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你们回来得可真及时啊!糯米都己经蒸好啦,黄豆粉也准备好了,就差你们带回来的红糖啦,有了红糖,咱们就能开始打糍粑啦!”婆婆满心欢喜地迎接着李青青。
公公和大哥早就把打糍粑的工具摆放得整整齐齐,放在院子里,只等红糖一到,便可大显身手。李青青连忙将红糖递给婆婆,婆婆接过红糖,急匆匆地奔向厨房,准备熬制香甜的红糖水。
一家人兴高采烈地围聚在打糍粑的器具旁,欢声笑语不断。公公和大哥相视一笑,纷纷挽起袖子,跃跃欲试。只见他们人手持一个木槌,两人交替着一上一下的捶打,配合得天衣无缝。木槌有节奏地一上一下,每一次落下都蕴含着满满的力量,糯米团在这有力的捶打下,渐渐变得越来越有黏性,仿佛在诉说着它即将被塑造成美味的期待。
李青青和大嫂也没闲着,在一旁帮忙翻动着糯米团,确保每一个角落都能被均匀地捶打。孩子们则在一旁兴奋地又蹦又跳,嘴里不停地喊着:“打糍粑咯,打糍粑咯!”他们的笑声如同银铃一般,为这个热闹的场景增添了更多欢乐的氛围。
没过多久,糍粑就被打得恰到好处,公公和大哥满意地看着眼前这一团柔软而富有弹性的糯米团。大嫂和李青青赶忙上前,将打好的糍粑放进簸箕里,然后搓成一个个圆润可爱的小球,整齐地排列在一旁。
婆婆把煮好的红糖水端了出来,大嫂则把黄豆粉撒在一个大盘子里。大家把糍粑球放在黄豆粉里滚一滚,再蘸上红糖水,放入口中,香甜软糯的味道瞬间在嘴里散开。
“娘亲真好吃。”婷婷一边开心地说着,一边大快朵颐,嘴里塞满了黄豆粉,腮帮子鼓鼓的,像只小松鼠。
李青青见状,不禁微微一笑,她轻轻地伸出手指,温柔地为婷婷擦拭掉嘴角的黄豆粉,柔声说道:“好啦,宝贝,手里这个吃完就不能再吃啦,吃太多晚上会肚子痛的哦。不过别担心,糍粑还有很多呢,等后面慢慢吃都可以的。”
婷婷乖巧地点点头,嘴里含糊不清地应道:“好的,娘亲。”然后继续津津有味地吃着手里的糍粑。
待孩子们都吃完后,李青青看着他们圆滚滚的小肚子,笑着说道:“来,孩子们,都站起来活动活动,在家里走几圈,消消食,不然吃急了可不好哦。”
几个孩子闻言,纷纷从座位上站起来,在屋子里慢悠悠地走着,一边走还一边互相嬉戏打闹,好不热闹。
与此同时,婆婆也没闲着,她手脚麻利地将剩下的糍粑收进篮子里,摆放得整整齐齐,然后小心翼翼地把篮子放到厨房的角落里。
大嫂和大哥则默契十足地开始清洗打糍粑的工具,先用清水冲洗掉上面的残渣,再用刷子仔细刷洗,最后用干净的布擦干,摆放回原位。
婆婆的黄豆也煮好了,准备做豆豉了,一家人又围坐在院子里,听婆婆讲起做豆豉的门道。“这做豆豉啊,先得把黄豆煮熟,再用稻草捂上几天,让它长毛。”婆婆一边说,一边把煮好的黄豆均匀地铺在竹筛里。李青青和大嫂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公公在一旁补充道:“等长毛了,还得拿出来晒晒太阳,再拌上盐、辣椒这些调料。”孩子们听着新奇,都凑过来眼巴巴地看着。“爷爷,豆豉好吃吗?”逢春好奇地问道。公公笑着说:“那可是香得很,配粥、炒菜,味道都绝了。”大家分工合作,有的帮忙稻草,有的准备调料。很快就完成了豆豉的前期制作。
“老大啊,明天你去隔壁村买几块豆腐回来,咱们做豆腐乳吃。对了,再去里正家把米磨成浆,好做米豆腐。”婆婆坐在堂屋里,对着大儿子吩咐道。
一旁的李青青听到婆婆的话,插嘴问道:“娘,这磨是要请人做呢,还是有现成的卖啊?我看咱们平时也不怎么做这些,都忘了给新家配一个了。”
婆婆笑着回答:“隔壁村就有人专门做这个磨来卖的,咱们自家备一个,以后用起来也方便些。这样吧,老头子,你明天和老大一块儿去隔壁村,要是看到有合适的,就买回来一个,省得每次都麻烦里正家。”
公公在一旁正悠闲地喝着茶,听到婆婆的话,连忙应道:“好嘞,我明天跟老大一块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