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斋堂公社粮站的大院里,红旗招展,锣鼓喧天。
主席台上方悬挂着"向见义勇为英雄胡得禄同志学习"的红色横幅,台前摆着一排铺着红布的桌子,张团结和几位领导正襟危坐。
而在角落里,胡得禄竟看到顾文明,他正忙着调试镜头,看到胡得禄向他望来,不由对他笑了笑。
此时公社革委会主任王铁柱第一个站起来,用力敲了敲话筒,操着浓重的乡音说道。
"社员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表彰见义勇为的英雄模范——胡得禄同志!"
台下顿时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胡得禄被安排在台下第一排,胸前正别着一朵大红花,神情显得有些局促。
"胡得禄同志在斋堂煤矿塌方事故中,临危不惧,带领西十多名矿工成功脱险!"
王主任声音洪亮,情绪激昂地继续讲述胡得禄的事迹。
"更难得的是,他运用科学知识,通过观察动物异常,准确预判了地震发生!"
“咔嚓!”
顾文明立即对准台下鼓掌的群众,按下快门。
这时,一位戴着眼镜的中年干部站起身来。
王主任立即介绍道。
"现在,请区革委会副主任张为民同志宣读表彰决定!"
张副主任清了清嗓子。
"经研究决定,授予胡得禄同志'见义勇为模范'称号,奖励永久牌自行车一辆!"
台下又是一阵欢呼。
"同时,"张副主任继续宣读。
"鉴于胡得禄同志掌握地震预测的宝贵知识,区地震办特聘他为'地震观测员',每月补贴15元!"
胡得禄惊讶地睁大眼睛。
这个工作安排出乎他的意料,但正合他意,既不用坐班,又能名正言顺地到处乱走,要是有人询问,就说要去考察。
"下面,请胡得禄同志上台领奖!"
在热烈的掌声中,胡得禄昂首走上主席台。
县领导将一个大红奖状和一个崭新的自行车证交到他手中,又给他一个印着"光荣"二字的搪瓷缸子。
顾文明一个箭步冲到台前,单膝跪地,仰拍胡得禄接过奖状的庄严瞬间。
闪光灯接连闪烁,引得几个戴红领巾的小学生好奇地张望。
"胡得禄同志,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吗?"
张副主任和蔼地问。
胡得禄深吸一口气,走到话筒前。
"感谢党和政府的培养...其实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关于地震预测,我想说的是..."
他顿了顿,扫视台下的众人继续说道。
"我们要相信科学,平时多观察动物行为,发现异常要及时报告..."
台下,张小泉激动地带头鼓掌。
胡翠兰更是热泪盈眶,不停地用袖子擦眼睛。
“翠兰,得禄真是有出息了,是好事,你应该高兴!”
舅舅说是安慰她,不过自己也别过脸去,不让她看到自己的红眼圈。
讲话结束,顾文明拦住正要离开的胡得禄。
"胡同志,能不能单独拍几张?"
不等回答,他己经指挥胡得禄站在红旗前。
"对,就这样,手捧奖状,眼神看向远方...好!"
胡得禄无语只能配合他摆着动作。
闪光灯再次亮起。
"这张一定上头版!"顾文明兴奋地翻看胶片计数器。
"标题就叫《新时代的青年楷模——记见义勇为英雄胡得禄》。"
他压低声音。
"你放心,这次我只写科学预测,绝不提那些...特别的事。"
胡得禄翻了翻白眼,不过也没往心去,与后世的新闻标题相比,他也是小巫见大巫。
表彰大会结束后,公社食堂特意准备了庆功宴。
"得禄啊!"张团结在饭桌上亲切地说。
"你这个地震观测员的工作,主要是每个月写一份观测报告。平时时间你自己安排,有情况随时联系。"
胡得禄连忙端起酒杯,恭敬地回应。
"张书记,我明白,一定认真完成观测任务。"
他心里清楚,这不过是个挂名的闲职,真要让他去研究地震预测,他那点从后世带来的皮毛知识可不够用。
张团结突然压低声音,将酒杯往胡得禄的杯沿轻轻一碰。
"得禄啊,还得谢谢你。小泉这孩子,跟着你之后懂事多了。"
他抿了一口酒,继续道。
"这次矿难救援,也多亏你带着他,让他也立了点功劳。"
胡得禄连忙摆手。
"张书记您言重了。小泉本来就是个好孩子,勤劳勇敢,这次全靠他自己表现好。"
张团结闻言,脸上笑开了花,重重地拍了拍胡得禄的肩膀。
"好!好!年轻人就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他转头对同桌的其他领导说。
"看看现在的年轻人,多好啊!"
庆功宴结束后,胡得禄在公社大院门口与领导们一一告别后,终于和胡翠兰、舅舅汇合。
舅舅围着那辆崭新的二八大杠转来转去,粗糙的手掌小心抚摸着锃亮的车架。
"得禄啊,这车可真带劲!"
舅舅眼睛发亮,手指轻轻划过车把上的商标。
"永久牌的,少说也得一百二十块钱吧?"
胡得禄笑着把车钥匙塞到舅舅手里。
"舅舅要是喜欢,这车就给你了。我家里还有一辆旧的,够用了。"
舅舅像被烫到似的缩回手,连连摇头。
"这哪成!这可是领导奖励给你的,我怎么能要!"
"那这样,"胡得禄想了想。
"新的你不要,我把家里那辆旧车给你。以后你去城里看表哥也方便。"
舅舅明显心动了,搓着手犹豫不决。
胡翠兰见状,首接拍板。
"哥,得禄给你就收着吧,自家人客气啥!"
舅舅不好意思道。
"那...那我就厚着脸皮收下了。你这孩子,真是..."
他声音有些哽咽,赶紧别过脸去抹了抹眼睛。
胡得禄跨上新车,拍了拍前梁。
"娘,您坐这儿。"
又指了指后座。
"舅舅,您坐后面。"
胡翠兰小心侧坐在前梁上,舅舅则笨拙地跨上后座。
好在现在自行车非常的结实,而且人人都比较瘦小,三人坐上,自行车毫无压力。
"坐稳喽!"
胡得禄一蹬踏板,自行车平稳地驶上乡间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