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气丹只是入门。炼丹之道,越往后越难。”
徐林安站起身,走到自己的丹炉旁。
“今日,为师为你演示一阶丹药中最难炼制的几种之一——破境丹。你看仔细了。”
林凡立刻凝神,全神贯注。
徐林安点燃炉火,动作行云流水。
他取出的药材明显比聚气丹复杂得多,年份和属性也各不相同。
火焰在他精妙的控火术下,时大时小,如臂使指。
“破境丹,步骤繁多,关键在于药性的冲突与调和,稍有不慎,前功尽弃。”
徐林安一边操作,一边简洁地讲解。
“熔炼,需分先后,掌握火候,化去杂质;提纯,更需耐心,去芜存菁;控火贯穿始终,是核心;注灵时机稍纵即逝,需神识敏锐;凝丹需爆发力与精准并存;收丹则讲究火褪丹稳。”
火焰舔舐着丹炉,药材在炉内被依次投入、熔炼、提纯。
徐林安的手法老道,百炼成丹的基础步骤被他运用得出神入化。
强大的控火术,强行压制着药性中本应产生的剧烈冲突,维持着一种脆弱的平衡。
药液翻滚,光华流转,丹炉内气息变化万千。
林凡的眼睛一眨不眨。
这是他第三次近距离观摩炼丹。
不过,这次是徐林安毫无保留地展示一阶丹药的巅峰之作。
每一个动作,每一次火力的微妙调整,都清晰地印入他的脑海。
同时,他心中那本《五行炼丹术》的理念也在飞速运转、印证。
当徐林安进行到关键的“注灵”步骤时,林凡的眉头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
按照五行炼丹术的理念,此刻炉内金行药力因之前的熔炼被火气催发得过于锋锐,而作为中和缓冲的水行药力却因徐林安追求融合速度,在提纯时被稍稍削弱了一丝。
虽然徐林安凭借强大的控火术硬生生稳住了局面,但在林凡的感知和推演中,这细微的失衡,如同地基上的一道微小裂痕。
凝丹时,徐林安骤然加大火力,炉内气息狂暴压缩!
嗡!
丹炉轻震。
徐林安神情专注,掐诀收丹。
炉盖揭开,一股浓郁但略带一丝燥意的药香散出。
炉底躺着三颗龙眼大小、通体赤红的丹药,表面有细微的火焰纹路,只是光泽略有些黯淡,其中一颗边缘似乎有一点点不易察觉的收缩痕迹。
三颗下品破境丹。
徐林安看着丹炉里的三颗丹药,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似乎对这个结果也不太满意。
他挥手将丹药收好。
“看到了吗?”
徐林安转向林凡。
“破境丹的炼制,容不得半点差错。熔炼提纯稍有不足,控火稍有失当,注灵时机稍晚或稍早,都会导致失败或丹药品阶下降。为师方才虽成丹三颗,但火候在最后凝丹时还是稍急了一瞬,影响了品质。”
林凡心中了然,果然如他所料。
那细微的五行失衡,在最终凝丹的强大压力下被放大,导致了丹药的瑕疵和数量的减少。
但他没有点破徐林安未提及的、更前期的那个五行失衡点,只是恭敬地点头。
“弟子谨记师尊教诲。”
徐林安看着林凡平静受教的样子,心中那份因为炼丹不够完美而产生的细微不快也消散了。
他缓和了语气。
“你悟性不错,但切莫因聚气丹侥幸成功而自满。
这破境丹,才是检验真正丹道基础的试金石。
回去好生揣摩,勤加练习。
争取…在百次开炉之内,能成功炼出一炉破境丹,哪怕只有一颗下品,也是你巨大的进步。”
百次之内?
徐林安觉得自己这个要求对于刚接触炼丹的弟子来说,己经算是相当严格,甚至有些苛刻了。
毕竟他自己当年炼破境丹,也是在失败了几百次后才成功。
他期待着看到林凡脸上露出凝重或压力。
然而,林凡脸上依旧没什么特别的表情,只是再次躬身?
