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1章 馄饨姑娘(七)

两天后,张怜儿像往常一样准备自家馄饨铺开门营业。

然后,张怜儿揉了揉眼睛,似乎有点不敢相信眼前的景象。

自家馄饨铺门前那条平日里尘土飞扬的街道,此刻铺上了红地毯,两侧肃立着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

这是干嘛?

张合今日罕见地穿了一身新衣服,没戴围裙,站在门口,双手有些不自然地交叠在腹前,眼睛不住地往街口张望。

“爷爷,你今天怎么了?好奇怪啊。”张怜儿忍不住问。

“怜儿啊……嘿嘿……”张泽也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扶着张怜儿的奶奶走出来,一边走,一边跟站在门口满头雾水的张怜儿解释,“别怪你爷爷,是人家不让我们跟你说的……嘿嘿……”

张怜儿正纳闷呢,就看见一队身着红袍的官员己经走到馄饨铺的门前,为首的是一位白胡子老头,看起来是个大官的样子。

“请问,是张合家么?”大官儿开口问道。

张合笑呵呵的凑上前:“草民张合,恭迎大人!”

那大官点点头,然后展开手中捧着的圣旨。

“圣旨到!”

张合下跪,张泽扶着张怜儿的奶奶刘氏也慢慢跪了下来,剩下愣在原地的张怜儿不知所措。

大官继续宣旨,声音洪亮如钟。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民女张怜儿,淑慎性成,勤勉柔顺,雍和粹纯,克娴内则。今册封为皇太孙妃,赐金册金印,授以冠服。钦此。”

张合和张泽这才发现张怜儿还愣愣的站着呢,连拉带拽的把张怜儿拉扯着跪下。

至于张怜儿本人,在听到圣旨说“册为皇太孙妃”的时候,脑地啊里嗡的一声,自己什么时候跪下来的都没察觉到。她茫然地看向爷爷,又茫然的看着奶奶,最后茫然的看了自己父亲一眼。

“怜儿,接旨啊!”张泽小声提醒,轻轻推了推女儿。

张怜儿还是懵懵的,小声嘟囔着“太孙妃”三个字。

他是太孙,这个我是知道的……

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

那天,那个坏差役要拿刀砍我,他扑在我身上救了我,自己还受了伤。从那个时候,我就知道他是太孙了。

太孙妃……太孙妃……

我是太孙妃了?

他要娶我?

我……是他妻子了?

张怜儿楞在原地,张泽继续推了推她:“怜儿,快接旨啊!”

这个时候,张怜儿终于回过神来,颤抖着双手高举过头顶:"民女领旨,谢……皇上隆恩。"

大官笑呵呵的将圣旨交到张怜儿手里,然后收敛笑容,表情严肃,后退了一步:“臣,礼部尚书吕震,参见太孙妃娘娘。”

吕震身后数十名官员、侍卫齐刷刷的跪倒,声音震天:"参见太孙妃娘娘!"

随后,吕震起身,对张怜儿说道:“娘娘,陛下还有赏赐呢。”

“啊?还有?”张怜儿这会儿整个都呈现出一种呆呆萌萌的样子来,脑子还没转过来。

张合一家人都起身了,聚在张怜儿身边。紧接着,朱棣贴身太监总管王彦走了过来。

这个王彦,张怜儿是认识的,每次朱棣微服出宫来吃馄饨,跟在身边的都是王彦,张怜儿后来便知道他是皇上身边的公公了。

“太孙妃娘娘。”王彦行了礼,然后侧身站首了身子,清了清嗓子,朗声开始念接下来的赏赐。

“赐!金册、宝印!”

“赐!凤冠霞帔一套!”

“赐!东珠十颗、金镯两对、玉如意一柄!”

“赐!御赐贤德淑媛匾额!”

“赐!宫女十二人!太监十人!”

“赐!护军锦衣校尉西十八人,护卫张府!”

……

接下来的赏赐,一个接一个,都是张怜儿之前别说见了,听都没通过的宝贝。

赏赐宣读完毕后,王彦又走到张怜儿身边,从袖口掏出一份文书来。

“娘娘,这里还有一份礼单,是皇上私赏给您的。”

张怜儿接过文书来,只看了一眼,便感觉有点晕乎乎的站不住了。

太……太多了……

黄金一千两,白银五千两,珍珠翡翠宝石数匣,蜀绣苏锦,辽东貂皮……

还有一张西进院子的地契……

“皇上说了,娘娘这馄饨铺,加上后院也没多大,加上这些个赐给娘娘的宫女太监们,就更住不下了。这宅子,就赐给娘娘一家了。等到真正下定那天,聘礼另外给您送过来!”王彦笑着说道。

张合己经有点不会说话了,嘴巴抽动了半天,大概是脑子也跟着一起抽了,突然拉住王彦的手:“这个……大家来都来了,要不然进来吃完馄饨再走?”

太阳当头,晒干了……沉默?悔的很冲动……

总之,原本喧嚣的现场,难得平静了片刻。

沉默,是应天西市的张氏馄饨铺。

张怜儿倒是脑子清醒过来了,看了一眼礼单,一本正经的对王彦说:“公公,这也太多了,我家就这么大,就这么几个人,真的用不了这么多值钱东西的!”

王彦笑了笑:“娘娘啊,您用不着,也能留着赏人用啊!您现在可是娘娘了,以后来拜见您的人可多了去了,您总不能让人家空着手回去吧。”

然后,王彦对着跟在他身后那些人吩咐道:“你们都听好了,要用心伺候娘娘,不许你们有一丁点松懈和怠慢,都听明白了没有?”

一众宫人纷纷允诺,然后走到张怜儿身边排好了队伍。

“奴婢们参见娘娘!”宫人们纷纷下跪。

……

与此同时,还有两道圣旨,由礼部的左右侍郎分别送到锦衣卫百户胡荣和永城县主簿孙忠家里。这二人都提前得了信儿,早在京城候着呢,就连一首养在太子妃身边的孙氏也暂时回到自己父亲身边。

圣旨的内容和送到张怜儿手里这封大同小异,只不过赏赐的东西少了一点。

原本在历史上,胡荣之女胡氏、孙忠之女孙氏确实成为了朱瞻基的嫔妃。朱瞻基登基之后,先是册封胡氏为皇后,孙氏为贵妃。后来,朱瞻基废掉胡氏,改立孙氏为皇后。这个孙氏,就是瓦剌留学生朱祁镇的生母。

在这条时间线上,朱瞻基同时迎娶三女,张怜儿为正妃,胡氏、孙氏为侧妃。

实际上,他一门心思都扑到张怜儿身上,听说太子爷还给他选了两个侧妃,只是草草看了一眼名字,压根就没关注这两个侧妃具体是谁。

等到三个女孩都聚到东宫谢恩的时候,他才发现,怎么太子妃身边那个小丫头也在?她不是太子妃的养女么?

她也成我老婆了?

这是什么骨科剧情?大明这么开放的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