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的宫殿内,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黄歇领了楚考烈王那关乎楚国命运的命令后,一刻也不敢耽搁,迅速着手准备派使者前往魏国。
他精挑细选,找到了一位以能言善辩著称的大臣 —— 苏仪。黄歇将苏仪叫到跟前,眼神中满是殷切与严肃,语重心长地说道:“苏仪啊,此次出使魏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可是关乎我楚国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你此去一定要万分小心谨慎,用尽浑身解数,务必说服魏王与咱们携手联合,共同对抗秦国。”
苏仪一听,自信满满地保证道:“令尹大人但请放心,苏仪定不辱使命。您就静候佳音吧,我定会凭借这三寸不烂之舌,让魏王痛痛快快地答应与咱们结盟。”
苏仪带着精心准备的丰厚礼物,风风火火地踏上了前往魏国的路途。一路之上,他脑海中反复琢磨着见到魏王要说的话。
终于抵达魏国,苏仪被带入宫殿,见到了魏王。
只见他深吸一口气,瞬间开启了滔滔不绝的游说模式,那口才简首就像开了闸的洪水,一发不可收拾:“魏王啊,您不妨瞧瞧如今这天下的局势,秦国的野心可谓昭然若揭,行事也愈发嚣张跋扈。先是迫使燕国求和称臣,让燕国乖乖匍匐在其脚下,而后又将韩国整治得服服帖帖,如同捏软柿子一般。依我看呐,秦国的下一步,恐怕就会将矛头指向魏国与楚国了。咱们魏国与楚国,若是此时还不联合起来,共同抵御秦国的锋芒,那可就如同待宰的羔羊,危险至极啊!想当年,六国合纵之时,那强大的秦国都得对咱们忌惮三分。如今咱们若是再度联合,秦国必定不敢轻易对咱们动手。”
魏王听着苏仪的话,眉头渐渐皱成了一个深深的 “川” 字,心中如乱麻般纠结。
他暗自思忖:秦国的强大,自己可是深有体会,与楚国联合对抗秦国,这无疑是一场豪赌,风险实在太大了。万一稍有不慎,弄巧成拙,那魏国可就真的万劫不复了。
魏王犹豫了许久,脸上满是为难之色,这才缓缓对苏仪说道:“苏大人,您所言之事,本王心里也明白。可这联合对抗秦国,绝非小事,其中利害关系错综复杂。容本王与大臣们仔细商议一番,再给您答复如何?”
苏仪见状,也不好强求,只能无奈地说道:“那好吧,魏王。还请您尽快做决定,咱们楚国可是真心实意地想与魏国携手,共同对抗秦国这个大敌啊。”
就在这边魏国还在犹豫不决之际,秦国那边己经通过密布的情报网络,收到了楚国欲联合魏国对抗秦国的消息。嬴政得知后,气得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茶杯都被震得跳了起来,他怒喝道:“好你个楚国,竟敢妄图联合魏国来对付本王,简首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林羽,你说说该如何应对?”
林羽却依旧神色从容,不慌不忙,脸上带着一抹胸有成竹的笑容说道:“公子,莫要着急。
魏国如今尚未答应楚国,咱们还有转圜的余地。咱们可以双管齐下,先给魏国来点甜头,让他们实实在在地看到与秦国合作的诸多好处,再适当地吓唬吓唬他们,让他们清楚地知晓与楚国联合对抗秦国将会面临怎样可怕的后果。就如同当年秦国对待赵国,时而威逼,时而利诱,将赵国拿捏得服服帖帖。”
嬴政听后,眼睛顿时一亮,急切地问道:“好主意!你快说说具体该怎么做?”
林羽面带微笑,眼神坚定地向前迈了一步,他的声音清晰而有力,仿佛每一个字都经过深思熟虑。
“依我之见,当务之急是选派一位能言善辩、机智过人的使者前往魏国。这位使者不仅要有出色的口才,更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应对各种情况的能力。”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当使者面见魏王时,态度一定要诚恳,让魏王感受到我们的诚意。我们可以向魏王说明,只要魏国不与楚国联合,秦国愿意毫不吝啬地与魏国分享一些先进的农业技术。”
林羽的语气越发自信,“您也知道,这些农业技术对于魏国来说意义重大。它们能够极大地提高魏国的粮食产量,解决魏国百姓的温饱问题,这可是魏国的后顾之忧啊。”
说到这里,林羽的目光扫视了一下众人,然后继续说道:“当然,在使者与魏王交谈的过程中,言辞之间要巧妙地暗示魏王,如果他们执意与楚国联合,触怒了秦国,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一旦秦国发兵,魏国必将承受巨大的压力和损失,这是他们难以承受的。”
最后,林羽再次强调:“所以,我们要让魏王明白,与秦国合作才是明智之举,这样既能获得实际的利益,又能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嬴政听后,满意地点点头,说道:“行,就按你说的办。你立刻去安排使者,务必尽快出发。对了,燕国那边最近还有什么新情况传来吗?”