“弟子明白,定当勤勉。”
徐林安看着林凡拿着玉瓶告退的背影,消失在门外。
他重新坐回椅子上,端起那杯早己凉透的茶,却没有喝。
他目光落在自己刚才炼丹的丹炉上,炉壁还残留着温热。
“三次聚气丹…?”
徐林安低声自语,嘴角忽然露出一丝极其复杂、难以言喻的笑容,像是无奈,又像是某种强烈的期待。
“陈金啊陈金,你这老小子,到底给我天玄宗…送来了一个什么样的怪物?”
他放下茶杯,眼神闪烁。
林凡刚才观摩时那种全神贯注、若有所思的眼神,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
那眼神里,似乎不仅仅是学习,更像是在…印证?
甚至…审视?
徐林安甩甩头,把这个荒谬的念头抛开。
怎么可能。一个刚入门的小弟子罢了。
林凡离开峰顶,没有立刻回自己的住处。
他走到了丹青峰半山腰一处僻静的石崖边。
这里视野开阔,能看到远处连绵的山峦和翻腾的云海。
他从怀里拿出那枚陈老留下的玉简,再次用神识触碰。
苍老平静的声音又一次在识海中响起。
【……吾本无脚鸟,飞向天地间。】
林凡握着玉简,望着无垠的天地。
山风吹拂着他的衣袍。
“陈老,您回去哪里呢?”
“还有,您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
徐林安演示的破境丹炼制过程,每一个细节都在他脑中清晰回放。
那些看似行云流水、无懈可击的操作,在《五行炼丹术》的映照下,却显露出了几处可以更完美的节点。
尤其是那处金水失衡的细微之处,如同白璧微瑕。
“百次之内么…”
林凡低声自语。
他没有觉得这个要求苛刻,也没有觉得容易。
这只是一个需要达成的目标。
他收起玉简,转身,步伐稳定地朝着分配给他的那间普通丹房走去。
丹房很简陋,只有一个最基础的黄铜丹炉和摆放药材的石台。
他没有立刻开始炼制破境丹。那太冒进。
他取出炼制聚气丹的药材。
这一次,不是为了成功,而是为了练习“五行调和”。
他刻意在熔炼黄精草时,模拟一丝微弱的火行之力去“烤”那本该温和的土气,制造失衡。
又尝试在凝露花投入时,用一丝金行之力去“切割”过于缠绵的水木之气。
他主动制造冲突,然后运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引导神识去调和、去修复。
一次,成功,丹成西枚。
两次,成功,丹成五枚。
三次,成功,丹成六枚,炼制出一枚中品丹。
……
林凡毫不在意成丹与否,只是专注地感受着每一次神识引导五行之力时,炉内药性变化的反馈。
每一次成功,他对五行之力的流转和平衡的掌控,就清晰一分。
时间在枯燥的重复中流逝。
丹房内,炉火明灭,药香与焦糊味交替弥漫。
当林凡感觉对聚气丹层面的五行操控有了新的领悟后,他才终于拿出了徐林安赐下的那份破境丹药材。
药材不多,只有十份。
他没有急着点火。
而是盘膝坐在丹炉前,闭上眼睛。
脑海中,徐林安的整个炼制过程如同画卷般徐徐展开。
同时,《百炼成丹》的标准步骤,《五行炼丹术》的调和理念,以及他自己在聚气丹上试验出的操控心得,三者开始缓慢而艰难地融合、推演。
他反复模拟着每一个步骤,推敲着每一处可能产生五行冲突的关键节点,尤其是注灵前后那处金水失衡的环节。
他尝试在脑海中,用更精微的五行引导去弥补徐林安依靠强力控火术才能压制的薄弱点。
不知过了多久,林凡睁开眼。
眼神沉静,如同古井。
他点燃了炉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