显然是匆忙所为。"告诉齐国使臣,"他将盟约掷在地上,"若真想示好,先交出田单后人,再割让五座城池。"
夜幕降临,咸阳城灯火辉煌。童浩林带着苏婉婷漫步在渭水河畔,新修建的石拱桥上,百姓们围着火炉烤肉,孩童嬉笑追逐。"浩浩,"苏婉婷倚在他肩头,"你看这些人眼中的光,和半年前完全不一样了。"
童浩林望着河面倒映的星空,想起赵高临死前那封带血的密信。这个野心家的死亡,意外加速了赵国的衰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他握紧妻子的手,"赵高是,郭开是,我们也是。"
此时,甘泉宫的烛火依旧未熄。赵姬正在批注《医学典籍》,竹简上详细记录着墨家研制的"麻沸散"使用方法。自上次进谏后,她愈发专注于民生事务,甚至亲自参与编写《百姓急救手册》。"政儿啊,"她望着窗外的明月喃喃自语,"你在前方开疆拓土,母亲便在后方守护这些来之不易的安宁。"
而在赵国邯郸,郭开府中传出阵阵惨叫。这个曾权倾一时的丞相,因贪污军饷被赵王迁下令抄家。当官兵闯入密室,发现堆满金银的暗格里,藏着厚厚一沓秦国商队的"贿赂"记录——这些,皆是童浩林命影卫精心伪造的证据。
"我不服!"郭开被拖往刑场时嘶吼着,"是秦国设的局!是他们..."然而他的声音很快被百姓的唾骂声淹没。曾经不可一世的赵国权臣,最终落得个暴尸街头的下场。
童浩林站在未央台上,看着咸阳城的万家灯火。墨家机关鸢从夜空掠过,投下的光影在城墙上游走,宛如守护这座城市的巨鸟。"传令下去,"他对影卫统领道,"启动'星火计划'。让六国的每座城池,都有向往秦国的火种。"
风卷起他的衣袍,太阿剑在月光下泛起冷芒。这一次,他要让六国的百姓,用脚投票选择未来。当民心所向汇聚成河,再坚固的城墙,也终将在这股洪流中轰然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