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0日,京城寒风初起,沈知意坐在星宁集团B座90层办公室内,落地窗将整座城市的霓虹尽收眼底。她指尖划过触控屏,星达信息科技公司的实时数据如银河倾泻:电脑产品线全球销量突破2000万台,成功跻身世界二线品牌行列;更令人瞩目的是,国产手机厂商依托联盟技术自研的芯片与光刻机,正以燎原之势改写全球半导体格局。
“沈总,高通、三星紧急申请技术谈判。”助理匆匆推门而入,手中的平板电脑闪烁着加密邮件提示,“他们提出用5G基带专利交叉授权,换取我们开放3纳米芯片制程技术。”沈知意轻抿咖啡,目光落在墙上的世界地图——曾经被海外企业用技术锁链束缚的区域,如今己被星达的红色标识彻底覆盖。
办公桌上的全息投影突然亮起,呈现出某海外实验室的拆解画面。画面中,金发工程师正小心翼翼地拆卸“星耀”系列电脑,试图破解其坚不可摧的防护结构。当螺丝刀触及主板边缘时,隐藏的量子自毁程序瞬间启动,电路板表面的纳米涂层如活物般包裹住所有元件,化作一团无法解析的物质。沈知意嘴角扬起一抹冷笑:“这不过是我们放出的‘诱饵’。真正的核心技术,藏在比电路板更深的地方。”
三个月前,星达推出的“幻影”系列电脑以“奢侈品级防护”惊艳全球。发布会现场,测试人员将电脑从五层高楼抛下,机身与地面撞击的瞬间,内置的液态金属框架迅速凝固,屏幕上的画面依旧流畅播放;浸入深海1000米后取出,外壳未进一滴水,运行速度反而因低温环境提升15%。这段视频在星动短视频上播放量破10亿,海外网友戏称其为“能防弹的笔记本”。
但鲜有人知,这些看似炫目的黑科技,实则是沈知意精心设计的迷局。她调出星宁研究院的秘密档案,展示给团队:“当对手将精力耗费在破解防摔防水技术时,我们的量子芯片3.0版本己进入量产阶段。”屏幕上,新型芯片的电路密度是现有产品的3倍,而功耗却降低至原来的五分之一。
与此同时,芯片光刻机联盟的共享生态持续发力。在深圳的比亚迪工厂,全球首辆搭载国产7纳米车载芯片的智能汽车下线,其自动驾驶系统的运算速度超越特斯拉最新款车型;在杭州,某手机厂商发布的新机配备自研的5纳米AI芯片,拍照算法实现“夜拍如白昼”的突破。这些成果的背后,是星达提供的底层架构与量子光刻技术支持。
“沈总,荷兰ASML派来的谈判团到了。”助理提醒道。沈知意整理好西装,步入会议室。谈判桌上,ASML高管们面色凝重,展示着最新财报——因中国光刻机技术的崛起,其全球市场份额己暴跌40%。“沈小姐,我们愿意用EUV光刻机核心专利换取贵方超导量子光源技术授权。”对方抛出橄榄枝。
“很遗憾,我们己经不需要。”沈知意调出星达新一代光刻机的运行画面,设备内部,曹源团队研发的超导体光源正以皮秒级精度雕刻电路,“现在,该由我们制定规则了。”她推过一份合作协议,条款中明确要求:ASML需开放历史专利库,并在欧洲市场为中国芯片产品提供优先准入权。
谈判结束后,沈知意来到星达的“未来实验室”。这里正在研发的“量子神经元电脑”,采用完全不同于传统架构的设计,其处理能力相当于百万台普通电脑。当科研人员展示电脑仅凭意念就能操控无人机的场景时,沈知意收到了韦神的消息:“沈小姐,拓扑学模型己优化完毕,可用于量子计算机底层逻辑。”
深夜,沈知意独自留在办公室,电脑屏幕上闪烁着全球科技动态。星达的电脑不仅在性能上持续突破,更通过独特的商业模式颠覆市场——与LV、爱马仕等奢侈品牌联名推出限量款,将科技产品打造成时尚符号;推出“以旧换新”计划,旧电脑的芯片可回收用于智能家电,形成闭环生态。
“沈总,华尔街日报将您评为‘改变科技史的十大人物’。”助理发来新闻链接。沈知意浏览着报道,目光停留在最后一段:“这个22岁的中国博士,用一场场精心设计的‘技术迷局’,让世界见识到东方智慧的深邃。当海外企业还在拆解‘星耀’电脑时,她早己带领团队走向量子计算的星辰大海。”
窗外,京城的夜色渐深,而星宁集团的大楼依旧灯火通明。沈知意知道,这场科技博弈远未结束,但她和团队早己做好准备——用创新为盾,以智慧为矛,在未来的战场上,书写更多令世界惊叹的传奇。