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逻辑训练与知识储备

与秦明律师那场无声的“较量”之后,林默没有再进行任何多余的试探。他很清楚,在“迷局考场”这种朝不保夕的环境中,过度的好奇心和轻举妄动,都可能招致杀身之祸。

秦明律师既然选择了暂时沉默,必然有他的考量。而林默现在最需要做的,是集中所有精力,应对即将到来的、被标记为“高危险等级”的“封闭空间内的群体博弈与信任危机”考场。

距离第七日的钟声,只剩下最后一天多一点的时间。

林默将自己完全沉浸在了高强度的备战之中。

他公寓的书桌上,堆满了各种书籍和资料。除了之前一首在研读的心理学、博弈论、密码学之外,他又找来了几本关于“群体心理学”、“危机决策”以及“审讯与反审讯技巧”的专业书籍。

“封闭空间”、“群体博弈”、“信任危机”——这几个关键词,清晰地指明了下一个考场的核心要素。

林默知道,在这种类型的考场中,最大的敌人往往不是环境或机关,而是……人心。

当生存资源变得稀缺,当信息变得不对称,当猜忌和恐惧在封闭的空间内不断发酵,人性的阴暗面就会被无限放大。背叛、欺骗、嫁祸、甚至自相残杀,都可能成为家常便饭。

他必须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也必须掌握一些能够在这种复杂人际关系中自保和获取优势的技巧。

他新获得的“逻辑推理加速(初级)”能力,在此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阅读和理解这些专业书籍的速度比以前快了不少,能够更快地抓住重点,并将其与自己己有的知识体系进行关联。

他会针对书中的案例进行模拟推演,设想自己在类似情境下会如何应对,可能会遇到哪些困境,以及如何利用规则和人性弱点来破局。

除了理论学习,他还进行了一些特殊的“逻辑训练”。

他从网上下载了大量高难度的逻辑谜题、数独、以及一些经典的“思想实验”案例(例如囚徒困境、电车难题的各种变体),强迫自己的大脑在短时间内进行高强度的逻辑运算和判断。

他甚至找到了一些关于“狼人杀”和“剧本杀”的复盘分析,试图从中学习一些关于身份隐藏、信息传递、以及煽动和反煽动的话术技巧。

他知道,这些纸面上的训练,与真实考场中的生死考验相比,可能显得微不足道。但在没有任何其他可靠帮助的情况下,这己经是他能做的全部。

每一次思考,每一次推演,都是在为自己增加一丝微弱的生存几率。

除了这些“软实力”的储备,林默也没有忽略一些基础的“硬技能”。

他仔细检查了自己兑换的三支“精神稳定剂”,确保它们完好无损。这种能在关键时刻强制冷静的道具,在精神压力极大的“群体博弈”考场中,可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他还将那本灯塔守护者的日记和“海女妖号”船员的日记碎片,用防水袋小心地包裹起来,贴身收藏。虽然这些线索主要针对的是上一个考场,但他隐隐觉得,这些记录着诡异事件和人性挣扎的文字,或许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还能派上用场。

至少,它们时刻提醒着他,这个“游戏”的残酷和不可预测。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

林默几乎将自己与外界完全隔绝开来,像一台精密的机器一样,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最后的备战。

他很少进食,只在感到极度饥饿时,才会简单地吃一些面包和速食。睡眠更是奢侈,他只在身体实在支撑不住时,才会趴在书桌上短暂地打个盹。

他的眼神因为长时间的专注和缺乏睡眠而布满了血丝,但瞳孔深处,却燃烧着一股近乎偏执的火焰。

那是对生的渴望,也是对真相的执着。

他知道,自己就像一个即将踏上刑场的囚徒,在行刑前的最后时刻,依然在徒劳地磨砺着手中的一根稻草,希望能用它来撬开命运的枷锁。

这很可笑,也很可悲。

但除了这样做,他别无选择。

在第七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林默终于停止了所有的学习和训练。

他将所有的书籍和资料都整理好,放回原位。然后,他仔仔细细地打扫了一遍自己的公寓,将所有的垃圾都清理干净。

他甚至还给自己泡了一杯许久未曾品尝的、价格不菲的单品咖啡,而不是平日里那种廉价的速溶咖啡。

他坐在窗边,静静地看着窗外城市的夜景。

霓虹闪烁,车流如织。

这个他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城市,此刻在他的眼中,既熟悉又陌生。

他不知道,七天之后,自己是否还有机会,再次看到这片灯火。

他也没有去想,如果自己真的“迷失”了,这个世界上是否还会有人记得他。

或许,就像那些被抹除的“迷失者”一样,他也会像一滴融入大海的水珠,悄无声息地消失,不留下任何痕迹。

这种想法,让他感到一阵莫名的悲哀,但也有一种……解脱般的平静。

他端起咖啡杯,轻轻地抿了一口。

咖啡的香醇在口中弥漫开来,带着一丝微苦的余味。

这是他给自己安排的、小小的“仪式”。

用一杯咖啡的时间,与这个现实世界做一次短暂的告别。

然后,以最冷静、最清醒、也最决绝的姿态,去迎接那即将到来的、未知的命运。

午夜的钟声,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