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你终于回来了!我都想死你了!”
林苗苗下学回来看到林野,十分惊喜。她赶忙跑至林野身前,抱住他的腰,撒娇道。
林母看到后,笑着教训她:“夫子教的那些淑女风范,你都学到哪里去了?”
“人家今日不想当淑女嘛!”林苗苗抱着林野不愿撒手。
林野摸了摸她的头,满眼宠溺的看着她。
晚间,林父和林大哥也回来了。林父听闻杨家的事后,对林大嫂说道:
“让你父母不必理会。马上就到中秋了,待你小姑他们来送节礼的时候,我来和他们说。”
林大嫂听后,心下放心不少。她回来的路上十分担心因为这事得罪了林小姑一家。
当初是林小姑给她和林田牵线说媒的,她心知没有林小姑,她娘家也遇不上这种好事。所以白家父母才一首忍着。
现在林父愿意出面,再好不过了。
转眼就到了中秋的前一天。
临安县全满楼,到处是嫦娥奔月图案的灯笼,节日氛围十分浓厚。
一楼还专门空出了一块区域,搞中秋月饼展会。并设立月饼试吃区,以及中秋猜灯谜活动。
“哎呀!这个冰皮月饼吃起来软糯又劲道,还真不错。”
“对啊!模样也精致,看的我都舍不得下口。”
“这个鲜肉月饼,也太好吃了!皮薄如纸,一汁。”
“啥?还有肉馅月饼?我也来尝尝。”
月饼试吃区,一群人围着一起,品尝、议论,每个人都是自己偏爱的一款月饼。
“这个全满楼还真是种类齐全、货品满满,我还是头一次见到这么多种月饼。每个都想买点。”
旁边的小伙计赶忙说道:“这位客人,我们全满楼有一款月饼礼盒,囊括了所有种类的月饼。您看,就是这款礼盒。”
“行,这款礼盒我拿两个。”
“我也要一个。”
那个小伙计听后,给顾客们挨个拿礼盒。
全满楼的月饼礼盒,做工都十分精致,礼盒上还刻印着中秋主题的诗句。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首诗做得好啊!”
一书生装扮的年轻男子称赞道。
“还有这个,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妙!实在是妙!”
小伙计见状赶紧搭话:“这些诗词都是我们东家好不容易寻来的大家孤本,书铺里可都找不到的。”
“我确实没在书铺里看到过。你们东家这孤本可愿出售?”那书生家境不错,愿花重金买下。
“我们东家说了,好诗词就该共赏。所以他都印在月饼礼盒以及全满楼各处中秋装饰上了。公子您若对诗词感兴趣,不妨在我们全满楼多逛逛。”
“呵呵,你们东家的心思倒是个巧的。”
说罢,那书生买下了好几款礼盒,领着小厮在全满楼又逛了好几遍。
苏府,芷蘅苑。
“大小姐,全满楼派人送来了不少节礼,还有一封信。”抱琴走至苏婧颜身旁禀报道。
“哦?把信拿来给我看看。”苏婧颜心想应该是林野写的,他之前没少给她送信。
抱琴将一封信递上。
苏婧颜打开信封一看,果然是林野的字迹。
林野的小楷行笔温润,横画纤细,竖画较粗,显得端庄而巧寓变幻。
他在信上写的是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这里的情人,指的是多情的人,有怀远之情的人。大家可别想差了。)
“偶得好诗,愿赠佳人。火树银花,静待灯会。”苏婧颜轻念出声,她心中微动,嘴角不禁微微扬起。
大山村,葛根粉厂。
“大伙儿注意啦!明儿就是中秋佳节了。厂里给你们休假两日,工钱照算,也让大家好好过个节。”
林大哥在各个小组高声通知道。
“哦~太好了!”一些面带稚嫩的少年们欢呼着。
“安静!先听我说完!今儿下工后,每人都能领到一个中秋礼盒,也算是厂里提前祝大家中秋安康。各组管事,等会带两个人,到我这里来搬礼盒。”
“哎!多谢东家。”
葛根粉厂的伙计们心里都很高兴,中秋不仅可以放假还有礼盒拿。他们之前可从没遇到过这样的好事。
与此同时,梨花村葛根粉分厂,李二牛也传达了同样的通知。
大伙儿都没有想到,中秋还有这样一份意外的惊喜。
……
“太好啦!中秋节竟然可以休课两天!”
林小英自从知道中秋节可以两天不上学堂,恨不得天天都过中秋。
“苗苗,你中秋节去县里吗?我听我大哥说,县里每年都会有中秋灯会,可热闹了。”
“我得看家里安排,中秋我姐姐、姑姑、叔叔们应该都会来送节礼。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去县里。”
林苗苗也想去县里看灯会,可家里要招待亲戚,怕是没工夫带她去县里玩。
“好吧!其实我也应该去不了。”
林小英看起来有些颓丧。她己经缠了她大哥好几日了,但林彬一首没松口。主要是林彬当时也不知道厂里会放假,他并不愿为了这种事请假耽误厂里活计。
林家,林母和林大嫂正在准备送给各家亲戚的节礼。
“小芸,你娘家的节礼也都算上了吧?”
“娘,都算上了,数都对得上。”
“哎呀,这日子好了,要准备的节礼都变多了。这几日整的我头都大了,就怕漏了谁家的。”林母也是凡尔赛上了。
林大嫂在旁边捂着嘴笑。东阳村,谁家女儿中秋能带这么多贵重的节礼回去?她白小芸就是东阳村嫁的最好的,最有福气的闺女。
林野这几日,一首在筹备中秋烟花秀。
明晚灯会,他将给这些古人们带来一场震撼人心的视觉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