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辰和林小满那顿“顶配泡面”的豪言壮语,最终还是被沈聿白无情镇压在了厨房的烟火气里。林小满挽起袖子想帮忙,被苏晚笑着按回沙发:“头回来,哪能让你动手!坐着,尝尝你叔叔的手艺……嗯,虽然蛋可能糊。”
沈聿白在厨房里听得真切,耳根那点刚褪下去的红又有复燃的趋势,切火腿肠的刀落得重了点,“笃笃”声带着点不服气的劲儿。林小满掩着嘴笑,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厨房里那个高大却莫名透着点笨拙的背影。
面煮好了。西碗“顶级配置”端上桌,热气腾腾,溏心蛋颤巍巍,厚肠油亮亮。苏辰夸张地吸溜了一大口,烫得首哈气:“嚯!还是这味儿!姐夫,十几年如一日,‘糊香’艺术登峰造极啊!”
沈聿白一个眼刀飞过去:“吃都堵不住你的嘴!”
林小满小口尝着,眼睛弯成了月牙:“叔叔煮的面……很特别,有种……”她似乎在找合适的词,“很踏实的味道。”
沈聿白拿筷子的手顿了一下,没说话,只是把苏晚碗边那点溅出来的汤渍用纸巾仔细擦掉了。
一顿饭吃得热闹。苏辰咋咋呼呼讲着海边的趣事,林小满偶尔补充几句,声音清脆。苏晚笑着听,时不时给林小满夹菜。沈聿白话不多,只是默默听着,目光扫过苏辰眉飞色舞的脸,扫过林小满带着浅笑的梨涡,再落到苏晚颈间那条新添的“泡面碗”项链上。那颗小小的“溏心蛋”在灯光下折射着温润的光,和他袖口上那点微缩的亮光遥相呼应。
日子好像又被这年轻人的活力注入了些新鲜气儿。
饭后,苏辰拉着林小满参观他姐夫的“高仿帝国”(书房手办柜),大呼小叫。沈聿白黑着脸跟过去监工,生怕哪个宝贝又遭了毒手。苏晚收拾着碗筷,听着书房里隐约传来的苏辰的惊叹和小满轻柔的询问声,嘴角一首弯着。
门铃又响了。
苏晚擦着手去开门。门外站着个风尘仆仆的高个少年,背着鼓鼓囊囊的登山包,头发被风吹得乱糟糟,脸上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眼睛却亮得惊人。
“妈!我回来了!” 沈念恩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声音带着变声期特有的沙哑,“饿死了!路上就想着家里这口‘顶配’!”
苏晚惊喜地拍了他一下:“臭小子!不是说晚上才到吗?快进来!” 她侧身让儿子进门,目光却越过他肩头,看向他身后空空荡荡的楼道。
沈念恩像是知道她在看什么,一边换鞋一边大大咧咧地说:“别瞅了,就我一个!小舅妈呢?苏辰那家伙是不是又吹牛了?”
话音未落,书房门开了。苏辰探出头,看到沈念恩,嗷一嗓子:“泡面!想死你小舅了!” 扑过来就是一个熊抱。林小满跟在后面,好奇地看着这个几乎和沈聿白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高大少年。
“咳,” 沈念恩有点不自在地挣脱苏辰的怀抱,目光落在林小满身上,少年老成地点点头,“小舅妈好。我是沈念恩。” 眼神却飞快地瞟了一眼林小满手指上那枚独特的“面条”戒指。
林小满被他这声“小舅妈”叫得脸一红,笑着应了:“你好,念恩,常听你小舅提起你。”
沈聿白也从书房踱步出来,看到儿子,眉头习惯性地一皱:“回来也不提前说一声?像什么样子。” 目光却在他身上扫了一圈,确认没缺胳膊少腿。
“给你惊喜呗!” 沈念恩把大背包往地上一墩,目标明确地往厨房钻,“饿死了饿死了!爸,还有面没?老规矩!加蛋加肠!顶配!”
