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千里征途:车轮上的商道与温情

2012年6月26日清晨,杭城的薄雾还未散尽,童浩林己将最后一个行李箱放进奥迪A7的后备箱。车身在朝阳下泛着深邃的光泽,与他身上简约的白衬衫形成鲜明对比。苏婉婷抱着两本《北大周边房产指南》坐进副驾驶,发梢掠过车窗时,带起一丝若有若无的茉莉香。

“准备好了吗?”童浩林转动钥匙,引擎发出低沉的轰鸣。导航显示,从杭城到北京全程1200多公里,预计耗时60余小时。苏婉婷点头,将保温杯递过去:“王姨煮的提神茶,服务区休息时记得喝。”

驶出杭城高速入口,道路逐渐开阔。童浩林打开车载音乐,舒缓的古典乐流淌在车厢内。苏婉婷翻开房产指南,突然轻笑出声:“400平的房子,你是打算把书房建得比卧室还大?”“毕竟要兼顾工作。”童浩林瞥了眼她手中的资料,“不过你说得对,得留个大阳台,种满你喜欢的绣球花。”

正午时分,车辆驶入第一个服务区。童浩林正在加油时,注意到隔壁车位停着一辆破旧的货车,司机是位头发花白的大叔,正蹲在地上对着手机唉声叹气。“师傅,需要帮忙吗?”童浩林递过一瓶矿泉水。大叔抬起头,布满血丝的眼睛里满是疲惫:“厂子发不出工资,银行又不肯贷款,我这跑运输的活怕是也干不下去了......”

苏婉婷悄悄打开笔记本电脑,快速检索大叔企业的资料。童浩林沉思片刻,从钱包里掏出一张名片:“我是星唐投资的童浩林,我们可以提供低息贷款,利息和银行一样,等您厂子盈利了,只还本金就行。”大叔盯着名片,双手颤抖:“您......您就是那个商业天才?”

当晚在第二个服务区休息时,大叔执意请他们吃饭。简陋的餐厅里,大叔红着眼眶讲述创业艰辛:“为了给工人发工资,我把房子都抵押了......”童浩林打开平板电脑,当场联系星辰金融的风控团队:“您的厂子有技术专利,这就是最大的资本。我们不仅提供贷款,后续还能帮您对接供应链。”

苏婉婷则在一旁整理大叔的财务报表,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库存积压的问题可以通过首播带货解决,我认识几个头部主播......”大叔看着眼前这对年轻情侣,突然哽咽:“我闺女和你们差不多大,要是她也能遇到贵人......”

旅途继续。接下来的两天两夜,他们在服务区短暂休整了十次,加了八次92号汽油。每到一处,童浩林都会打开电脑处理星唐投资的紧急事务,苏婉婷则在一旁核对房产信息、回复邮件。有时困了,两人就轮换着开车,在晨光熹微或月色如水时,分享彼此对未来的规划。

终于,当北京的地标建筑出现在视野中时,童浩林将车停在路边。两人站在立交桥上,望着川流不息的车流和灯火通明的城市,相视而笑。“我们到了。”苏婉婷轻声说。童浩林握住她的手:“不仅到了北大,还帮大叔找到了出路。这一路,比任何商业谈判都值得。”

办理入学手续后,他们看中了一套位于北大附近的400平复式公寓。落地窗外,能隐约看见未名湖的波光。童浩林站在宽敞的客厅里,拨通大叔的电话:“贷款己经到账,供应链对接会定在下周......”挂断电话,他转身看见苏婉婷正在丈量阳台尺寸,阳光为她镀上一层金边。

夜色渐浓,两人躺在新家中,听着城市的喧嚣渐渐平息。“以后这里就是我们的据点了。”苏婉婷靠在童浩林肩头。他打开手机,查看大叔厂子的复工进度,屏幕光照亮他年轻却沉稳的脸庞:“在北大读书,在这房子里工作,再去帮助更多像大叔这样的人——这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

窗外,北京的星空璀璨,而属于童浩林和苏婉婷的新篇章,正在这座城市悄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