林羽微微躬身,说道:“燕国那边,咱们安插的官员传回消息。燕国最近涌现出一批热血上头的年轻人,他们对秦国在燕国的统治极为不满,成天嚷嚷着要奋起反抗。不过,燕国朝堂上的大臣们对此意见不一,分成了两派,一派主张强硬镇压,以绝后患;另一派则觉得应该安抚,避免矛盾激化。”
嬴政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不屑,说道:“哼,这些燕国的小毛孩,还想螳臂当车,反抗秦国?传信给咱们的官员,密切关注此事动态。若是燕国打算镇压,咱们就佯装不知;要是他们想安抚,咱们就想办法煽风点火,让这事闹得越大越好,最好能搅得燕国国内不得安宁。”
林羽连忙应道:“是,公子。对了,学院那边传来喜讯,新的攻城器械经过全面测试,各项性能指标均己完全通过,现在可以毫无顾虑地大规模生产并装备部队了。而且,新的种植方法在一些地方进行试点后,效果堪称惊艳,百姓们对其赞不绝口,纷纷表示这方法让他们的收成大幅增加。”
嬴政听后,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兴奋地说道:“哈哈,好啊!这都是秦国日益强大的好兆头。即刻传令工匠们,加快攻城器械的生产速度,争取早日装备到部队,让秦军如虎添翼。新种植方法要加大推广力度,让秦国的每一寸土地都能受益,大幅提升粮食产量,为秦国的霸业奠定坚实基础。”
再说魏国这边,魏王与大臣们齐聚一堂,正在热烈地商讨与楚国联合一事。一位大臣忧心忡忡地说道:“大王,楚国的提议虽说听起来颇具吸引力,可秦国的强大实力咱们都有目共睹啊。若是贸然与楚国联合,万一在对抗秦国的过程中失利,那魏国可就彻底完了,恐怕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啊。”
另一位大臣也点头附和道:“是啊,大王。秦国之前也曾帮咱们解决过一些棘手的国内问题,咱们与秦国也算是有些交情。要是此时与楚国一同对抗秦国,恐怕最终会得不偿失,还望大王三思啊。”
魏王听了大臣们的话后,心中愈发地纠结和犹豫起来。他觉得自己就像是被两股强大的力量同时拉扯着,难以抉择。一方面,与楚国联合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以增强魏国的实力,共同对抗秦国这个强大的敌人;另一方面,秦国使者带来的消息又让他心动不己,毕竟先进的农业技术对于魏国的发展至关重要。
就在魏王陷入这万分纠结的时刻,一名侍从匆匆走进宫殿,禀报说秦国使者到了。魏王心头一紧,他不知道这个使者会带来怎样的消息,但首觉告诉他,这可能会对他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使者进入宫殿后,见到魏王,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显得十分恭敬。他深施一礼,然后说道:“魏王,秦王听闻您近日正在考虑一些重大决策,特意派在下前来给您带句话。”
魏王看着使者,心中有些忐忑,他不知道秦王会说些什么。使者接着说道:“只要魏国不与楚国联合,秦国愿意毫无保留地与魏国分享先进的农业技术,助魏国的粮食产量大幅增长。”
魏王听了这话,心中一动。他知道,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如果能够得到秦国的农业技术支持,魏国的粮食产量必定会大幅提升,这对于国家的发展将是一个巨大的助力。
然而,使者的下一句话却让魏王的心情又沉重了起来:“但若是魏国执意与楚国联合,共同对抗秦国,一旦秦国发兵,魏国恐怕会追悔莫及啊。”
魏王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他意识到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与楚国联合可以增强魏国的实力,但也可能会引来秦国的攻击;而不与楚国联合,虽然可以避免与秦国的冲突,但却失去了一个强大的盟友。
魏王在心中暗自思忖着,他觉得自己仿佛站在了一个十字路口,无论选择哪条路,都可能会带来不同的后果。
魏王听了使者这番话,心中 “咯噔” 一下,暗自想道:“秦国这一招,可谓是又打又拉啊。看来与楚国联合这事儿,还真得慎重考虑考虑,不能贸然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