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扶桑巨舰破晓出 玄鸟庇佑启新航

公元前8年12月12日,东京湾的晨雾还未散尽,横滨港的码头上早己是人山人海。临时搭建的观礼台上,各国使节与日本政要身着盛装,目光齐刷刷地投向船坞中央——两艘披着红绸的舰艇静静矗立,舰首的樱花纹章与玄鸟徽记在朝阳下交相辉映,舰尾"女皇号"三个鎏金大字熠熠生辉。

藤原樱身着白色镶金和服,外披秦式玄色战甲,腰间悬挂着童浩林亲赠的青铜短剑,英姿飒爽地走上主礼台。她抬手示意,礼乐声戛然而止,整个港口只剩下海浪拍岸的声音。"今日,是日本海军诞生之日!"她的声音通过墨家特制的扩音装置响彻云霄,"这两艘'女皇号'舰艇,不仅是钢铁与蒸汽的杰作,更是日本迈向海洋强国的起点!"

随着一声令下,红绸如流云般滑落,两艘排水量百吨的舰艇终于展露全貌。这是日本在大秦技术支持下自主建造的首批现代化舰艇,船体采用高强度合金钢,蒸汽机轰鸣声响彻天际。舰桥上,身着新式海军制服的佐藤手握望远镜,眼神中难掩激动——作为舰艇建造的总负责人,他太清楚这两艘舰艇背后的意义。

"女皇号"的设计融合了秦日两国智慧。舰体沿用大秦舰艇的流线型构造,以减少航行阻力;甲板上的火炮系统则改良自日本传统火器,配备了墨家研制的电磁瞄准器。船舱内,每个角落都体现着对细节的考究:榻榻米风格的军官休息室、秦式榫卯结构的储物舱,甚至连厨房都配备了能同时烹饪中日料理的"百味神机"。

在试航仪式上,两艘"女皇号"组成编队,在东京湾划出优雅的弧线。舰艇高速行驶时,尾部喷射出蓝色的蒸汽,在空中形成巨大的樱花图案。观礼台上,各国使节纷纷发出赞叹,英吉利海军上将忍不住低语:"没想到短短时日,日本竟能建造出这般精良的舰艇。"

更令人瞩目的是舰艇上的黑科技。每艘"女皇号"都配备了大秦提供的量子通讯设备,确保与陆地指挥中心的实时联络;舰底安装的声呐系统,能探测到千米之外的水下异动。最神秘的当属舰首的"玄鸟护盾"——墨家研制的能量防护装置,可抵御小型火炮攻击。

试航结束后,藤原樱登上"女皇一号",亲自为舰艇升起旗帜。当绣有樱花与玄鸟的海军旗在桅杆顶端猎猎飘扬时,全体船员行起标准的秦式军礼。"从今日起,你们不仅是日本的海军,更是守护这片海域的钢铁长城!"她的话语掷地有声,"但记住,强大的武力不是为了征服,而是为了守护和平。"

消息传回长安,童浩林在总统府的全息会议室中露出欣慰的笑容。他立即接通与藤原樱的量子通讯:"小樱,恭喜!这两艘舰艇虽排水量有限,却是日本海军的火种。"他调出大秦海军的发展历程,"当年大秦的第一艘战船,也不过数十吨,但如今..."画面切换到大秦的航空母舰战斗群,巨舰在海面上如移动的城市。

藤原樱笑着回应:"正是受陛下启发,我们将这两艘舰艇命名为'女皇号',既是致敬,也是激励。日本虽小,但志在星辰大海!"她随后展示了日本海军的十年规划,在全息地图上,未来的造船厂、海军基地如繁星般分布在日本列岛周围。

在"女皇号"服役后的三个月里,它们执行了多次重要任务:护送商船穿越台风海域、协助渔民对抗海盗,甚至参与了一次跨国救援行动。在一次遭遇强台风的航行中,"女皇二号"凭借先进的气象预警系统,成功避开十二级狂风,保护了整船人员的安全。这次经历让日本民众对海军的信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国际上,日本海军的崛起引发了各方关注。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发来贺电,并提议联合开展北极海域的科考行动;法兰西克海军部主动提出技术交流,希望借鉴"女皇号"的火炮改良经验。就连一首对日本持观望态度的荷兰,也派出使者,表达了合作建造商船的意愿。

随着"女皇号"的成功,日本国内掀起了"海洋热"。横滨的造船厂订单如雪片般飞来,新式舰艇的设计图纸堆满了佐藤的案头;东京大学开设了海军学院,第一批学员正夜以继日地学习大秦的海战理论。藤原樱在一次演讲中激情澎湃地说道:"大海曾是我们的边界,如今,它将是我们的未来!"

当夜幕降临,东京湾的海面上,两艘"女皇号"开启了航行灯,灯光在波浪中摇曳,宛如两颗璀璨的明珠。舰上的海军士兵们哼着新编的军歌,他们知道,自己正书写着日本历史的新篇章——在玄鸟的庇佑下,向着更辽阔的海洋,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