厨房里,沈聿白刚把洗好的碗放进沥水架。他看了一眼风卷残云般冲进来的儿子,又看了看客厅里笑闹的苏辰和林小满,还有倚在厨房门框上、笑望着他的苏晚……
他没说话,只是默默地转身,重新打开了冰箱下层。那熟悉的红色包装袋再次被拿了出来。
水壶重新坐上灶头,幽蓝的火苗舔舐着锅底。撕包装袋的声音,磕鸡蛋的声音,切火腿肠“笃笃”的声音……熟悉的序曲再次奏响。
沈念恩靠在料理台边,看着他爸依旧高大却明显比记忆里添了几分沉稳的背影。看着他动作依旧带着点养尊处优的僵硬,磕蛋时手腕那一下细微的停顿,切肠时专注的侧脸……
“爸,” 沈念恩忽然开口,声音没了刚才的咋呼,带着点少年人不易察觉的感慨,“你煮面……好像比以前慢了。”
沈聿白的手顿了一下。他侧过头,昏黄的厨房灯光勾勒出他深刻的轮廓,鬓角的白发在光线下格外清晰。他看着比自己还高出一点的少年,眼神复杂。那里面没有责备,只有一种时光沉淀下来的、深沉的温和。
“嗯。” 他应了一声,声音低沉,“面……得慢慢煮。火急了,蛋容易糊,汤也不入味。”
他拿起筷子,轻轻搅动着锅里翻滚的面条和红汤。热气升腾,模糊了他棱角分明的脸,却让那双眼眸显得更加沉静。
“人也一样。” 他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儿子说,“急了……容易出岔子。”
沈念恩怔怔地看着他爸在氤氲热气里的侧影,看着他专注搅动面条时微微抿起的嘴角,还有袖口上那枚小小的、折射着微光的“泡面”袖扣……心里某个地方,像是被这温吞的火苗和朴实的话语,轻轻地熨烫了一下。
他想起小时候骑在爸爸脖子上看烟花,想起爸爸笨手笨脚陪他拼海盗船,想起爸爸在他生病时彻夜守候的僵硬背影,想起每次离家时爸爸那句硬邦邦的“钱够不够”……
那些曾经觉得理所当然、甚至有些嫌弃的“顶配”泡面,在这一刻,似乎被这厨房的烟火气和父亲鬓角的白霜,熬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哦。” 沈念恩闷闷地应了一声,没再说话。他学着沈聿白的样子,拿起另一双筷子,也伸进锅里,笨拙地搅了搅面条。动作和他爸一样,带着点生涩的僵硬。
苏晚靠在门边,静静地看着厨房里这一大一小两个身影。沈聿白高大沉稳,动作带着岁月赋予的耐心。沈念恩青春挺拔,动作模仿着父亲的笨拙。锅里红汤翻滚,面条舒展,两颗溏心蛋沉沉浮浮,厚切的火腿肠散发出的香气。灯光柔和,蒸汽袅袅。
巨大的乔巴玩偶在客厅角落,咧着永恒不变的大嘴,像个沉默而忠实的见证者。
这日子啊。
是灶台上那锅重新沸腾的、热气氤氲的老汤。
是儿子笨拙模仿父亲搅动面条的筷子。
是父亲鬓角新添的白霜和袖口一点不灭的微光。
是母亲脖子上新旧两枚泡面信物的温热碰撞。
是客厅里年轻人笑闹的鲜活气儿。
它熬走了少年的懵懂,熬出了中年的沉稳,熬进了下一辈的骨血里。
它用一碗碗看着不起眼的泡面,用一次次笨拙的磕蛋、切肠,用一句句硬邦邦的关心,用鬓角的白霜和温热的戒指……
熬出了根。
熬透了情。
熬成了这风雨不透、烟火缭绕的——家。
沈聿白关了火。拿起两个大碗。
红汤白面,稳稳地盛进去。
两颗溏心蛋,圆润金黄,颤巍巍地卧在面条上。
厚切的火腿肠片,码得整整齐齐。
他把其中一碗,稳稳地放到儿子面前。
“吃吧。” 声音不高,却沉甸甸的,“……顶配。”
沈念恩看着眼前这碗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面,又抬头看了看父亲沉静的眼眸。他没说话,只是拿起筷子,低下头,狠狠地、大口地吸溜起来。
吸溜声在温暖的厨房里响起。
踏实得,滚烫。
——后来,沈念恩(大学假期)社交媒体小号被扒:
配图【一碗热气腾腾的泡面,加蛋加肠,卖相惨烈(蛋焦黑,肠切得歪七扭八)】,配文:“试图复刻‘家传顶配’。失败。火候艺术,果然深奥。求问:如何委婉提醒老爸,他的‘糊香’流派可能后继无人?”
评论区惊现沈聿白(疑似被盗号)秒回:“……明天回家。手把手教。”
苏晚回复沈聿白:“带溏心蛋,别带焦的。”
林小满回复沈念恩:“需要‘面条’戒指护体吗?小舅妈友情价。”
苏辰回复所有人:“顶配!必须是顶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