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农特种养殖合作社” 成立后,大家便紧锣密鼓地开始筹备各项事宜。首先面临的就是场地建设问题。兴保国和李二柱带着几个年轻力壮的村民,在村里西处勘察,寻找合适的地块。
“保国,你看村东头那块地咋样?离水源近,而且地势也比较平坦。” 李二柱指着村东头的一块荒地说道。
兴保国仔细看了看,点头说:“这块地确实不错,面积够大,交通也还算便利。不过,咱们得和村里沟通沟通,看看能不能把这块地承包下来。”
李二柱拍着胸脯说:“这事儿包在我身上,我跟村长熟,我去跟他说。”
没过多久,李二柱就带着村长来了。村长看着这块地,思索片刻说:“保国啊,这块地村里本来是打算留着做公共设施建设用的,不过你们搞养殖也是为了村里发展,只要你们能保证合理利用,不破坏环境,我倒是可以考虑承包给你们。”
兴保国连忙说道:“村长您放心,我们肯定会合理规划,把这地利用好。而且我们搞养殖,以后村里经济发展了,公共设施建设也能有更多资金支持不是?”
村长笑了笑:“行,那就这么说定了。你们写个承包合同,按规矩办手续就行。”
解决了场地问题,大家都松了一口气,紧接着便开始着手场地建设。然而,建设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保国,这建筑材料价格比我们之前预算的高了不少啊,这钱有点不够用了。” 负责采购材料的张大伯皱着眉头对兴保国说。
兴保国也有些发愁:“怎么会突然涨这么多?这可麻烦了。大家再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从其他地方省点开支。”
这时,李二柱提议道:“保国哥,要不咱们去附近几个建材市场再问问,说不定能找到价格便宜点的。而且咱们有些材料可以用村里现有的,像一些木材,咱们自己上山砍点,加工一下应该能用。”
兴保国眼睛一亮:“二柱这主意好,咱们兵分两路,我带几个人去其他建材市场看看,二柱你就组织人上山砍些合适的木材,注意安全啊。”
经过一番努力,他们终于找到了价格相对合适的建材,同时利用村里的木材节省了一部分开支,场地建设得以继续推进。
另一边,种苗采购也提上了日程。兴保国联系了之前考察过的几家养殖场,准备去采购竹鼠和豚鼠的种苗。
“喂,张老板,我是之前跟你联系过要买竹鼠和豚鼠种苗的兴保国啊,你那边现在种苗情况怎么样?” 兴保国在电话里问道。
张老板却无奈地说:“兴老板啊,实在不好意思,最近这竹鼠种苗供应有点紧张,我这边只能给你提供一半的量,豚鼠种苗倒是没问题。”
兴保国有些着急:“张老板,这可不行啊,我之前跟你说好了的。你看能不能想想办法,再多给我提供一些?我这养殖规模都规划好了。”
张老板犹豫了一下说:“兴老板,真不是我不想帮你,实在是最近市场需求大,好多养殖户都在要货。这样吧,我给你联系一下其他同行,看看他们有没有多余的种苗,你自己去问问。”
挂了电话,兴保国心里有些郁闷,但也没办法,只能按照张老板提供的联系方式,一家一家去联系。
“喂,刘老板,您好,我是兴保国,张老板介绍我来找您的,听说您这儿有竹鼠种苗,我想买一些……” 兴保国不厌其烦地打着电话,然而得到的答复大多不尽如人意,要么是数量不够,要么是价格太高。
就在兴保国感到有些绝望的时候,终于有一家养殖场表示可以提供剩下所需数量的竹鼠种苗,不过价格要比之前谈好的略高一些。兴保国考虑再三,最终还是决定咬牙买下,毕竟种苗是养殖的关键,不能因为这点困难就放弃。
经过这段时间的波折,场地建设逐渐成型,种苗也基本采购到位,“兴农特种养殖合作社” 离正式运营又近了一步,但兴保国知道,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