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归巢暖阳:守护与新生的温情序章

2020年1月10日,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的停机坪上,星宁航空的客机如候鸟般整齐排列。舷梯缓缓放下的瞬间,滞留A国的华人们提着简单的行李走下飞机,防护服下露出的眼神中,既有劫后余生的恍惚,也有终于归国的释然。人群中,几位老人忍不住跪地亲吻地面,泪水混着消毒水的味道,在寒风中晕开一片温热。

童浩林站在临时搭建的接待处,身后是"欢迎回家"的巨型横幅。他亲自为每位归国者递上热姜茶,茶杯上印着星宁集团的LOGO,此刻却更像是一枚温暖的勋章。"先别担心,"他握住一位年轻母亲颤抖的手,对方怀中的婴儿正因长途奔波啼哭不止,"所有手续我们会代办,星宁的公寓会免费提供三个月住宿。"

在机场的另一角,童舒指挥着志愿者团队高效运转。智能手环发放处,工作人员为归国者佩戴特制设备,上面实时显示健康数据并连接星宁医疗系统;行李传送带旁,AI机器人自动分拣消毒行李;而翻译组的大学生们,则用多国语言安抚着情绪激动的人群。"己登记12738人,"童舒通过耳机汇报,"医疗筛查通道运转正常,未发现确诊病例。"

与此同时,星宁地产旗下的23个公寓住宅区同步亮起暖黄色的灯光。在南山智慧社区,物业人员提前将房间打扫一新,床上用品、洗漱用具一应俱全,冰箱里塞满新鲜食材。墙上贴着手写的欢迎信:"这里就是您暂时的家,有任何需求,请随时联系我们。"当第一辆载着归国华人的大巴抵达时,孩子们举着画满爱心的海报奔跑欢呼,让压抑多日的氛围终于有了生机。

在免费安置期间,星宁集团启动"新生计划"。集团旗下的子公司开放30000个岗位,涵盖芯片研发、电商运营、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招聘现场,曾在A国硅谷工作的工程师李明看着星宁半导体的岗位介绍,眼眶泛红:"原本以为回国会失业,没想到能参与2纳米芯片的研发,这是我梦寐以求的机会。"

而对于缺乏专业技能的归国者,星宁职业培训中心开设了免费课程。在首播电商教室里,曾经在A国开中餐厅的王芳跟着张艺学习选品技巧;家政服务培训班中,建筑工人老张认真记录着智能家居的维护要点。"等结业后,星宁旗下的企业会优先录用大家。"培训讲师的承诺,让课堂响起热烈的掌声。

网络上,#祖国接你回家#的话题持续霸榜。一位留学生在短视频平台分享自己的经历:"在A国感染病毒后,是星宁医疗的线上问诊救了我。现在回国还能免费住公寓、学技能,这种安全感,只有祖国能给。"视频中,他展示着自己在星宁电商培训班的学习成果,屏幕上的订单数字不断跳动。

随着归国者逐渐安顿,星宁集团开始推进"以工代租"计划。在宝安的智能工厂里,新入职的员工们通过加班赚取工时,积累的积分可抵扣房租。车间主任老周笑着说:"大家工作积极性特别高,有人三个月就还清了住宿费,还存了一笔钱。"

1月25日,正值农历除夕。星宁公寓区张灯结彩,童浩林带着家人走访各个社区。在一户朝鲜族家庭中,女主人端出刚包好的饺子;隔壁的程序员小哥则用3D打印机制作了生肖鼠的摆件。"来,咱们一起看春晚!"童浩林打开客厅的全息投影,当熟悉的旋律响起,整栋楼都回荡着欢声笑语。

深夜,童浩林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俯瞰着灯火通明的公寓区。手机震动,传来财务报表:免费安置计划己投入8.7亿元,但星宁旗下企业因注入新鲜人才,产值增长了15%。他回复助理:"继续优化服务,让每个归国者都能在这里找到新的人生坐标。"

窗外,烟花在夜空中绽放,照亮了"星宁家园"的巨幅标语。这场跨越万里的救援行动,不仅是一次生命的摆渡,更在商业版图与人文关怀的交织中,书写出新时代的中国担当——当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民族凝聚力同频共振,温暖与希望,终将照亮每一个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