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雾锁重楼时的茶烟暖
凌晨五点的沈宅,宛如一幅被晕染在温牛奶里的古老画卷。浓稠的雾气将整座宅子温柔包裹,连平日里棱角分明的雕花栏杆,此刻都被蒙上了一层朦胧的纱。
苏晨是被落地窗外梧桐叶上滴落的雨滴惊醒的。嗒嗒的雨声,像是谁在玻璃上轻轻弹奏着一首不成调的曲子,细碎的水珠顺着玻璃蜿蜒而下,在窗面上勾勒出无数银亮的星点。昨夜,她为了修改方案,不知不觉就在客房的天鹅绒沙发上沉沉睡去。身上盖着的羊绒毯,还残留着淡淡的雪松香——那熟悉的气息,正是沈思辰常用的香氛味道。她下意识地动了动手指,指尖触到腕间微凉的金属质感,外婆留下的芯片胸针正紧紧贴着皮肤,随着她的心跳,一下又一下,轻轻起伏,仿佛外婆温柔的叮嘱,从未远去。
整座宅子里静谧得可怕,安静到她甚至能清晰地听见走廊尽头老式座钟那规律的摆锤声。每一次“咔哒”,都像是在时空的长河里凿开一道细缝,将时间的流逝具象化。苏晨刚撑起身子,还未完全从睡梦中清醒过来,就听见门外传来极轻的脚步声。那声音不同于佣人惯常的皮鞋与地面碰撞的声响,而是布料轻轻摩擦地毯发出的窸窣声。她下意识地屏住呼吸,目光紧紧盯着雕花木门。只见那扇门被缓缓推开一条缝,沈思辰的侧脸在雾蒙蒙的光线中若隐若现。
他身着深灰色家居服,领口随意地松着两颗纽扣,露出锁骨下方一颗浅褐色的小痣。晨雾如同调皮的精灵,从他身后涌进房间,为那截的皮肤蒙上了一层珍珠般柔和的光晕。这一刻,苏晨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第一次在燎原科技发布会见到他的场景。那时的他,站在璀璨的聚光灯下,星轨徽章在西装翻领上闪烁着冷冽的光芒,周身散发着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气场,如同遥远而神秘的脉冲星,稳定、强大,却让人不敢轻易靠近。
“醒了?”沈思辰轻声开口,推开门走了进来。他手中的银质托盘上,放着两只白瓷茶杯,袅袅热气裹挟着清甜的桃香瞬间弥漫开来。苏晨的指尖刚碰到杯壁,便猛地一颤——这熟悉的味道,正是外婆最爱的白桃乌龙。更令她惊讶的是,水温恰好是外婆泡茶时最讲究的85度,甚至连杯口描金的缠枝莲纹,都和外婆书房里那套珍藏多年的茶具分毫不差。
“沈总亲自做管家?”为了掩饰内心的震惊与悸动,苏晨故意扯了扯身上皱巴巴的衬衫下摆,语气中带着一丝调侃。然而,她的目光却不受控制地落在沈思辰端托盘的手上。他的手,指节分明,虎口处有一层薄薄的茧,右手中指靠近指甲的地方,有道浅淡的疤,在晨雾的笼罩下泛着淡淡的粉色,仿佛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沈思辰将茶杯轻轻放在床头柜上,视线不经意间掠过苏晨的左手腕。那里,一道淡青色的纹身若隐若现,那是简化的电路图,此刻正被羊绒毯的边缘半遮半掩。“昨天在实验室又被静电打了?”他忽然蹲下身,动作轻柔地替她捡起滑落的毯子,指尖不经意间擦过她纹身的边缘。苏晨像是被电流击中一般,迅速缩回手。就在这时,她听见沈思辰轻笑一声,那声音带着几分温柔与宠溺:“小时候你外婆给你画这个的时候,你也这么躲。”
她猛地抬头看向他,眼神中满是惊讶与疑惑。晨雾在他发梢凝结成细小的水珠,额前的碎发微微,左眉尾那颗“星辰痣”在朦胧的光线下格外清晰。记忆深处,似乎有什么沉睡己久的东西,正在破土而出——十二岁那年,在沈宅的天文台,那个穿着背带裤的男孩,蹲在地上专注地拆解望远镜,额角沾着机油,当他抬头看向她时,眉尾不也有颗这样的小痣吗?
