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常委会上的分歧

宏盛公司腐败案的后续影响还在持续发酵,京州市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而此时,一场围绕京州市未来发展方向的激烈争论,在市委常委会上拉开了帷幕,将李达康书记与市长陈宇之间潜在的不和彻底摆在了台面上。

会议室内气氛凝重,孙连城坐在一旁,敏锐地察觉到了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气息。会议一开始,陈宇率先发言,他面色严肃,手上拿着一份文件说道:“各位常委,鉴于宏盛公司案件对我市经济造成的冲击,特别是传统产业受到的连带影响,我认为我们目前的首要任务是稳住传统产业。传统产业是我市经济的基石,解决当前就业和财政收入的关键。我提议,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扶持力度,给予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帮助它们度过难关。同时,放缓新兴产业的发展步伐,集中资源解决眼前的困境。”

陈宇的话音刚落,李达康的眉头便紧紧皱了起来。他双手撑在桌上,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坚定地回应道:“陈市长,你的想法短视且片面。传统产业固然重要,但它们大多面临着高污染、高能耗以及产业升级困难的问题。如果我们一味地加大扶持,只是在延缓它们的衰落,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京州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新兴产业才是未来的方向,是提升我市竞争力的关键。我们不仅不能放缓,反而要加大投入。”

陈宇显然对李达康的反驳早有准备,他微微提高音量,据理力争:“李书记,新兴产业发展周期长、风险大。现在京州经济己经遭受重创,我们经不起再折腾了。传统产业能够在短期内稳定经济局势,等经济形势好转,我们再发展新兴产业也不迟。”

李达康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满,他加重了语气说道:“等经济形势好转?等到那时,周边城市都己经在新兴产业领域抢占了先机,我们再想追赶就难了。京州不能总是跟在别人后面走,必须要有前瞻性的战略眼光。而且,新兴产业的发展并非一定会冲击传统产业,我们可以通过产业融合的方式,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常委们在一旁静静地听着,气氛越发紧张。孙连城深知,此时自己必须站出来缓和局面,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他清了清嗓子,说道:“李书记、陈市长,我理解二位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京州的发展。我认为,我们不必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之间做非此即彼的选择。我们可以制定一个平衡发展的策略,在给予传统产业必要扶持,帮助它们解决眼前困难的同时,也持续推进新兴产业的布局。比如,对于一些有潜力进行转型升级的传统企业,我们可以引导它们与新兴产业相结合,利用新兴技术提升自身竞争力。这样既能稳定当前经济,又能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李达康和陈宇听了孙连城的话,都陷入了短暂的沉思。陈宇率先打破沉默,说道:“孙副书记的想法有一定道理,但具体实施起来难度不小。如何确定哪些传统企业有转型升级的潜力,又如何引导它们与新兴产业结合,这些都需要详细的规划和大量的工作。”

李达康也微微点头,说道:“虽然困难,但并非不可行。我们可以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由发改委、经信委等相关部门组成,深入调研,制定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在扶持传统产业的同时,也要把握好度,不能让它们形成依赖,阻碍产业升级的步伐。”

常委会最终在相对缓和的气氛中结束,但孙连城知道,李达康和陈宇之间的分歧并没有完全消除。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确保京州市的发展战略能够顺利实施,将是他面临的又一个重大挑战。而京州市的未来发展,也在这场争论中,面临着一个关键的抉择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