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孙连城努力协调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利益相关方的矛盾,京州市委内部围绕产业平衡发展规划的斗争却悄然升温。这场斗争,不再仅仅局限于理念和利益层面,而是逐渐演变成一场权力与政治立场的博弈。
在一次市委常委会议上,矛盾彻底爆发。一首以来对规划持保留态度的部分常委,在一些利益集团的暗中推动下,开始对孙连城的规划发起全面质疑。
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正雄率先发难:“孙副书记,你这产业平衡发展规划听起来美好,但实际操作难度极大。我们京州市当前面临的问题错综复杂,财政资源有限,同时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会不会导致资源分散,最后两边都搞不好?”
孙连城平静地回应:“刘书记,经过前期深入调研,我们制定的规划是基于京州实际情况的。虽然资源有限,但通过合理调配和优化配置,完全可以实现两者协同发展。专项引导基金、产业对接平台等举措,就是为了避免资源分散,提高利用效率。”
然而,刘正雄并不打算轻易罢休:“孙副书记,话虽如此,但规划中很多细节还不明确。比如,专项引导基金的具体来源和分配方式,产业对接平台由谁主导、如何运营,这些关键问题都没有清晰的方案。在这种情况下,就匆忙推进规划,是不是过于草率了?”
孙连城正要再次解释,一首与刘正雄关系密切的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强也加入进来:“是啊,孙副书记。而且这个规划涉及众多部门,各部门之间如何协调配合,目前也没有明确的机制。这很可能导致在实施过程中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影响工作效率。”
李达康见状,忍不住开口:“两位同志,连城同志的规划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虽然有些细节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但大方向是正确的。我们不能因为一点困难就畏缩不前,京州市的发展等不起。”
陈宇也点头表示赞同:“李书记说得对,我们应该以京州的长远利益为重,积极支持规划的推进。在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再逐步解决。”
但刘正雄和王强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双方各执一词,争论陷入僵局。
孙连城深知,这背后是各方利益集团在市委内部寻找代言人,试图影响规划走向。他深吸一口气,说道:“各位常委,我理解大家的担忧。这样,我们成立一个专门的规划推进小组,由我担任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小组负责进一步细化规划细节,明确资源分配、部门职责和协调机制等关键问题。同时,定期向市委常委会汇报进展,接受大家的监督。这样既能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又能让大家清楚了解工作动态,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李达康点头表示认可:“连城同志这个提议不错,既能解决实际问题,又能增强大家对规划的信心。我看就这么办。”
尽管孙连城提出的方案暂时缓解了会议的紧张气氛,但他心里明白,这场市委内部的斗争只是刚刚开始。刘正雄和王强背后的势力不会轻易放弃,在后续规划推进过程中,还会有更多的挑战和阻力等待着他。但孙连城己经下定决心,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都要坚定不移地推动产业平衡发展规划,为京州市的未来开辟一条光明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