(二)墨痕里的童年星图
餐厅的彩绘玻璃将晨雾过滤成了温暖的金色,洒在餐桌上,为整个空间增添了一丝梦幻的色彩。长桌上,铺着绣着精美星轨图案的桌布,银质餐具在晨光的照耀下,泛着柔和而优雅的光芒。
苏晨坐在餐桌前,用银叉轻轻戳破溏心蛋,看着金黄的蛋黄如同融化的银河般缓缓流淌出来。就在这时,她听到对面的沈思辰突然开口:“书房第三格书架,《生命算法》手稿的第73页,有你外婆当年洒的咖啡渍。”
她拿面包的手瞬间顿在半空,心脏也猛地漏跳一拍。那页手稿,她曾临摹过无数次,外婆用红笔在边角精心画着脉冲星模型,中间有一块不规则的咖啡渍,形状像极了船底座星云。从小,她就听外婆说起过,那是1998年在沈宅改稿时,不小心被一个冒冒失失闯进来的小捣蛋鬼撞翻了咖啡杯留下的痕迹。
“你怎么知道...”苏晨的声音有些发涩,带着难以掩饰的震惊与好奇。沈思辰则不慌不忙地用刀叉切着牛排,动作优雅得仿佛不是在切割食物,而是在绘制一幅精美的星图。“那年我十岁,”他头也没抬,继续说道,“躲在书架后面偷偷看你外婆画图,她当时骂我‘毛手毛脚’,但还是用纸巾巧妙地把咖啡渍描成了脉冲星的样子。”
上午,沈思辰前往公司后,苏晨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悄悄溜进了书房。一踏入书房,暗木书架上摆满的天文古籍和技术手稿便映入眼帘,空气中弥漫着旧纸张特有的气息与雪松香混合的味道,令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神秘与智慧的世界。她在第三格书架上,找到了那本心心念念的《生命算法》。牛皮封面己经泛黄,尽显岁月的痕迹,扉页上,是外婆熟悉的钢笔字迹:“赠沈老:星尘计划,生命如星轨永恒。”
翻开第73页,除了那片熟悉的咖啡渍,旁边果然有一行极小的字迹,是外婆独有的笔锋:“思辰这孩子,总把参宿七当眼睛,说最亮的星该长在眉梢。”苏晨的指尖轻轻抚过“参宿七”三个字,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沈思辰左眉尾的那颗痣。是啊,猎户座最亮的蓝超巨星,可不就该落在那样的位置吗?就像一颗不小心遗落人间的星辰,独一无二,熠熠生辉。
就在这时,楼下忽然传来说话声。苏晨蹑手蹑脚地走到二楼栏杆处,向下张望,看见沈思辰正站在玄关,与一个身穿白大褂的男人交谈。那人手里捧着个丝绒盒子,苏晨一眼就认出,那是竞远科技最新发布的G - 237基板仿制品。然而,此刻她的目光却无法从沈思辰的右手上移开——他接过盒子时,指节上的旧疤在雾气中泛白,那道疤痕的形状,竟和她腕上的电路图纹身惊人地重合。
记忆的碎片如潮水般涌来,瞬间变得清晰起来:十二岁那年的天文台,那个男孩举着半块望远镜棱镜,专注地研究着,却不料支架突然松动砸下。她慌忙用外婆的英雄钢笔,在他伤口上画了个歪歪扭扭的电路图,还故作镇定地说“这样就不会留疤了”。那时的他,疼得龇牙咧嘴,却还强笑着对她说:“苏晨,你画的是脉冲星接收模块吧?”
(三)奶泡与旧时光的共振
傍晚时分,缠绵了一整天的雨终于停了。夕阳的余晖透过云层,洒下最后一抹温柔的光芒,为整个世界镀上了一层金色的纱。
苏晨在厨房研究那台复古咖啡机,蒸汽氤氲中,她穿着沈思辰找给她的备用围裙,上面印着小小的火箭图案,显然是他少年时的物件。围裙上沾着一些咖啡粉,星星点点的,像不小心撒落的星子。她正对着奶泡器发愁,努力想要打出完美的奶泡,身后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
“需要帮忙吗,苏博士?”沈思辰倚在门框上,手中转着那枚标志性的星轨徽章。他刚从公司回来,西装外套随意地搭在臂弯里,领带松了两颗扣,眼底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灯光柔和地落在他身上,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恰好笼罩住她正在操作的咖啡机。
“会煮‘银河拿铁’吗?”他走近一步,温热的气息带着雨后泥土的清新味道,“奶泡要打成猎户座的形状,腰带的三颗星不能歪。”苏晨白了他一眼,嘴上虽然没说什么,心里却暗暗较劲,在打奶泡时偷偷用勺子仔细勾勒猎户座的轮廓。她记得外婆说过,猎户座是夜空中最容易辨认的星座,就像人生的路标,指引着人们前行的方向。
当她把咖啡递过去时,手却不小心一抖,深棕色的液体溅在了他的袖口。“对不起!”她慌忙抽纸巾去擦,指尖不经意间触到他腕骨处的薄茧——那是常年转动星轨徽章留下的印记,承载着他不为人知的过往。沈思辰却并不介意,只是低头看着她手忙脚乱的样子,忽然轻笑出声。
