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潮涌东方破迷局

2006年1月28日,寒潮席卷太平洋西岸,宝岛的电子工业区却比天气更显萧索。台积电的无尘车间里,精密仪器的嗡鸣依旧规律,负责人陈绍文却盯着最新的订单报表,冷汗浸透了衬衫——A国芯片巨头英特尔突然取消了5纳米制程设备的采购订单,理由是"产能规划调整"。

"陈总,美国总部发来加急邮件!"助理推门而入,脸色苍白,"他们要求停止EUV光刻机的技术对接,还说......"助理声音发颤,"还说未来将重点扶持东南亚的晶圆厂。"

陈绍文瘫坐在转椅上,想起三个月前岛国半导体产业崩塌的新闻。此刻办公桌上的财经杂志封面,正是童诗涵在星宁集团光刻机发布会的照片,标题赫然写着《中国"芯"力量:12纳米制程突破,打破西方垄断》。

同一时间,南山区别墅的地下情报中心,红色警报灯骤然闪烁。安全联盟的黑客"影子"出现在全息投影中,机械音带着少见的兴奋:"童总!截获A国国务院绝密文件,他们己正式启动'东撤计划',将在半年内撤回对岛国的所有战略投资,转而在越南、马来西亚建设新一代半导体基地。"

童诗涵转动着祖母绿戒指,目光扫过墙上的世界地图。东南亚区域的红点正在密集闪烁,而宝岛的位置孤零零地悬在海上。"通知星宁投资部,"她声音冷冽,"启动'收网行动',重点关注台积电的股权异动。告诉霍启刚,准备好百亿资金,我们要让某些人看看,谁才是真正的棋手。"

三小时后,A国白宫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笑容满面:"我们将与东南亚国家建立更紧密的半导体合作关系,共同打造新的全球芯片产业中心......"话音未落,国际金融市场己掀起惊涛骇浪——岛国股市再次崩盘,而宝岛加权指数也在恐慌性抛售中首线下跌。

在宝岛的立法机构,一场激烈的辩论正在进行。"诸位!"某顽固政客拍案而起,"A国只是暂时调整策略,我们要相信盟友......"

"盟友?"台下 opposition 议员举起星宁集团收购岛国企业的新闻,"看看岛国的下场!现在星宁集团掌握着全球最顶尖的光刻机技术,而我们的台积电还在为7纳米制程苦苦挣扎!"他调出数据大屏,"过去半年,我们对星宁集团的芯片设备进口依赖度己经从15%飙升至60%!"

辩论陷入僵局时,陈绍文的紧急电话打了进来:"部长,星宁集团刚刚提出收购邀约,愿意以溢价30%收购台积电20%的股份,并开放部分光刻机技术授权......"

消息传出,宝岛舆论炸锅。网络论坛上,"女版巴菲特要掌控台积电"的话题阅读量瞬间破亿。有网友发帖:"连岛国这样的工业强国都被星宁集团收入囊中,我们还能撑多久?"也有人反驳:"与其被A国抛弃,不如和内地合作,至少能保住饭碗!"

而此时的南山区别墅,童诗涵正在召开跨国视频会议。屏幕上,霍启刚展示着最新的情报分析:"诗涵,A国战略转向暴露了他们的短板——东南亚国家虽有人力成本优势,但缺乏完整的工业体系。我们的机会就在这里。"

童诗涵点头,调出星宁集团的全球产业布局图:"告诉科研团队,加快研发5纳米以下制程的光刻机。同时,在越南、马来西亚设立'假合资公司',"她嘴角勾起冷笑,"让A国以为他们的计划得逞,等他们投入巨资建厂后......"她做了个收网的手势,"启动'特洛伊木马'计划,从内部瓦解他们的产业链布局。"

深夜,童诗涵独自站在露台,望着深圳湾对岸的灯火。手机震动,是大舅舅发来的消息:"诗涵,中央很关注你的布局。记住,宝岛问题不仅是商业博弈,更是民族大义。"她回复:"舅舅放心,我会让那些顽固分子明白,顺大势者昌,逆潮流者亡。"

远处,星宁集团大厦的激光束划破夜空,在云层上勾勒出芯片的图案。童诗涵知道,这场围绕半导体产业的全球博弈才刚刚开始。当A国试图用"弃子"战略重塑格局时,她早己布下天罗地网——从岛国到宝岛,从东南亚到全球,星宁集团的每一步落子,都在书写着属于中国的商业传奇,也在为民族复兴的棋局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