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孙连城提出成立规划推进小组后,市委常委会议暂时达成了表面上的共识。然而,会议结束后,孙连城却丝毫不敢放松警惕,他深知这场围绕产业平衡发展规划的斗争才刚刚拉开帷幕,接下来的推进之路必定危机西伏。
规划推进小组很快组建完成,成员涵盖了发改委、经信委、科技局、财政局等多个关键部门的负责人。孙连城作为组长,立即组织召开了第一次小组会议。会议室内,气氛严肃而紧张,小组成员们各自怀揣着不同的心思。
孙连城率先发言:“各位同志,产业平衡发展规划关乎京州市的未来,我们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今天召集大家,就是要共同商讨如何细化规划细节,确保各项措施能够顺利落地实施。我们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希望大家都能积极建言献策。”
发改委主任赵刚首先说道:“孙副书记,关于专项引导基金,目前最大的难题是资金的筹集。虽然我们可以争取省里的支持,但主要部分还是得依靠京州市自身的财政投入和社会资本引入。然而,目前财政状况紧张,社会资本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信心不足,这是我们面临的两大障碍。”
经信委主任李华也点头附和:“赵主任说得对。而且在产业对接方面,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企业之间的观念差异较大。传统产业企业大多较为保守,对新技术、新模式的接受度不高;新兴产业企业则担心与传统产业合作会影响自身发展速度,如何协调双方的利益诉求和观念差异,是产业对接平台面临的关键问题。”
科技局局长陈峰接着说:“还有人才政策方面,京州市虽然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但周边城市也在大力吸引人才,我们的竞争力还不够突出。特别是在高端人才的引进上,难度较大。”
面对小组成员们提出的种种问题,孙连城陷入了沉思。他深知,这些问题如同一个个拦路虎,横亘在规划推进的道路上,必须逐一解决。
沉思片刻后,孙连城说道:“针对专项引导基金的资金筹集问题,财政部门要重新梳理京州市的财政预算,在合理范围内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投入。同时,我们要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可以考虑设立风险补偿机制,降低社会资本投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风险。”
“在产业对接方面,经信委要发挥主导作用,深入企业调研,了解双方的真实需求和顾虑。组织开展产业对接洽谈会、技术交流会等活动,增进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企业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同时,制定合理的产业对接合作指南,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合作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对于人才政策,科技局要与教育部门联合,加强京州市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根据产业需求调整学科设置,培养本土急需的专业人才。同时,进一步优化高端人才的引进政策,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待遇和发展空间,比如建设人才公寓、给予科研启动资金等。”
小组成员们纷纷点头,表示认可孙连城提出的解决方案。然而,孙连城心里清楚,这些方案的实施并非易事,每一项都可能面临来自各方的阻力。
果然,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各种问题接踵而至。财政部门在调整预算时,遭到了一些保守派官员的反对,他们担心此举会影响其他民生项目的投入,在市委内部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而在吸引社会资本方面,一些与传统产业利益相关的企业主暗中散布谣言,抹黑产业平衡发展规划,导致社会资本对投资持观望态度。
在产业对接活动中,虽然经信委组织了多场洽谈会,但部分传统产业企业依然消极对待,甚至故意刁难新兴产业企业,使得合作难以达成。人才政策方面,高校在调整学科设置时,受到了一些传统学科教授的抵制,他们担心自身利益受损,给人才培养工作带来了阻碍。
面对这重重困难,孙连城没有退缩。他一方面在市委内部积极沟通协调,争取更多官员对规划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加大对产业平衡发展规划的宣传力度,通过媒体、企业宣讲等多种方式,向社会各界阐明规划的重要意义和美好前景,消除误解和谣言。同时,对那些故意阻碍规划实施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以维护规划推进的正常秩序。
在这危机西伏的推进之路上,孙连城犹如一名勇敢的战士,披荆斩棘,努力为京州市的产业平衡发展规划开辟出一条可行的道路。他深知,自己不能有丝毫懈怠,因为京州市的未来,正系于这艰难前行的规划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