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舆论之战:匿名文章引发的震动

深秋的巴黎,油墨味混着烤栗子的香气弥漫在街头巷尾。拿破仑·波拿巴蜷缩在《人民之声》报社的阁楼里,羽毛笔尖悬在羊皮纸上,烛火将他的影子投射在斑驳的墙面上,宛如振翅欲飞的鸦影。黑羽社截获的最新情报显示,王室正秘密雇佣文人撰写文章,企图将革命派描绘成暴徒,他必须抢先一步发动舆论反击。

"波拿巴先生,排版的油墨不够了。"印刷工老皮埃尔推开门,带着歉意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拿破仑头也不抬,伸手从怀中掏出一枚银币:"去黑市买,就说是黑羽社的任务。"银币上共济会的标记在烛光下一闪而过,老皮埃尔立刻会意,匆匆消失在夜色中。

羊皮纸上,文章标题《是谁在让法兰西流血?》己初具雏形。拿破仑的笔尖在纸上疾走,将王室克扣军饷、挪用救灾款的证据一一罗列,甚至附上了他亲自绘制的财政数据对比图表。当写到"贵族的宴会开销,足够养活十万饥民"时,窗外突然传来尖锐的哨声——那是黑羽社遇袭的警报。

他迅速将文稿塞进地板暗格,抓起佩剑冲出门。街道上,一群戴着白蔷薇臂章的暴徒正在袭击报童,夏尔伯爵骑着高头大马立在街角,嘴角挂着阴冷的笑意:"听说有只聒噪的乌鸦在散播谣言?"

拿破仑挥剑挡开袭来的棍棒,高声喊道:"你们保护的蛀虫,正把国家推向深渊!"混战中,他瞥见让娜混在人群里投掷烟雾弹,拉纳则带领援军从巷口包抄。当暴徒们落荒而逃时,夏尔的剑尖擦着他的脸颊划过,在皮肤上留下一道血痕。

"下次就没这么好运了,科西嘉杂种。"夏尔勒住缰绳,调转马头消失在浓雾中。

黎明时分,第一份印着匿名文章的报纸出现在巴黎街头。民众聚集在路灯下,争相阅读那些触目惊心的真相。当看到王室用黄金马车运送奢侈品,却拒绝拨款修缮堤坝导致洪灾的段落时,人群中爆发出愤怒的吼声。更具冲击力的是文中提出的"全民监督财政"构想,让普通市民也能参与国家事务管理。

王室的反击来得很快。官方报纸《箴言报》连续三天刊登文章,称匿名作者是"科西嘉间谍",企图分裂国家。夏尔伯爵甚至在贵族沙龙中展示伪造的信件,污蔑黑羽社接受外国资助。但这些指控反而激起了民众的好奇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问:"为什么不敢公布证据?"

拿破仑意识到,必须主动出击。他说服黑羽社成员,在巴黎二十个区同时举办"真相集会"。让娜伪装成卖花女,将隐藏微型演讲稿的玫瑰分发给支持者;拉纳则带领武装护卫维持秩序。当拿破仑登上临时搭建的讲台时,台下聚集的人群己超过万人。

"他们说我是间谍,那我问你们——"他举起从王室仓库偷出的发霉军粮,"是谁让前线士兵吃着这样的食物?"他展开财政报表,"是谁把本该用于医院的钱,花在装饰宫殿喷泉上?"说到激动处,他扯开衣领,露出因营养不良导致的锁骨凸起:"我来自科西嘉,但我流着法兰西的血!"

这番演讲被速记员记录下来,连夜排版印刷。当最新一期《人民之声》上市时,报社门口排起了长队。更令人振奋的是,外省城市开始效仿巴黎举办集会,革命的火种借着文字的力量,迅速蔓延至整个法兰西。

然而,危险也在逼近。一天深夜,约瑟芬神色慌张地敲响拿破仑的房门:"王室成立了特别调查委员会,目标首指匿名文章的作者。夏尔伯爵发誓,要在一周内将你送上断头台。"

拿破仑却镇定地取出藏好的备用文稿,上面新增了一章《论新闻自由》:"告诉他们,文字的力量,远比刀剑更锋利。"他望向窗外渐亮的天空,巴黎圣母院的钟声传来,"这场舆论之战,我们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