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地下避难所

当熊熊烈焰如怒涛般席卷主控室时,林默在逃生通道中慌乱地奔跑着。突然,他的目光被地上的一枚烧焦的胸针所吸引。他俯身捡起胸针,翻转过来,发现背面的微型芯片上刻着一行小字:“给看见极光的人。”

林默凝视着这行字,心中涌起一股异样的感觉。然而,此刻他没有时间去深思这句话的含义,因为他必须尽快逃离这个危险的地方。

他继续沿着逃生通道狂奔,通道的尽头,一个被叶清羽调包的冷冻舱正在解冻。随着温度的升高,冷冻舱发出一阵咔咔声,三千支抑制剂在刺耳的警报声中自动弹入发射井。

林默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心跳加速,但他并没有停下脚步。他奋力冲过发射井,来到了防空洞的铁门前。

此时,洪水己经冲破了铁门,形成了一个半米宽的缝隙。林默毫不犹豫地踩上锈蚀的弹药箱,艰难地钻进了防空洞。

进入防空洞后,他打开手电筒,光束扫过墙上的三防标语。那褪色的“深挖洞、广积粮”下方,有人用粉笔画着一个歪扭的箭头,箭头指向通风管深处。

"这里有柴油发电机。"工程师老周抹开控制台的积灰,指节叩击锈蚀的仪表盘,"七五年产的东方红牌,接上备用油箱或许能..."

爆炸的余震突然袭来,苏瑾扶住摇晃的药品架。玻璃瓶相互碰撞发出脆响,她借着应急灯看清标签:"磺胺嘧啶钠?这是六十年代的抗菌药。"

林默撬开墙角铁柜,成捆的档案袋哗啦散落。1976年的实验日志里夹着泛黄的照片:穿军装的科研人员正往培养皿接种不明菌株,背景里的混凝土墙上隐约可见TH-01的喷漆编号。

"通风系统还能用!"老周拉下电闸,头顶的排风扇发出垂死般的呻吟。陈腐的气流裹着黑色絮状物飘落,苏瑾的镊子夹住一片:"是植物纤维和皮屑的混合物...至少堆积了西十年。"

地下二层的手术室令所有人屏息。无影灯下的不锈钢床铺着霉变的束缚带,输液架上挂着上世纪生产的葡萄糖瓶。林默掀开病历柜,1979年3月15日的记录用红笔标注:"7号实验体出现皮肤木质化,注射链霉素后..."

"看这个!"苏瑾的手电光照亮墙角的保险柜。密码盘覆盖着菌斑,她戴上医用手套转动旋钮——随着机械咬合的轻响,柜门弹开时涌出刺鼻的福尔马林味。

浸泡在防腐液中的标本瓶整齐排列,每个都贴着"TH-01"开头的标签。七号瓶里的手掌长出树根状血管,十三号瓶的肺叶表面布满蘑菇伞盖。最底层的密封盒里,褪色的实验报告记载着触目惊心的结论:"菌株与青峰山矿脉伴生,需高压封闭处理。"

老周突然踢翻柴油桶:"油料被替换过!"他蘸取液体嗅闻,"这是航空煤油,有人最近来过..."

应急广播的电流杂音突然炸响。1978年的备战警报声中,混入一段清晰的现代语音:"TH-0119系统进入最终阶段,执行全面消杀..."

"是军方频段!"苏瑾扑向无线电操作台,指尖在发报键上疾点。摩斯密码的滴答声刚传出两组,整座避难所突然剧烈震颤,墙灰簌簌落下组成诡异的纹路——与石碑上的西象图腾完全一致。

储藏室的门轴突然断裂。成箱的压缩饼干散落一地,包装袋上的生产日期显示为三个月前。林默撕开真空包装,霉菌在脱水蔬菜上生长出荧光脉络:"他们在用这里当临时仓库!"

通风管传来抓挠声。众人抄起铁棍围过去时,管口掉出个浑身污泥的男孩,怀里紧抱的塑料袋里装着注射器和蓝色药瓶。苏瑾认出那是黑市流通的抑制剂:"你从哪弄来的?"

"医院地下室..."男孩咳出带孢子的血沫,"穿白衣服的人让我们试药..."他掀开上衣,肋间的TH-0197编码还渗着组织液。

老周检查柴油机时发现异常震动。掀开地面检修盖,首径两米的排污管正在脉动,管壁渗出荧绿色黏液。苏瑾的检测仪刚靠近就发出爆鸣:"孢子浓度超标千倍!这些管道首通..."

整座避难所突然陷入黑暗。在手电筒晃动的光束里,众人看见墙缝涌出沥青状物质,遇空气迅速硬化成树皮质感。男孩突然尖叫着抓挠手臂,皮下凸起的血管正发出幽幽绿光。

"是通风系统!"苏瑾扯下防护服裹住口鼻,"他们把菌株混进柴油废气..."

林默撞开紧急出口的瞬间,探照灯光柱如利剑刺来。装甲车上的扩音器播放着叶氏集团的公告:"发现非法聚集点,立即执行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