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盛夏里的机遇与良缘

一、科技馈赠开启新篇

1988年8月16日,深圳的蝉鸣在梧桐树上此起彼伏。童浩林推开书房门,十多台崭新的电脑整齐排列在定制的钢架桌上,黑色外壳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最显眼处摆放着小舅舅从澳洲寄来的最新款无线电手机,流线型的机身搭配可折叠天线,相较以往笨重的"大哥大",显得精巧又充满科技感。

"浩林,这些都是给我们的?"王丽娜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作为星唐投资深圳分部的负责人,她此刻摘下墨镜,眼中满是惊讶。童浩林点点头,指尖抚过手机光滑的外壳:"小舅舅说这是摩托罗拉最新研发的机型,信号覆盖范围比旧款扩大三倍。"

正说着,隔壁传来欢呼声。马华腾和张志东抱着代码本冲进来,张志东的眼镜滑到鼻尖:"天呐!这是IBM最新的PS/2系列电脑?运算速度比我们实验室的机器快两倍!"马华腾则拿起无线电手机反复端详,突然拨通了童浩林的号码。

"喂?"童浩林的手机响起清脆的铃声,他笑着挑眉,"试试在阳台通话,看信号稳定性如何。"

马华腾快步走到窗边,对着手机说了几句后眼睛发亮:"几乎没有延迟!浩林,有了这些设备,我们的即时通讯项目至少能提前三个月完成!"

二、牵线搭桥的心意

午后的阳光斜照进客厅,苏婉婷窝在沙发上织围巾,羊绒线团在她膝头轻轻滚动。童浩林端来两杯冰镇酸梅汤,在她身边坐下:"婉婷,你那个闺蜜林念薇,最近还在研究计算机金融?"

"是啊,她上个月刚帮父亲公司优化了财务系统。"苏婉婷舀起一勺酸梅汤,目光疑惑,"怎么突然问这个?"

童浩林放下玻璃杯,声音带着笑意:"我觉得她和华腾很合适。都是计算机天才,又都对金融感兴趣。"他想起马华腾整日泡在机房的模样,"而且念薇是本地人,人脉和资源能帮到华腾的创业项目。"

苏婉婷噗嗤笑出声,用毛线针轻点他胸口:"好啊童浩林,现在开始当红娘了?"但她随即认真点头,"说起来,念薇的父亲和我爸确实有生意往来,如果能促成......"

当晚,苏婉婷拨通了林念薇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欢快的回应:"什么?周末聚会?好啊!我最近刚好研究出一个超有趣的加密算法,正想找人讨论呢!"

三、机遇与缘分的聚会

周末傍晚,晚霞将深圳染成橘子色。童浩林特意让王姨准备了杭帮菜,龙井虾仁的清香与广式烧腊的甜香在餐厅里交织。林念薇穿着淡紫色连衣裙翩然而至,发间别着珍珠发卡,手中抱着一个精致的礼盒:"听说马先生在开发即时通讯软件?我带来了国外最新的技术期刊。"

马华腾原本拘谨地坐在沙发角落,听到这话眼睛瞬间亮了。两人很快聊得热火朝天,从TCP/IP协议聊到区块链雏形,连张志东也忍不住加入讨论。童浩林和苏婉婷对视一眼,默契地将主战场留给了年轻人。

"念薇,尝尝这个西湖醋鱼。"苏婉婷夹起一筷子鱼肉,"是浩林特意让厨师按杭城做法做的。"

林念薇接过餐盘,目光不经意扫过马华腾专注翻阅期刊的侧脸。少年睫毛在眼下投出细碎的阴影,讨论技术时微微泛红的耳尖,让她心里泛起异样的涟漪。

西、技术与商业的深度碰撞

饭后,众人移步到隔壁的工作室。马华腾打开电脑,展示项目的最新进展。林念薇盯着屏幕上跳动的代码,突然指着某个模块:"这里用二叉树算法会更高效,而且......"她拿起马克笔在白板上快速推演,"结合金融数据的特性,可以开发出实时结算功能!"

童浩林若有所思地摸着下巴。这个提议不仅能提升通讯平台的技术壁垒,更打开了商业化的新方向。他看向马华腾:"华腾,念薇的思路值得一试。如果能实现,我们可以和星盛金融合作,推出跨境转账功能。"

张志东兴奋地拍手:"这样用户粘性会大大提高!不过服务器压力......"

"这个交给我。"林念薇自信一笑,"我父亲公司的机房可以提供部分算力支持。"她的目光与马华腾相撞,又迅速移开,耳尖泛起红晕。

五、夜幕下的微妙情愫

聚会结束时,深圳的霓虹己照亮整座城市。童浩林和苏婉婷送众人到电梯口,林念薇抱着期刊犹豫片刻,从包里掏出一个U盘递给马华腾:"这是我整理的金融算法库,或许对你有用。"

"谢谢!"马华腾接过U盘,手指不小心触到她的指尖,两人同时后退半步。林念薇转身时,珍珠发卡的碎钻在灯光下闪了闪,马华腾望着她离去的背影,心跳莫名加快。

"进展不错?"电梯门合上后,童浩林笑着撞了撞马华腾的肩膀。少年耳尖通红,低头摆弄着U盘:"她......她真的很厉害。"

夜风从阳台吹进来,带着深圳河的水汽。童浩林看着远处国贸大厦的霓虹,想起大舅爷说过的话:"真正的机遇,往往藏在人与人的联结中。"此刻,这些因科技与梦想相聚的年轻人,正在彼此的生命里,书写着比代码更精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