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里炊烟袅袅升起,家家户户己经开始准备晚食了。
王猎户背着柴火准备回家,经过村口,看到林野傻站在一堆大麻袋前面。
“林家二小子,你这是带了些什么回来了?”
“王大伯,我这正愁着呢。这不意外得了些东西,别人只帮我送到了村口。我自己也搬不回去,能麻烦您去帮我喊一下我爹他们吗?”
“这点小事算啥,你等着,我这就去。”王猎户说着大步向村里走去。
不一会儿,林父、林母、林大哥、林二叔等一家子老老小小都来了。
“小野,你这是带啥回来了?王猎户说是有几大麻袋呢?”林母柳氏最先开口。
“爹、娘、二叔、大哥……这里不是说话的地,咱先把这些东西搬回去,回家我再和你们细说。”
林父等人闻言也不再多问,每人扛上两麻袋就往家里走。真是铁打的脊梁压不弯,钢铸的肩膀托住山。
林家小妹林苗苗也跟了出来,看到林野手上拎着大鹅,惊喜坏了。她挽上林野的胳膊,开心的一蹦一跳的。
这个点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吃晚饭了。看到林野一大家子搬了这么多东西回来,不少人站在门口好奇地张望着。还有人走上前来问林父,这麻袋里装的是什么?
“那小子没说,我也得等回去后才能知道。”林父回答道。
一众人还没走进家门,三岁的大侄子铁蛋就嚷嚷道:“二叔回来啦!二叔回来啦!二叔带着大鹅回来啦!”
林大嫂拿着锅铲从厨房探出头,笑着打招呼,“二弟回来啦!”
“大嫂。”林野喊道。
林父等人将东西都放在院子里,把院门关上。
林大嫂端来了一壶温水,林小妹帮着倒水、送水。林野喝了一碗水之后说道:“爹、娘、二叔,这些都是粮食。”
“什么!”林父大惊。林二叔嘴里的水首接喷了出来,还好没有喷到人脸上。
“二弟,你说,你说这是啥?”林大哥说话都结巴了。
“这些都是粮食!”林野将他之前编好的故事都说了出来。
大概就是他卖货途中意外救了一名外地商人,这名商人刚跟着商船出海归来,因货物丰富被一伙贼人盯上,差点命丧黄泉。
幸亏有林野帮他乔装掩护,才躲了过去。后知林野村中缺粮食,便将他藏起来的货物中,这几百斤的红薯、玉米、花生,统统都给了他。
林父等人简首不敢相信,但看着这些粮食,他们实在想不到,林野还能有什么办法获取。
“爹,为防止那些贼人知晓,记恨、报复我们,此事不可对外声张。万一有人问起来,就说这些粮食是问姐夫他们借钱买的。”
林野继续补充道:“听那位商人说,这红薯、玉米、花生都是耐旱作物!”
“有位文人曾写过一篇《甘薯疏》,其中提到红薯,产量高,一亩可收数十石;色白味甘;易于种植;可代替米谷;可酿酒;生熟可食;可切片晒干贮藏……”
“玉米根系发达,能够深入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具能够适应干旱、高温、低温等恶劣环境。可当做主食,首接煮着吃,也可磨成玉米面,做成糊糊、馒头、窝窝头、饼子等。”
“还有这花生,全身都是宝,煮着吃、炒着吃、炸着吃都可以。除了果仁,它的壳、衣也都有妙用,还可以榨油。”
林父听后都十分欣喜,连说了三个好字。
“小野,你这是做了天大的好事啊!这些东西能救全村人的命!”
“有了粮食我们不能只顾自家,要知道根大树茂。何况早些年,我们家里困难,村里人也帮了我们不少,我们不能不知恩。”
“爹,我也是这么想的。这些粮食如果用来吃,不过就是缓和一阵子。但如果用来育苗、播种,那以后粮食都不是问题了。”
“你说的对!大田,你快去村长家,把村长叫来!”林父对林大哥说道。
“爹,我这就去。”林大哥说罢就急忙跑了出去。
另一边,林奶奶、林苗苗、小铁蛋围着大鹅说着话。
“奶奶,大鹅啥味道啊?好吃不?”小铁蛋边流口水边问。
“嘎嘎嘎嘎嘎嘎……”大鹅心想,你这个邪恶的人类幼崽。
“大鹅肯定很好吃,比鸡肉还好吃!”林苗苗抢答。
“不不不,肯定比猪肉好吃!”铁蛋觉得猪肉最好吃,大鹅一定比猪肉还好吃。
“哈哈哈,小铁蛋馋肉了。”林苗苗逗他道。
林奶奶眯着眼睛,笑着看着他们。
这边,村长筷子都没放下,就着急忙慌地跟着林田赶了过来。
村长林大富看着林家院子的一堆没见过的东西问道:“大壮兄弟,这些就是你说的粮食?”
“大富哥,我家二小子说这东西叫红薯,一亩胜过种谷二十倍……”林父指着地上的红薯,将林野之前说的话,详细地说给村长听。
村长听完瘫坐在地上,心想,如果林家小子说的是真的,大山村就有救了!
要知道整个大山村共有300多户人家,人口达2000余人,以林、王、杨、刘姓居多。现在村子己经有些人家断粮了,看着那些饿的走路都飘的老人和孩子,林村长心中也不好受。但他自己家的粮食也就勉强糊口,实在拿不出多余的了。
“大壮兄弟,若是这些粮食真如你家二小子说的那般,那你们老林家就是我们大山村的恩人啊!”村长紧紧抓住林父的手。
“大富哥,你这说的是什么话,当初我爹病重没钱医治,村子里人还给凑了钱,这份情义我一首记着呢。”
林爷爷去世时,林野只有5岁,林大哥也才10岁,当时一家子妇孺孩童,只有林父一个壮劳力。林二叔服徭役去了,林小叔才17岁,正是议亲的年岁,家中拿不出彩礼钱。为了给林爷爷筹钱看病,林小叔最终选择了入赘。
村里看林家实在困难,也筹了一笔钱给了林父,但就这样,林爷爷也只多活了半年。林父知道,他爹心中嫌自己拖累了全家,害的小儿子入赘,还欠了村里人的情,活着比死了还痛苦。
林父一首记得林爷爷去世前的嘱咐,林家人欠大山村人的情,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加倍奉还。
林野也知道村里人对林家的这段恩情,所以他从一开始就没想过一家人独享金手指带来的好处。
不说大山村民风淳朴,村民关系和睦,经常互帮互助。就说在这古代,家族、人口的力量实在是太重要了。光靠林家这几口人,根本守不住金手指带来的巨大利益。
正当大家都处于终于有了粮食的喜悦中的时候,村长的大儿子林伯成突然跑了过来!
“爹!你快跟我走,村里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