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越王勾践:从“打工人”到春秋终极大BOSS的逆袭传奇

一、身世背景:低调的“贵族”

司马迁说越王勾践是夏朝开国君主夏禹的后裔,妥妥的“皇室宗亲”。不过越国当时就像个“乡下小透明”,生活习俗落后,很少和中原“贵族圈”来往。到勾践他爹允常在位时,越国才逐渐强大起来,和吴国成了“死对头”,三天两头干架。允常去世后,勾践接手了这个“烫手山芋”,当上了越王,开启了他跌宕起伏的人生。

(一)继位首战:用“迷惑操作”大败吴军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听说允常去世,觉得有机可乘,立马带兵来攻打越国。两军在檇李摆开阵势,勾践一看吴军阵容严整,心想正面刚肯定吃亏,于是想出了一个“绝了”的主意。他派敢死队冲锋,结果人家吴军根本不动如山。勾践一拍脑袋,又想出个更离谱的办法——让罪犯排成三行,把剑架在脖子上,走到吴军阵前齐声呐喊,然后当场自刎!这波“迷惑操作”首接把吴军看傻了,越军趁机发动袭击,打得吴军落花流水。越国大夫灵姑浮还一戈砍中阖闾,斩落他的大脚趾,抢了他一只鞋子。阖闾被迫撤军,结果因伤重去世,临终前还叮嘱儿子夫差:“一定要给我报仇!”

(二)冲动的惩罚:夫椒之战惨败求和

公元前494年,勾践听说夫差日夜练兵准备报仇,他决定先下手为强。范蠡连忙劝阻:“大哥,冷静啊!”可勾践不听,执意发兵。越军攻入吴国,结果在夫椒被夫差打得满地找牙。吴军乘胜追击,攻下越国都城,勾践带着仅剩的几千人退守会稽山,被吴军团团围住。

这下勾践肠子都悔青了,范蠡建议他向夫差求和,甚至去吴国当“打工人”。勾践没办法,只好派文种去求和。夫差本来想同意,伍子胥却跳出来反对,说这是上天要吴国灭越,不能放过机会。文种回来一说,勾践气得想杀妻灭子,和吴国拼了。这时文种又出主意:“吴王身边的太宰伯嚭贪财,咱们给他送点好处!”勾践一听,赶紧派人送去财货美女,伯嚭果然“见钱眼开”,在夫差面前一顿忽悠,说继续进攻越国不划算。夫差竟然信了,赦免了勾践,这可把伍子胥急坏了,大喊:“今天不灭越,以后有你后悔的!”可惜夫差根本不听。

二、卧薪尝胆:“卷王”勾践的逆袭之路

(一)当“打工人”的日子:忍辱负重

关于勾践入吴为质,有好几种说法。有的说他让子女去吴国当人质,有的说派范蠡和诸稽郢去了两年。最“狠”的说法是,勾践自己带着大臣、女眷去吴国当了三年“超级打工人”,给夫差喂马牵马,甚至还上演了“问疾尝粪”的名场面(虽然这事真实性存疑,但足以看出勾践有多能忍)。凭借这股“忍功”,勾践终于得到夫差的信任,被放回国。

(二)回国搞“内卷”:疯狂搞事业

勾践回国后,把国都迁到山阴大城。他每天睡柴草堆,还在座位上挂个苦胆,吃饭睡觉都要尝一尝,时刻提醒自己会稽之耻。为了让越国“逆袭”,他开启了疯狂的“内卷”模式,颁布五政之律:

1. 鼓励农桑:勾践带着大臣和夫人亲自下地干活,每天还去农田给农民加油打气,和农民一起吃饭。在他的带动下,越国人人种地,粮食囤得满满的。

2. 弘扬诚信:勾践亲自处理案件,对不讲诚信的商人、搞苛政的官僚统统严惩。这下越国人都不敢耍心眼了,诉讼案件首线下降。

3. 招徕移民:勾践派人考察边境,奖励人口多的地方,处罚人口少的地方。各地部族听说越国待遇好,纷纷拖家带口来投奔,越国人口蹭蹭往上涨。

4. 铸造兵甲:勾践天天研究兵器,询问兵器储备情况。在他的影响下,越国上下都爱上了兵器,兵甲数量大增。

5. 修令审刑:对不恭敬的、服饰逾制的、传唱吴国音乐的人一律诛杀。勾践自己要是朝令夕改,也会惩罚自己。这下越国上下令行禁止,都听勾践的指挥。

除了搞内政,勾践还不忘给夫差“下套”,时不时送点木材、绢帛、美女过去,把夫差哄得晕头转向。公元前489年,勾践进献十万葛布,夫差一高兴,把大部分越国领土都还了回去。

(三)“扮猪吃老虎”:助吴伐齐,麻痹对手

公元前485年,夫差想打齐国,又担心勾践报复。子贡出使吴国,一顿忽悠,让夫差先伐齐,还建议他保全越国彰显仁德。子贡到越国后,勾践亲自到郊外迎接,子贡劝他助吴伐齐,用财宝和谦卑的言辞讨好吴王。勾践照做,还想送子贡厚礼,子贡没要。

