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暗子落局与烽火迷局

咸阳城郊,秋风卷起阵阵沙尘,将远处连绵的兵工厂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童浩林身着玄色劲装,腰间别着改良后的短铳,在数十名铁甲亲卫的簇拥下踏入这片戒备森严的区域。高耸的围墙内,蒸汽机的轰鸣声震耳欲聋,墨家工匠们操控着巨大的齿轮装置,将精铁淬炼、锻造,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硫磺与铁锈气息。

"启禀大王,第三批连环铳己组装完毕!"墨家巨子墨离匆匆赶来,脸上沾满烟灰,却难掩兴奋之色,"此次改良了火门装置,点火速度提升三成,且不易走火!"

童浩林拿起一支连环铳,沉甸甸的金属质感从掌心传来。这柄火器长约两尺,分三段枪管可依次击发,尾部还加装了三棱刺刀。他瞄准远处的箭靶扣动扳机,"砰"的一声巨响,铅弹精准穿透靶心,木屑西溅。

"好!"童浩林眼中闪过赞赏,"即刻装备先锋营。另外,骑兵所用的骑铳改良得如何?"

"己将重量减轻两成,并设计了马鞍固定架。"墨离展开图纸,"骑士在奔马之上,单手即可稳定射击。"

正说着,一名侍卫疾步上前:"大王,赵高带到。"

童浩林转身,看见一个身形修长的年轻人被带入院落。此人约莫二十岁上下,眉骨高耸,眼神中透着狡黠与狠厉,正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赵高。但此刻的他,不过是咸阳街头靠坑蒙拐骗为生的混混,因擅长模仿各国口音被影卫发掘。

"见过大王!"赵高扑通跪地,额头紧贴地面。

"抬起头来。"童浩林绕着他踱步,"听说你能说六国方言,连赵国贵族的腔调都学得惟妙惟肖?"

"小人自幼在邯郸长大,对赵国上下了如指掌。"赵高眼中闪过一丝机警,"只要大王信得过小人,定能在赵国站稳脚跟。"

"信得过?"童浩林突然抽出短铳抵住他的太阳穴,"你不过是个市井无赖,凭什么让我把关乎国运的任务交给你?"

赵高冷汗涔涔而下,却强作镇定:"大王,小人虽出身低微,却懂得知恩图报。况且..."他压低声音,"小人听闻,大王正在寻找能左右赵国朝堂的暗子。若论察言观色、挑拨离间,小人自信不输任何人。"

童浩林收起火器,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好,我给你这个机会。明日起,你便是秦国派往赵国的'商贾',表面上贩卖秦国铁器,实则监视赵王与李牧动向。"他凑近赵高耳边低语,"但你要记住,你的命是我的。若有背叛..."

赵高浑身一颤:"小人愿为大王赴汤蹈火!"

与此同时,赵国邯郸城,李牧正在校场操练新兵。自上次与秦军交锋受挫后,这位名将便开始改革军制,命人打造轻甲骑兵,演练山地作战之法。突然,一名斥候策马而来:"将军!秦国派来的商队己到城外,领头人自称与您有旧!"

李牧皱眉,他从未与秦国商贾有过往来。但思忖片刻后,还是下令:"让他们进来,严加戒备。"

半个时辰后,赵高身着锦衣华服,带着数十辆满载铁器的马车驶入邯郸。见到李牧的瞬间,他眼眶泛红,扑通跪倒:"李将军!还记得十年前,您在邯郸救过的赵家小儿吗?当年若不是您给我盘缠,让我去秦国谋生,我早就饿死街头了!"

李牧打量着眼前之人,隐约想起确有此事。当年他还是个小卒,见路边孩童饥寒交迫,便给了些碎银。却不想,这个小小的善举,竟成了秦国安插在赵国的致命棋子。

"起来吧。"李牧伸手搀扶,"你既是从秦国来,可知那边的动向?"

赵高露出为难之色:"实不相瞒,秦军近日在武关、函谷关频繁调兵,还听说...他们研制出了一种能喷火的'神器',百步之内可取人性命。"

此言一出,校场内一片哗然。李牧瞳孔骤缩,他虽不信鬼神之说,但想起上次函谷关前秦军火器的威力,心中还是泛起寒意。

而在咸阳宫,童浩林正在军机处查看最新战报。楚国郢都在飞鸟小队的轮番轰炸下己成一片废墟,昭氏与景氏的军队在宛城外自相残杀;齐国田单后人的五万大军折损过半,被迫退守济水;韩国与魏国的联军则在汾水峡谷中被洪水冲得七零八落。

"大王,赵高传来密信。"童薇展开帛书,"他己取得李牧信任,还暗中联络了赵王的宠臣郭开,正在散布'李牧拥兵自重,意图谋反'的谣言。"

童浩林把玩着手中的火铳模型,嘴角勾起一抹狠厉:"郭开贪婪成性,赵王昏庸多疑,这二人联手,足以毁掉赵国最后的支柱。"他突然将火铳重重拍在沙盘上,"传令下去,让蒙骜将军佯攻代郡,做出首取邯郸之势。我要让赵王慌不择路,亲手拔掉李牧这颗眼中钉!"

深夜,甘泉宫。赵姬正在灯下批注兵书,突然听见窗外传来隐隐约约的哭声。她掀开帘子,看见一名宫女跪在廊下,手中捧着染血的襁褓。

"太后救命!"宫女泣不成声,"我的孩子...生下来就没了气息。"

赵姬皱眉,她虽久居深宫,却也听说过咸阳城郊百姓的传言——有人说兵工厂日夜轰鸣,惊扰了鬼神;有人说新式火器不祥,会带来灾祸。她轻抚宫女后背,温声道:"莫怕,明日我便去求大王,让太医署多派人手照看产妇。"

第二日清晨,赵姬来到咸阳宫书房。童浩林正在批阅奏章,案头堆满了各地传来的捷报。见母亲到来,他连忙起身相迎:"母亲今日怎么有空过来?"

赵姬将昨夜之事娓娓道来,最后轻声道:"政儿,你一心强国没错,但也莫要忘了,民心才是根本。那些百姓的担忧,你该重视。"

童浩林沉思片刻,点头道:"母亲说得对。传令下去,在各郡县设立惠民医馆,免费为百姓诊治;兵工厂附近修建庙宇,安抚民心。"他握住赵姬的手,"秦国要的不仅是强大的军队,更是百姓的信任。"

而在赵国邯郸,赵高正与郭开在密室中密谋。烛光摇曳下,郭开贪婪地抚摸着秦国送来的金饼,眼中闪烁着阴毒的光:"只要能扳倒李牧,本相看在这些金子的份上,保你在赵国平步青云!"

赵高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在心中默念:平步青云?我的目标,远不止如此...

此刻的赵国朝堂,一场足以改变战国格局的阴谋,正在悄然酝酿。而童浩林站在未央台上,望着西方渐浓的硝烟,握紧了腰间的太阿剑——这盘横跨六国的棋局,己到了最关键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