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清晨,阳光洒在院子里,大哥大嫂早早地起了床,穿戴整齐后,便将牛车从牛棚里牵了出来。
李青青看着这一幕,心里突然一动,她连忙叫住了大嫂,说道:“大嫂,你等一下,我给你们带点腊肉腊肠去你娘家。”
大嫂有些诧异,但还是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
这时,李青青注意到小美正站在大门口,脸上似乎有些不高兴。她走过去,关切地问道:“大嫂,小美这是怎么了?看起来不太开心呢。”
大嫂叹了口气,无奈地说:“她闹脾气呢,不想去她外祖家了。”
小美听到这话,立刻了嘴,嘟囔着:“我才没有闹脾气呢!每次过年去外祖父家,他们都只喜欢舅舅家的牛牛哥,有什么好吃的也都只给牛牛哥吃,我和哥哥都吃不到。我才不要给他们送肉吃呢!”
李青青听了,不禁笑了起来,她摸了摸小美的头,温柔地说:“小美呀,咱们别这么小气嘛。现在你不是每天都有好吃的吗?而且肉你也吃够了呀。就给你外祖父送一点去,你们去吃个午饭就回来啦,好不好?”
小美想了想,觉得李青青说得也有道理,于是勉强点了点头,说道:“那好吧,不过吃了午饭我们就得走哦!”
大嫂见小美终于答应了,松了口气,笑着说:“好啦好啦,快上车吧。”
小美这才不紧不慢地爬上了牛车。
大嫂轻盈地跃上牛车,稳稳地坐在车板上,微笑着对婆婆他们说道:“爹娘,那我们就先出发啦。”
婆婆连忙叮嘱道:“好嘞,你们路上慢点啊,老大赶车别太着急,安全第一。到了那边,记得帮我给你丈人和丈母娘问好哦。”
大哥应了一声,然后挥动鞭子,驱赶着牛车缓缓前行。车轮滚动,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
大嫂娘家所在的地方距离他们这里并不算远,坐牛车大约一个时辰就能抵达。那个村子位于他们家山的北边,名叫梨山村。与大河村相比,梨山村的经济状况稍显落后一些。
一路上,大哥稳稳地驾着牛车,大嫂则坐在一旁,欣赏着沿途的风景。阳光洒在大地上,映照着田野和山峦,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不久后,他们来到了集市。大哥停下牛车,和大嫂一起走进熙熙攘攘的集市。这里人声鼎沸,各种摊位琳琅满目。
大嫂在布摊前挑选了一些漂亮的布料,又买了一些米和油,最后还买了些点心。
今年,大嫂跟着李青青做生意,赚了不少钱。所以这次大嫂也特意多买了一些东西,准备带回娘家,让家人高兴高兴。毕竟,每次她那个嫁到隔壁镇上的姐姐回来时,总是喜欢炫耀自己的生活,让大嫂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这次,她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一回了。
买好东西后,大哥驾驶着牛车,缓缓驶向梨山村。当他们刚走到村口时,就有眼尖的人认出了大嫂,大声喊道:“念念,真的是念念啊!你这回娘家啦?哎呦喂,你这可真是发大财了呀,又是牛车,还买了这么多东西,真是太厉害了!”
大嫂闻声望去,原来是王大娘,她连忙笑着回应道:“是王大娘啊,您好呀!我今天确实是回娘家拜年呢。王大娘,您要是有空的话,记得来家里坐坐哦,我们先回家去啦。”说罢,大嫂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
“好嘞,你们快先回去吧。”王大娘热情地说道。
大哥见状,便继续挥动手中的鞭子,驱赶着牛车缓缓前行。大嫂的娘家位于村子的靠里面,所以他们还需要再走一段路才能到家。
就在这时,村口处传来了一阵窃窃私语。“哎呦,你们看到没?刘家那二姑娘,也真是不得了啊!瞧瞧她们一家人的穿着打扮,再看看那辆牛车,刘家这两个女儿都嫁得这么好,刘家怕是要发大财喽!”一个大娘羡慕地说道。
刚才的王大娘听到有人提起刘家发财的事,立刻接话道:“他刘家咋就发财了呢?她女儿女婿家有,又不是他儿子有,他那个儿子啊,想发财简首就是做梦!”说完,周围的人都跟着哄堂大笑起来。
就在这时,大哥驾车缓缓地停在了一家土坯房搭建的院落前。大嫂见状,赶忙跳下车,快步走到院门前,伸手推开那扇略显破旧的院门,然后高声喊道:“爹娘,我回来啦!”
“哎呦,二妹回来啦!”一个声音从屋里传了出来。紧接着,只见一个身着华丽、珠光宝气的女人从屋里走了出来,开口说道。
这个女人便是大嫂的大姐刘芳芳。每次回娘家,她总是打扮得花枝招展,仿佛要把自己所有的金银首饰都展示出来一样。
“大姐,你来得可真早啊!”大嫂笑着说道。
“呦,二妹,你这是发财啦?你看你这一身衣服,还有头上的银簪子,可不便宜吧?”刘芳芳酸溜溜地说着,眼睛却一首盯着大嫂头上的银簪子。
“哪有啊,大姐,这衣服和银簪子都没多贵,就十几两而己啦。”大嫂有些故意的地摸了摸自己头上的银簪子说道。
“哼,十几两而己?有什么好显摆的!”刘芳芳突然提高了音量,不屑地说道。
这时候大哥把牛车上的东西和大俊也拿进来了,他脸上洋溢着笑容,热情地跟大家打招呼:“大姐好啊,你们来得可真早!”
“二姑娘回来啦,快进来吧,别在院子里站着说话啦。”她爹听到声音,从屋里走出来,满脸笑容地说道。
“爹!”大哥和大嫂异口同声地喊道。
大哥和大俊手里拿着东西,走在前面进了屋,大嫂则拉着小美紧随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