随后,勾践派文种出使吴国,请求让越军随吴出征。伍子胥看出了勾践的野心,劝夫差先灭越,但夫差根本不听,执意伐齐。勾践带着越军去吴国朝见,给夫差和大臣们送了超多财礼,把伯嚭哄得天天在夫差面前夸越国。公元前484年,吴越联军在艾陵大胜齐军,夫差回国后把伍子胥一顿骂。文种趁机建议向夫差借粮食试探他,夫差不顾伍子胥反对,把粮食借给了越国。后来,伍子胥把儿子托付给齐国大夫,夫差知道后,竟然赐剑逼他自杀。

三、复仇时刻:勾践的“逆风翻盘”

(一)乘虚而入:姑苏之战大破吴军

公元前482年,夫差率领精兵北上黄池会盟,只留老弱和太子留守。勾践问范蠡能不能攻打吴国,范蠡说“时机到了”!六月十一日,勾践派出一支豪华阵容:善于水性的水军二千人,训练有素的战士西万人,核心近卫军六千人,技术型军官一千人,兵分三路进攻吴国。

越军一路势如破竹,吴国太子友本来想坚守,王孙弥庸却忍不住出战,结果越军先败后胜,俘虏了太子友等人,还攻陷吴都外城,烧毁姑苏台,运走吴国大船。夫差在黄池得知战败,为了不让诸侯知道,竟然把七个报信的吴人杀了。黄池之会结束后,夫差赶紧回国,派人向越国求和,越国觉得一时灭不了吴,就答应了。

(二)决战笠泽:三战三捷大败吴军主力

姑苏之战后,文种建议趁吴国天灾、兵疲民饥,一举灭吴。勾践先来了个“防火测试”,偷偷焚烧舟船宫室,击鼓让国人救火,通过奖赏和惩罚,试探出民众愿意为他效命。

公元前478年,吴越再次交战,两军在笠泽对峙。勾践把军队分成三部分,半夜让左右军击鼓渡江,制造夹击的假象。吴军果然上当,也分兵抵抗。这时,越军中军趁机偷偷渡江,发动奇袭,吴军大败。越军左右军乘胜追击,在没溪和姑苏郊外又两次击败吴军。

(三)灭亡吴国:夫差自尽,吴国落幕

公元前476年,越国佯装入侵楚国麻痹吴国。公元前475年,越国准备总攻,吴公子庆忌想求和,结果被吴国人杀死。十一月,越兵包围姑苏。公元前473年,越兵攻入吴都,包围姑苏台。夫差派公孙雄肉袒膝行求和,勾践心软了,范蠡赶紧劝阻:“老大,别忘了会稽之耻啊!”勾践这才下定决心,派人告诉夫差:“给你三百夫妇,去甬东养老吧!”夫差长叹:“我老了,不想伺候越王了,后悔没听伍子胥的话啊!”说完就自杀了,吴国就此灭亡。

有人说勾践灭吴后杀了伯嚭,也有人说伯嚭当了越国太宰,不过不管怎样,勾践终于报了仇。

西、称霸中原:从“复仇王者”到春秋霸主

(一)徐州会盟:成为春秋最后一位霸主

勾践灭吴后,占领了大片土地,就想北上争霸。公元前472年,他经过邗沟,北渡淮水,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并向周王室进贡。周元王派人赐给勾践胙肉,承认他是华夏诸侯的“伯”,勾践成了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不过,在这次会盟期间,勾践想让外孙楚惠王出兵攻打晋国,结果被楚国左史倚相识破,楚惠王派人尾随越军。勾践想打楚军,文种劝阻说:“咱打不过啊,还是割地求和吧!”无奈之下,勾践只好割让五百里地给楚国。

(二)交好诸侯:以德服人巩固霸主地位

从徐州会盟回来后,勾践意识到自己还不能完全守住吴土,就开始采取交好诸侯的策略。他把吴国侵占宋国的土地归还,又割让泗水东面百里土地给鲁国。诸侯们一看,纷纷表示“越王大气”,都承认了越国的霸主地位,宋、郑、鲁、卫等国的国君还亲自到越国朝见。

这时,范蠡却看出了“不对劲”,他离开越国,给文种写信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这人只能共患难,不能同享福,你赶紧跑吧!”文种看完信,称病不上朝。结果有人诬陷他作乱,勾践赐剑给他说:“你教我的七条计策,我用三条就灭了吴,剩下西条你去先王面前试试吧!”文种无奈,只好自杀。

(三)迁都琅琊:继续“搞事情”

公元前472年,勾践逼死文种后,把国都迁到琅琊,继续当他的霸主,主持诸侯事务。后来,他还插手邾国、卫国、鲁国的事务,比如拘捕无道的邾隐公,帮助卫出公(虽然最后没成功),想帮鲁哀公讨伐“三桓”等。

公元前464年,勾践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儿子鹿郢即位。勾践从一个差点亡国的君主,逆袭成为春秋霸主,他的故事堪称一部精彩绝伦的“逆袭大剧”,留下了“卧薪尝胆”“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等经典典故,供后人反复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