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祁同伟的施压,孙连城深知正面抗衡绝非明智之举,必须另辟蹊径。他决定从侧面迂回,深入挖掘与大风厂事件相关的线索,力求在不引起祁同伟等人过多警觉的情况下,继续推进调查。
孙连城将目光投向了大风厂的资金流向。他安排专业的财务人员,对大风厂近年来的账目进行详细梳理,重点关注与山水集团以及涉及“过桥贷款”相关的资金往来。同时,让工作人员调查提供“过桥贷款”的银行,试图从金融层面撕开一道突破口。
经过数日紧张的工作,财务人员终于有了重大发现。他们在大风厂的账目中,找到了一笔数额巨大的资金流向一家看似毫不相关的空壳公司。进一步调查发现,这家空壳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正是之前与蔡成功接触的那个山水集团姓马的人。这一发现让孙连城意识到,这个空壳公司很可能是山水集团用来转移资金、操纵大风厂股权的关键环节。
孙连城立刻安排人员对这家空壳公司展开全面调查,从公司注册信息、股东背景到日常业务往来,事无巨细。然而,调查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这家空壳公司的运作极为隐秘,许多资料都经过精心伪造,试图掩盖其真实目的。
就在调查陷入僵局时,光明区公安局传来消息,他们通过不懈努力,终于锁定了偷走工商局档案室资料的两名嫌疑人身份。这两人都是有前科的社会闲散人员,背后极有可能受人指使。警方顺藤摸瓜,发现他们与山水集团的一名中层管理人员有密切联系。虽然暂时无法首接证明是山水集团指使他们偷走资料,但这条线索无疑为案件调查增添了重要砝码。
孙连城决定趁热打铁,他一方面让公安局加大对这两名嫌疑人的审讯力度,争取撬开他们的嘴,获取更多幕后信息;另一方面,继续深入调查空壳公司。他知道,只要能证明山水集团通过空壳公司进行非法资金运作,就能有力地打击他们在大风厂事件中的违规行为。
然而,祁同伟似乎察觉到了孙连城的行动。他再次通过各种渠道向光明区施压,甚至暗示孙连城,如果他继续一意孤行,将会面临严重后果。孙连城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他没有丝毫退缩之意。
为了应对祁同伟的压力,孙连城决定主动出击,争取更多支持。他再次整理了目前所掌握的证据,包括大风厂资金流向空壳公司、嫌疑人与山水集团的关联等,向李达康做了详细汇报。
李达康听完孙连城的汇报后,脸色十分凝重。“孙连城,你做得很好。看来这件事背后的水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深。祁同伟这么急于阻挠调查,说明他们心里有鬼。你继续调查,我会在上面为你争取支持,让祁同伟不能再随意干涉你的工作。”李达康坚定地说道。
得到李达康的支持,孙连城心中底气大增。他回到光明区,立刻召开紧急会议,对下一步调查工作进行部署。
“同志们,现在我们己经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但敌人也开始疯狂反扑。我们不能退缩,要继续深挖线索。公安局这边,一定要加大审讯力度,从嫌疑人身上打开突破口。财务和工商部门,要集中精力调查空壳公司,务必找出他们非法运作的铁证。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揭开大风厂事件背后的真相。”孙连城慷慨激昂地说道。
在孙连城的鼓舞下,各部门工作人员士气大振,纷纷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孙连城深知,接下来的调查工作将会更加艰难,但他坚信,在李达康的支持下,他们一定能够冲破重重阻碍,让大风厂事件大白于天下,给光明区的百姓一个交代,同时也为自己在汉东官场赢得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