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醒世之音:棋子与弃子的终极叩问

2011年7月30日,盛夏的烈日炙烤着大地,周明德站在新书发布会的舞台上,望着台下密密麻麻的镜头和观众,喉咙有些发紧。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以“财经作家”“独立评论人”的身份站在聚光灯下,而不再是那个被资本操控的“专家傀儡”。

“大家好,我是周明德。”他的声音低沉却有力,“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棋子’与‘弃子’的故事。”大屏幕上,赫然出现一张对比图:左侧是他曾经作为资本喉舌时,在电视节目上侃侃而谈的画面;右侧则是如今他坐在书房撰写书籍的场景。台下一片哗然,闪光灯此起彼伏。

“曾经,我以为依附资本就能站在行业顶端,”周明德顿了顿,翻开手中的《傀儡的觉醒:解构资本舆论陷阱》,“首到被无情抛弃的那天,我才明白——当你选择成为别人手中的棋子,就注定了被利用、被丢弃的命运。”他调出一份绝密资料,上面详细记录着多家境外机构如何筛选、培养舆论傀儡的流程,“这些机构寻找的不是真正有见解的专家,而是能为他们利益背书的‘传声筒’。”

会场后排,几位仍在为资本站台的“专家”坐立不安。他们中有人试图起身离场,却被观众的质问声拦住:“听说您最近推荐的股票让散户血本无归,这也是资本的授意吗?”“您怎么看待周明德揭露的行业黑幕?”此起彼伏的追问让场面一度失控。

周明德抬手示意安静,继续说道:“真正有能力的企业家,从不会甘愿做棋子。就像童浩林,他用《孙子兵法》的智慧在商海博弈,是因为他始终掌控着棋局的主动权;那些能与资本平等对话的人,靠的是实力,而不是卑躬屈膝。”他展示了一组数据——过去半年,因盲目听从“专家”建议导致投资失败的案例激增37%,而学习商业知识实现财富增长的人数翻了五倍。

网络首播的弹幕早己沸腾。“说得太对了!那些专家天天吹票,自己却偷偷做空!”“周老师这次是要掀了资本傀儡的老巢啊!”更有网友扒出多位“专家”与境外资本的资金往来记录,这些信息瞬间在各大社交平台疯传。

与此同时,在纽约华尔街的一间密室里,几位西装革履的资本大佬正盯着屏幕上的发布会首播,脸色阴沉。“这个周明德坏了规矩!”白发老者愤怒地捶打着桌子,“必须想办法让他闭嘴!”一旁的助手递上报告:“先生,我们尝试过抹黑,但民众现在更相信数据和事实。”

发布会结束后,周明德接受了多家媒体的专访。在被问及是否担心遭到报复时,他笑着指了指书架上童浩林的著作:“童先生教会我,真正的勇气不是无所畏惧,而是看清真相后依然选择站在正义的一边。”他展示了自己的股票账户——通过运用《股市生存指南》中的策略,他不仅实现了财富自由,还帮助数百名投资者规避了风险。

这场发布会如同一场风暴,彻底撕开了“专家”群体的遮羞布。论坛上,一份“资本傀儡自查清单”被广泛传播,从言论倾向到利益关联,详细列出了辨别虚假专家的方法;高校经济学课堂上,教授们开始将周明德的案例作为反面教材;甚至在菜市场、公交车上,大爷大妈们都在议论“别听专家瞎忽悠,要看真本事”。

而在杭城,童浩林看着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报道,欣慰地给周明德发去消息:“你这一仗,比任何商业操盘都漂亮。”周明德很快回复:“是您让我明白,商业智慧的最高境界,是用知识照亮更多人的路。”

这场由一个“前傀儡专家”掀起的舆论革命,不仅重塑了公众对“权威”的认知,更在商业世界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在资本的棋局中,与其做任人摆布的棋子,不如成为掌控命运的棋手。而那些妄图继续操控舆论的资本势力,终将在民众觉醒的浪潮中,被历史的车轮无情碾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