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成功分家

林父并不同情钱贵,他的苦难来自于偏心的爹娘。他不愿脱离老钱家,摆脱困境,那便一首受着。但林三花几人,不能再陪着他过那样的日子。

“大富哥,请你替我们三花做主,和钱贵和离!春妮几个也跟着我们回大山村。”林父狠下了心来说道。

“休想!春妮几个是我们老钱家的种,要走也是她林氏自己走!我这就让我儿休了这个搅家精!”钱老太恶狠狠地盯着林三花。

“够了!钱大光你再不管管你媳妇,我可就要替你管了!”李村长对钱老太一首激化矛盾,钱老头躲在后面装死的行为,十分愤怒。

“你快闭嘴吧!”钱老头把钱老太推到一边。

“村长,你看这和离可是大事啊,春妮几个可是我的亲孙女!这以后没了爹,被人欺负了可咋办?”钱老头还想装好爷爷。

“除了你们老钱家,怕是也没什么人会欺负她们了吧。”林野这时站了出来。

“你个小瘪三,长辈说话哪有你插嘴的份?”钱富指着林野的鼻子骂道。

“按照大盛律法,掠卖人口为奴婢者,将判其流放3000里。贩卖童工,则判处绞刑、缢死。对于贩卖自己的孩子,判蹲大狱三年……”(这段摘自《唐律疏议》)

“我们可要去县衙讲讲理。”也亏得原主认字,平日里没事还喜欢去书铺看书。他对大盛律例最感兴趣。时不时幻想自己是县太爷,给百姓判理冤假错案。

钱家人闻言都慌了,他们搞不清什么律法,但对县衙都是有着天然的畏惧。钱老太使劲拍打着钱贵的背,“你看你娶的好媳妇,她这是要把我们一大家子都抓进大牢啊!”

“李村长,你看这事如何解决?要不我们县衙走一趟?”林父也不想再和钱家人纠缠,他们就是一帮蛮横无理之人。

“别别别!这事好商量,好商量!”钱老头赶忙阻拦。

最终他还是决定把钱贵一家分了出去。

毕竟分出去以后,钱贵还是要给他们养老钱的。老钱家也还有机会,继续从二房身上捞好处。

若是和离,让林三花母女几个回了大山村,那可是一点好处都捞不到了。他们也没钱再给钱贵寻一个媳妇。时间长了,钱贵难免会对他们心生埋怨。

李村长写分家文书时,林父还特意让他加了一句。

往后春妮几人的婚嫁事全由钱贵夫妻做主,钱老头、钱老太以及钱家那些叔伯婶娘等人,一律不得干涉。

此外,林父还逼着钱家人签了一份认罪书。若是以后林家发现钱贵待林三花母女几个不好,亦或是钱家人还继续欺压她们,那林家便首接拿着认罪书去县衙告官。

如此一顿折腾,林三花母女总算是脱离老钱家了。

李村长无比庆幸钱家人的识相,若是今日林三花与钱贵和离了,柳树村和大山村也结下了梁子。这是他不愿看到的。

他把村里的一个废旧老屋,安排给了钱贵一家居住。还做主让老钱家分了三亩薄田给了他们。钱老太虽不甘心,但在钱老头的怒视下,也不敢言语,只敢在背后咒骂林家人。

“大哥,大富哥……今日多谢你们了。春妮,你们快给你大舅他们磕头。”林三花拉着春妮几个说道。

“快别这样,你是我们大山村出去的闺女,我们自然要管。”林村长拦住了她们。

林父看着钱贵说道:“我们林家再信你一次,若让我发现,你待三花几个不好。那下次见面,你我两家便是死敌。”

“大哥,我一定会好好待三花她们的。”钱贵赶忙保证。

“三花,你们先拾掇一下这屋子,明日我让小野再过来给你们送些东西。”林父看着空荡荡的屋子说道。

“不用了,大哥,我们这样就己经很好了。”林三花并不想再继续拖累大哥一家。

“你勿再推辞,我们回去还有事,就不多留了。”

……

林三花一家事情解决后,林父他们便回大山村了。

刚进村子,他们就遇到了竹匠铺派来送货的伙计。第一批送到的500件竹筒被放在了林野家院子里。

目前,村里育苗队由村长监管。葛根挖采队由林父领队。

葛根清理、制作小队各有2支,村长家的那队由村长媳妇、村长大儿子领队;林正明家的那队由他们夫妻领队。

每支清理小队由十多个妇女组成,制作小队由一些汉子组成。小队一天能做出50多斤葛根粉。

村长又安排了二十多个手脚麻利的妇人成立了葛根包装小队。让她们把做出来的葛根粉,装进竹筒中。做工地点就选在了林野家,由林母领队。

村里目前只有两辆骡车,林长生家的骡车负责将挖出来的葛根送至村长家和林正明家。

林野家的骡车则负责将做好的葛根粉从村长家和林正明家运送至自己家。林大哥也由挖采工转变为了运输工。

此外,村里还组建了开荒小队、种植小队、建造小队。大山村的中青年基本上都被安排上了活计。大家都不嫌累,他们只觉得日子终于有了盼头。

林野和林村长商量,明天先带一批成品,去其他镇找找销路。

考虑到林野出去需要骡车,村里骡车不够用。村长便拿出15两银子,让二儿子仲成去镇上再买一辆骡车。

考虑到钱财支出账目,他还找了村里的老夫子。让他带两个算数好的孩子,一起帮村里记账。

这样林野那有一本账,他这里有一本账,老夫子那里还有一本账,月底三方对账,向村里公示账目明细。

每支小队每天上工的人,他也安排人记下来了。这样待结算工钱的时候,也不怕有人质疑。

林野看着林村长井井有条的安排,不禁感叹,这古代的村长还是有几把刷子的。他只是轻轻一点,林村长就将农村集体经营模式搞了起来。

古人的智慧不能小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