“十二岁那年,”他的声音忽然低了下来,带着一种奇特的磁性,仿佛能将人带入那段久远的时光,“你外婆带你来沈宅,你蹲在天文台的地板上画电路图,用的是她的英雄钢笔。”他抬起右手,指节上的旧疤在灯光下泛着淡粉色,格外醒目,“我当时想拆爷爷的古董射电望远镜,装一个脉冲星信号接收器,结果支架砸下来,划到了手。”
苏晨的动作猛地顿住,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她缓缓抬起头,撞进他深褐色的眼眸里,那里映着厨房温暖的灯光,像盛着整个银河系的星光,璀璨而迷人。“你拿钢笔在我伤口上画创可贴,”沈思辰的嘴角扬起一抹温柔的笑意,那笑容里满是怀念与眷恋,“画的就是你现在手腕上的这个图案,说‘这样伤口就会像电路一样完美愈合’。”
记忆的闸门轰然打开。那个穿着背带裤的男孩,额角沾着机油,手里攥着半块棱镜,蹲在天文台的铜质地板上,抬头望向她时,眼中满是好奇与信任。她当时确实用外婆的钢笔,在他流血的指节上画了个简化的电路图,紧张得声音都在发抖,而他却笑得像捡到了最珍贵的宝藏,仿佛那小小的伤口,因为她的涂鸦而变得不再疼痛。原来,那个记忆深处的男孩,真的就是眼前的他。
(西)月光下的星轨密码
夜深了,月亮悄悄升过沈宅的尖顶,洒下清冷而温柔的光芒,将整个宅子笼罩在一片银色的轻纱之中。
苏晨端着两杯热可可,轻轻走到露台。远远地,她看见沈思辰正靠在栏杆上,手中拿着一台小型天文终端,目光专注地望向夜空。晚风吹起他的发丝,星轨徽章在领口若隐若现,闪烁着神秘的光芒。“在看什么?”她轻声问道,将一杯可可递过去,指尖不经意间触到他微凉的手背,那一瞬间,仿佛有一股电流在两人之间传递。
“看你外婆命名的那颗小行星。”沈思辰指向东南方的天空,那里,一颗不起眼的星星正在闪烁,“沈氏元老会早年送给她的,轨道参数...和你胸针里的心率频谱有微妙的共振。”苏晨低头,芯片胸针在月光下泛着幽蓝的光,那是外婆最后三个月的心跳记录,承载着她对外婆深深的思念。她忽然想起三天前的暴雨夜,沈思辰俯身替她拾胸针时,星轨徽章的冷光与胸针的微光在车窗上重叠,形成了一个“星轨包裹芯片”的奇妙图案,原来,从那时起,命运的丝线就己经将他们紧紧缠绕在一起。
“其实那年我拆望远镜,”沈思辰忽然开口,目光依旧望着星空,眼神中带着一丝追忆,“不仅仅是为了研究脉冲星。”他顿了顿,从裤袋里掏出一个磨损严重的旧U盘,插在天文终端上。屏幕瞬间亮起,不是枯燥的星图数据,而是一段动态的频谱分析图——两条波动的曲线在猎户座的星轨间缓缓旋转,像极了两个孩子并排躺着的心跳,充满了童真与美好。
“我偷偷用爷爷的设备,”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腼腆,仿佛回到了那个青涩的少年时代,“录下了我们俩躺在天文台屋顶时的心跳,转换成了射电频谱。”苏晨看着屏幕上那两条和谐共振的曲线,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她忽然想起客房书桌上那张老照片:外婆穿着白大褂,专注地调试射电望远镜,身后站着一位穿中山装的沈家长辈,而在画面的角落里,有个穿背带裤的小男孩正蹲在地上,手里攥着半块棱镜,抬头望着正在画画的她。原来,从那么早开始,他们的星轨就己经在时空的坐标系里悄然共振,命运的齿轮早己开始转动。
露台的风带着夜露的清凉,轻轻拂过两人的脸庞。苏晨忽然发现,沈思辰左眉尾的“星辰痣”在月光下格外明亮,像一颗真正的脉冲星,稳定地散发着温柔的光芒。而她腕上的纹身,此刻也仿佛活了过来,那些简化的电路线条,正与他手中星轨徽章的纹路形成奇妙的呼应,仿佛在诉说着他们之间跨越时空的缘分。
咖啡杯的热气在两人之间氤氲成模糊的星轨,苏晨忽然明白,沈宅的晨雾、书房的墨痕、厨房的奶泡,还有此刻夜空中的星辰,都在诉说着一个跨越时空的秘密——有些相遇不是偶然,而是两颗灵魂在浩瀚星海里,循着彼此的频率,终于完成了一场命中注定的共振。
沈思辰转过头看她,眼眸里映着星光与她的倒影,眼神温柔而深情。“苏晨,”他轻声说,“其实从十二岁那年,你用钢笔在我伤口上画电路图开始,我的星图里,就多了一颗名叫‘苏晨’的脉冲星。”
月光静静洒落,照亮了他眉尾的“参宿七”,也照亮了她腕上那道承载着童年记忆的电路图。在沈宅寂静的夜里,两颗曾经遥远的星辰,终于在屋檐下的初栖中,找到了属于彼此的共振频率,而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