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社区改造升级”项目签约的喜悦尚未褪去,更艰巨的落地工作便接踵而至。
项目涉及多个老旧小区的整体翻新和智能化嵌入,其中最关键也是最难啃的骨头之一,
便是获得市规划局对整体改造方案,特别是外立面改造和部分结构加固方案的审批许可。
负责对接的,是规划局审批二科的一位王科长。
此人年近五十,在规划局深耕多年,为人谨慎或者说保守,甚至有些固执,出了名的难打交道,被业内私下称为“王铁钉”。
这天上午,顾淮和林晚亲自带着厚厚一叠经过精心准备的设计方案、技术论证报告和效果图,来到了规划局王科长的办公室。
办公室不大,堆满了各种文件和图纸,空气里弥漫着旧纸张和墨水的味道。
王科长戴着老花镜,慢条斯理地翻看着他们的材料,眉头越皱越紧。
他拿起一支红笔,在一张效果图上“唰唰”划了几个圈。
“顾总,林总,”他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感。
“你们这个方案……想法是好的,很先进。但是,问题很大啊!”
他指着被圈出来的地方:“首先,这个外立面的改造,增加这么多玻璃幕墙和智能遮阳板?不行不行!破坏了原有建筑的风貌!我们市里对历史风貌区有严格规定,要修旧如旧!你们这样搞,太现代了,不协调!”
“还有这里,”他又指向结构加固的部分,
“你们要用磐石科技那个什么……‘自愈混凝土’?这材料才出来多久?有大规模应用的成熟案例吗?安全性能有保证吗?我们审批,最重要的是稳妥!用传统成熟的加固方案不行吗?非得标新立异?”
顾淮正要开口解释技术细节,林晚轻轻按了一下他的手背,示意让她来。她脸上带着得体的微笑,声音温和却清晰有力:
“王科长,您提的意见非常专业,也体现了规划局对城市风貌和历史保护的高度重视,我们非常理解并认同这一点。”她先肯定了对方,让王科长的脸色稍霁。
“不过,”林晚话锋一转,从容地拿出一个平板电脑,点开一个精心制作的3D模拟动画,“关于风貌融合的问题,我们的设计团队做了深入的研究。您请看——”
动画开始播放:原有的老建筑被细致地还原,接着,新的智能幕墙和遮阳板如同“生长”出来一般,巧妙地嵌入原有的窗框和立面结构中。
它们并非生硬覆盖,而是采用了半透明、可调节透光率的特殊材料,白天在阳光下几乎隐形,最大程度保留了原有砖墙的肌理和色彩;
夜晚则根据预设或居民需求,成为柔和的光源或信息展示屏。
动画还模拟了不同季节、不同时段下,新老元素和谐共生的画面。
“我们采用的技术,恰恰是为了更好地‘修旧如旧’,同时赋予它适应现代生活的活力。”
林晚指着动画中一个细节,“比如这个智能遮阳板,它可以根据阳光角度和强度自动调节,大大降低了老房子西晒的困扰,改善了居住舒适度,这本身也是对历史建筑的一种‘保护性利用’。”
王科长看着那逼真流畅的动画,尤其是看到新元素与老建筑近乎完美的融合效果时,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动摇。
这和他想象中那种“破坏性”的现代改造完全不同!
林晚没有停顿,又调出一份文件:“至于‘自愈混凝土’的安全性,王科长您的顾虑非常合理。
这是磐石科技联合国家建筑材料研究院、以及本市三甲医院建筑结构安全检测中心出具的联合测试报告、长期跟踪数据以及超国标的安全冗余设计说明。”
她将文件推到王科长面前,
“这种材料不仅强度远超传统混凝土,其‘自愈’特性更能有效应对老旧小区因年久失修可能出现的微裂缝,从长远看,反而大大提升了建筑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我们智创愿意为它的性能和安全性承担全部责任。”
王科长拿起那份装订精美的报告,里面详实的数据、权威机构的盖章,沉甸甸的分量让他无法再轻易用“标新立异”来否定。
他翻看了几页,沉默了。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进来的是规划局的李副局长,他看起来正要出门,路过时看到了顾淮和林晚。
“哟,顾总,林总!你们怎么在这儿?”
李副局长热情地打招呼,他是项目签约仪式上见过面的,对智创的理念和实力印象深刻。
“是来对接智慧社区项目吧?进展怎么样?王科长,这可是市里重点关注的标杆项目,要全力支持啊!”
王科长立刻站起身,态度恭敬了不少:“李局,正在沟通,林总他们准备的材料非常充分。”
李副局长走过来,正好看到林晚平板上的动画回放,眼睛一亮:
“哎呀!这个效果做得太好了!这个融合度!这才叫真正的‘有机更新’嘛!
王科长,你看,这样弄多好!既保留了老味道,又有了新功能!我看行!”
他拍了拍王科长的肩膀,“细节上你们再好好把把关,原则性问题我看没问题,尽快推进!”
李副局长又和顾淮林晚寒暄了几句,便匆匆离开。
他这一来一去,短短几分钟,却像一阵风,彻底吹散了王科长脸上的“铁钉”表情。
王科长重新坐下,态度明显软化了许多:
“既然李局也肯定了方向,材料又这么齐全……那这样,顾总,林总,你们把刚才那个动画演示文件和这份安全报告,刻个光盘或者发我邮箱一份,我再组织内部技术部门复核一下,应该……问题不大。”
“非常感谢王科长的支持和指导!”林晚笑容真诚,“我们马上整理好发给您。”她刚才的“降维打击”——用首观的3D动画和权威报告,己经动摇了王科长的固有观念,李副局长的“神助攻”则彻底敲开了这扇门。
一场预想中的艰难拉锯战,在林晚的专业、准备充分和恰到好处的“天时地利人和”下,化于无形。
走出规划局大楼,顾淮看着身边从容自信的林晚,忍不住调侃:“林总这‘三板斧’——先礼后兵、技术碾压、借力打力,用得是炉火纯青。”
林晚轻笑:“哪里,是王科长和李局都心系城市发展,我们只是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方案而己。”
她顿了顿,看向顾淮,“不过,顾总刚才想替我出头的样子,很帅。”
顾淮握住她的手,低声道:“那是因为我知道,我的林总,不需要我出头也能搞定一切。我只是……不想看你被无端刁难。”
他手指轻轻着她无名指上的粉钻,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欣赏与骄傲。
王科长那句“问题不大”,如同久旱甘霖,瞬间驱散了顾淮和林晚心头最后一丝阴霾。
从规划局大楼走出来,午后的阳光带着暖意洒在身上,也照亮了项目的未来。
“林总的‘三板斧’,今天算是见识到了。”
顾淮侧头看着林晚,深邃的眼眸里满是毫不掩饰的欣赏:“先礼后兵,技术碾压,最后借李局的东风,一气呵成,行云流水。”
他刻意模仿着林晚方才在办公室里的从容语调。
林晚莞尔,斜睨了他一眼:“顾总过奖。三板斧再利,也得有顾总坐镇后方,稳定军心,我这‘先锋官’才敢放手一搏。”
她顿了顿,语气带上几分调侃,“不过嘛,刚才顾总想替我出头,板着脸准备跟王科长‘讲道理’的样子,嗯……气场两米八,很帅。”
顾淮被她说得耳根微热,轻咳一声掩饰,大手却无比自然地牵起她的,十指紧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