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5月15日清晨,杭城的天空被染成淡淡的粉紫色,西湖边的垂柳在晨风中轻轻摇曳。童家别墅的厨房里,氤氲着糯米与粽叶的清香,王姨戴着老花镜,正手把手教童舒包粽子。9岁的小姑娘扎着双马尾,鼻尖沾着米粒,认真地将馅料塞进粽叶,却总是包出歪歪扭扭的形状。
“王姨,我包的粽子怎么总散开呀?”童舒皱着小鼻子,有些沮丧地看着手中散开的粽叶。
王姨笑着接过粽叶,耐心道:“舒舒,包粽子就像做生意,得讲究个‘紧’字。你看,先把粽叶卷成漏斗状,再放糯米和馅料,最后用棉线紧紧缠住……”她灵巧的双手翻飞,一个棱角分明的粽子便成型了。
餐厅里,童诗涵穿着淡青色旗袍,正在摆放餐具。17岁的她褪去了几分稚气,眉眼间多了几分成熟与自信。桌上的黑色笔记本电脑格外显眼,这是小舅舅从海外带回的稀罕物,虽然笨重,但运行速度比台式电脑快上许多。童诗涵轻轻抚摸着电脑外壳,想起昨晚和马华腾、雷军通过大哥大讨论开发智能办公软件的事。
“阿姐,我来帮忙!”14岁的童宁抱着一摞星芒定制的餐盘走进来,金丝眼镜下的眼神透着机灵。她最近正在研究如何将星芒的点餐系统与这款笔记本电脑适配,“对了,雷军哥说小米科技开发出了新的财务软件,能自动生成报表,等会儿吃饭时你要不要问问?”
童诗涵点点头,正要开口,门铃突然响起。李娜娜风风火火地闯进来,手里提着两大篮新鲜杨梅:“诗涵!我从丽水带的特产,正好配粽子吃!”她穿着时尚的喇叭裤,腰间别着最新款的大哥大,俨然一副干练的女企业家模样。
此时,厨房传来童舒的欢呼声:“粽子煮好啦!”王姨端着冒着热气的竹篮走出来,粽叶的清香瞬间弥漫整个餐厅。竹篮里,除了传统的鲜肉粽、豆沙粽,还有几个造型奇特的粽子——有的裹着梅干菜,有的夹着星芒汉堡的秘制酱料。
“这是我和王姨的新创意!”童舒骄傲地介绍道,“梅干菜粽是用星芒门店的配方改良的,还有这个汉堡酱粽,说不定能成为星芒的新品!”
童诗涵夹起一个梅干菜粽,咬下一口,熟悉的咸香在舌尖散开,仿佛尝到了星芒创业初期的味道。她想起15岁那年,也是这样的粽香时节,自己在书房熬夜写商业计划书,饿了就啃一口王姨包的粽子。如今,星芒己经发展成商业帝国,但这份烟火气却从未改变。
饭桌上,话题渐渐从粽子转到了科技。童宁打开笔记本电脑,展示她新设计的界面:“你们看,我把《清明上河图》的元素融入了系统,点餐时就像在逛古代集市。”李娜娜凑过去,眼睛发亮:“太有创意了!要是在全国门店推广,肯定能吸引更多顾客!”
这时,童诗涵的大哥大突然响起。是马华腾打来的视频通话,画面里,深圳的办公室里堆满了资料,张志东正在调试设备。“童总,QQ注册用户突破500万了!”马华腾的声音带着兴奋,“我们打算开发语音通话功能,不过在算法上遇到了些难题……”
童诗涵一边吃着粽子,一边认真听着,不时提出建议。窗外,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餐桌上,将众人的身影拉得很长。童舒好奇地凑到大哥大前,对着屏幕里的马华腾挥手:“马哥哥,你们什么时候开发能玩游戏的QQ呀?”
笑声中,童诗涵突然想起大舅爷说过的话:“传统是根,科技是翼。”此刻,看着饭桌上讨论热烈的家人和伙伴,她忽然明白,星芒的成功,正是因为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坚守。无论是粽子里的传统味道,还是电脑屏幕上跳动的代码,都是这个时代最动人的注脚。
午后,童家别墅的庭院里,童舒和几个小伙伴围着台式电脑玩新开发的益智游戏。童诗涵坐在藤椅上,翻看着雷军寄来的《智能家居设计方案》。微风拂过,带来阵阵粽香,她望着远处的西湖,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没有VR、没有AI的现在,却孕育着无限可能,而她和伙伴们,正走在创造未来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