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新春絮语:少年军师的双面人生

2011年2月4日,大年初一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进童家别墅,在羊毛地毯上织出金色的光斑。童浩林慵懒地窝在沙发里,电脑屏幕的蓝光映着他略显疲惫的脸——过去半个月,他辗转于珠三角的二十余家工厂,此刻难得能享受片刻清闲。

“哥!快来玩大富翁!”清脆的喊声打破了客厅的宁静。11岁的宁宁扎着双马尾,怀里抱着棋盘,身后跟着同样11岁的表妹,两人眼睛亮晶晶的,活像两只期待投喂的小兽。童浩林无奈地合上电脑:“说好的让我休息半天呢?”

“不行不行!”宁宁一屁股坐在他身边,把骰子塞进他手里,“你都好久没陪我们玩了!上次答应教我炒股的事儿也没下文!”童浩林闻言哭笑不得,捏了捏妹妹的脸:“小财迷,你才多大就想炒股?”

“你14岁就赚了15.6亿!”宁宁不服气地鼓起腮帮子,“爸说你是我们童家的骄傲,还说等我长大了要像你一样厉害!”童浩林心里一暖,想起父亲每次提起自己时那掩饰不住的自豪。他接过棋盘,认真地说:“想学好炒股,得先从大富翁开始。记住,这游戏最重要的不是买地盖房子,而是——”

“现金流!”表妹突然抢答,“我听姑父说过,你拯救那些工厂就是靠现金流管理!”童浩林惊讶地挑眉,没想到两个小丫头竟把大人们的谈话记在心里。他笑着点头:“没错,就像《孙子兵法》说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资金就是商业战场的粮草。”

正说着,苏婉婷端着果盘从厨房出来,红色旗袍衬得她明艳动人:“你们聊什么呢这么热闹?”宁宁立刻扑过去:“苏姐姐快坐!哥哥在教我们商业知识!”苏婉婷在童浩林身边坐下,顺手整理了下他的头发:“大军师难得休假,怎么还聊工作?”

童浩林靠在沙发上,望着天花板:“其实挺怀念这样的时光。在外面谈项目时,人人都叫我‘童总’‘童先生’,只有在家里,我才是你们的哥哥、侄子。”话音刚落,宁宁突然搂住他的脖子:“哥,你会不会觉得累?我听爸爸说,那些专家总说你年纪小,做不了大事。”

童浩林愣了愣,轻轻刮了下妹妹的鼻子:“傻丫头,真正的强大和年龄无关。你看这盘大富翁,就算对手比你起步早,如果能抓住机会、合理布局,照样能反败为胜。”他调出手机里的照片,画面中是珠三角某家濒临倒闭的工厂如今热火朝天的生产线,“这些叔叔阿姨刚开始也不相信我,但最后我们一起创造了奇迹。”

表妹托着下巴,好奇地问:“哥,你怎么想到用《孙子兵法》做生意的?”童浩林起身走到书架前,取下那本翻旧的《孙子兵法现代金融应用》:“这要感谢妈妈和小舅舅。小时候,他们常给我讲古代战争的故事,我就想,商场如战场,这些谋略是不是也能用在商业上?”

他翻开书,指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批注:“比如分析竞争对手时,就像将军研究敌军布阵;制定投资策略,就像谋划一场战役。但最重要的是——”他看向两个妹妹,“无论多聪明的谋略,都要守住本心。就像爸爸教我们的,童家经商百年,诚信永远排在第一位。”

这时,客厅的电视突然响起新闻播报声:“近日,珠三角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取得重大突破,背后神秘投资人身份引发热议......”宁宁“嗖”地跳起来关掉电视:“不许看这个!今天只准聊大富翁!”童浩林和苏婉婷相视而笑,重新投入到这场充满童趣的“商业模拟战”中。

窗外,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传来,空气中弥漫着喜庆的火药味。童浩林看着妹妹们为了一块“地产”争得面红耳赤,突然觉得,这些平凡又温暖的瞬间,才是他在商海拼搏的意义。当夜幕降临时,他收到美惠子和大卫杜夫的新年祝福,三人相约在加密聊天群里复盘过去一年的投资战绩。而此刻,他更珍惜的,是身边妹妹们的欢声笑语,和苏婉婷递来的那杯温热的姜茶。在这个特殊的大年初一,商业传奇暂时退居幕后,留下的,是少年最本真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